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128037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并购的战略意义篇一:对企业并购的理解对企业并购的理解摘要:企业并购是资产重组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企业走外部成长道路的主要 途径。与新设企业、走内部成长道路的传统途径相比,并购能够迅速扩大企业规 模,节省开拓市场、培养人才的时间,形成生产、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协 同效应。本文就我国企业的并购状况浅谈几点作者自己的理解。关键字:并购历史、企业并购现状、发展、风险、建议引言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 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在我国称为并 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

2、一种主要形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曾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 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积 累成长起来的。” 在市场经济国家,大公司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的企业并 购和重组的过程。为了控制市场,要做并购。为了取得技术,要做并购。为了转 型,也要做并购。进入新产业或新市场一般也要从并购开始。当代世界上著名的 大公司大财团都是在不断并购其他企业的过程中成长、发展、壮大的。一 企业并购的历史(1)西方国家企业并购历史截止到2000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企业共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并 购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发展的脚步,也揭开

3、了几乎涉及所有行 业的兼并活动,商业开始由自由竞争时期走向垄断时期。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控股公司大量的出现,一些反垄断法的出台促使了纵向收购的出现。二战之后科 技快速发展,多元化经营逐渐涌现,使得兼并活动开始走向混合并购。之后,随 着经济的繁荣与衰退,敌意并购、杠杆收购、战略并购、全球性并购等并购方式 渐渐发展起来,又形成了两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2)我国企业并购历史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伊始,就揭开了上市公司并购的序幕。据统计,自 1993 年宝安收购延中以来,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发生过并购活动上千次,重大股权 转让几百次。伴随着 2001 年中国加入

4、世贸,中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政府鼓 励外资和先进技术流入本土企业,更是激发了大规模的合并及收购活动。在 2005 年,金融服务业备受外资青睐,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吸引了 97亿美元的 完成并购。其次是高科技行业包括电脑,然后是工业。同年,在本地对本地企业 的并购中,最热门的行业为工业、能源、物料、高科技及房地产。交易主要是国 营企业购买自己的子公司或其互相并购。2005 年的本地对外资的并购中,能源 占所有对外投资的 46%,而高科技则占第二位有 33%。从长达十多年企业并购历 史来看,并购活动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等方 面都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我国企业并购的

5、特点(1)并购还处于探索期 西方企业并购从发生到发展,直至今天,已有近 200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 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而中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并购只不过才短短十多年,还没 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基本上还是引用西方的理论并结合中国 国情,应用于中国企业的并购。在实践上,我国企业并购常常是在国企改革的背 景之下进行的,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是一大问题,也是影响并购的重要障碍。因而 我国企业并购还不成熟,很多方面有待不断探索和逐步完善。(2)以协议收购为主 协议收购是收购者在证券交易所之外以协商的方式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签 订收购其股份的协议,从而达到控制该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购人可依照法

6、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 家,有自己的国情和一套行事的法律法规。相对于收购环节较多,操作程序较繁 杂,收购方的收购成本较高的要约收购,协议收购更为大收购方采用。(3)并购多由政府主导我国企业的并购从发生到发展一直是处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环境之 中的,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企业购并的直接背景。在传统的计 划经济下,国有资产存在严重固化的现象,国有企业改革早已势在必行,企业并 购作为对国有企业资产调整的主要形式之一,政府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重视和推 动。同时,面对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政府也 颇为重视企

7、业集团的组建。另外,为了帮助国企脱困,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之 间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运作。所有这些,政府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4)绩效差的公司最易成为收购对象从收购的历史来看,绩效差的公司实力较弱,很容易就会成为收购的目标。 收购方公司多为实力强,且有明确发展方向的公司,对外并够多出于战略的考虑。 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在并购后绩效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从提高的程度来说, 收购公司要显著高于目标公司。(5)壳资源效应明显 壳资源是指股份制公司的股票具有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资格,该公司也同时享 有上市公司的相应权利和义务。一般经营较好的公司是不会随意放弃这一资格 的,只有经营亏损,面临退市风险的

8、公司,才有意退出市场。其他想上市而无法 获批的公司,此时可通过股权收购等手段成为已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这就是所谓 的“借壳上市”。在现今,经济飞速,而企业直接上市的条件很高,且所需要的 时间长,程序复杂,为了利用时间争取最大的利润,许多企业常采取“借壳上市” 的方法,壳资源效益日益明显。三企业并购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 确立,资本集中已经是企业进行外延扩大规模的内在要求,并购正是达到这种目 的的一种选择。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企业并购作 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活动,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的动机,以及 源于竞争压力等

9、因素,但是就单个企业的并购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在 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动 因。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最大化现有股东持有股权的市场价值;二 是最大化现有管理者的财富。而增加企业价值是实现这两个目的的根本,一般来说企业并购的原因主要是:(1)为了获取战略机会,购买未来的发展机会(2)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谋取利益(3)提高管理效率,以使管理者更好的集中精力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4)为了获得规模效益(5)买壳上市,降低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障碍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以搞活一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 的整体素质

10、和扩大证券市场对全体企业和整体经济的辐射力;并且能强化政府和 企业家的市场意识,明确双方责任和发挥其能动性,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还能为 投资者创造盈利机会,活跃证券市场;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另外,在法律方面,我国现已颁布实施的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 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通 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 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并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四 企业并购的类型1从经济学角度来划分,可将企业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 并购横向并购是指横向并购是指

11、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公 司之间的并购行为。这些公司具有竞争关系,且经营领域相同或生产同质产品。 这种并购方式是企业获取自己不具备的优势资产、削减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进 入新的市场领域的一种快捷方式。但容易破坏自由竞争,形成高度垄断的局面。纵向并购是生产经营同一产品相继的不同生产阶段,在工艺上具有投入产出 关系公司之间的并购行为。这些公司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相互衔接、密切联系或 是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纵向并购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内部化,减少了市场风险,节省 了交易费用,但容易使企业容易导致“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混合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对那些与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同性质和种类的企业进 行的

12、并购行为,其中目标公司与并购企业既不是同一行业,又没有纵向关系。混 合并购有利于实现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降低经营风险和进入新经营领域的困 难以及进入新行业的成功率等。2 从并购的形式划分,有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两大类要约收购包括强制要约和自愿要约两种。全面强制要约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 的证券交易,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一定比例,依法向该公司提出要约, 获得股权。如英国的法律规定全面强制要约的一方股份必须达到33%以上。我国 的全面要约则要求股份高于30%。协议要约则是指私下协议收购,不通过证券交易所,直接与目标公司股东达 成协议和收购约定。我国企业常常采用的是协议收购。此外,根据收购的动机

13、还可以分做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根据收购资金的来 源则可以分作杠杆收购和非杠杆收购,等等。五 企业并购的一般程序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并购行为从仅有一个模糊的并购意向到成功地完成并购 需要经历下面四个阶段:1. 前期准备阶段。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并购策略,初步勾画出拟并购的目标企业 的轮廓,制定出对目标企业的预期标准,如所属的行业、规模大小、市场占有率 等。据此在产权交易市场搜寻捕捉并购对象,或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发布并购意向, 征集企业出售方,再对各个目标企业进行初步比较,筛选出一个或少数几个侯选 目标,并进一步就目标企业的资产、财务、税务、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关键信息 深入调查。2. 并购策

14、略设计阶段。基于上一阶段调查所得的一手资料,设计出针对目标企业的并购模式和相应 的融资、支付、财税、法律等方面的事务安排。3. 谈判签约阶段。确定并购方案之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并购意向书,作为双方谈判的基础,并就 并购价格和方式等核心内容展开协商与谈判,最后签订并购合同。4. 交割和整合阶段。双方签约后,进行产权交割,并在业务、人员、技术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整合, 整合时要充分考虑原目标企业的组织文化和适应性。整合是整个并购程序的最后 环节,也是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六 企业并购的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1. 产业风险和市场风险。首先,在并购准备过程中,信息的获取无疑非常重要。信息涉及了收购与被 收购

15、公司间的合作关系,以及对于收购行为的评估等一系列重要环节,真实准确 的息会大大提高企业收购行为的成功率。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性, 以及政策和信用风险等因素,往往企业在信息的获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大 大影响了企业收购的成功率。其次,当企业完成并购进入目标企业所在的环境时,该目标企业的相关产业 和市场就是并购企业所要面临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有关目标企业的产业政策、 面临的行业竞争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等差异的整合都会影响其并购的效益。2. 经营管理整合风险并购之后管理人员、管理队伍能否的得到合适配备,能否找到并采用得当的 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能否具有一致性、协调性,管理水平能否因企业发展而

16、提出 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存在不确定性,处理不当便会造成管理风险。为了实现经济上的互补性,达到规模经营,谋求经营协同效应,并购后的企 业还必须改善经营方式,甚至生产结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调整资源配置,以避免出现经营风险。3. 政府政策与法规以及文化风险虽然在中国,现如今政府积极出台了许多鼓励和促进企业投资发展的政策, 但是不同的区域也有其不同的政策法规以保护其本地产业,所以在被收购企业的 地区,收购方企业仍然要面临该区域政策法规的挑战。而并购之后双方能否达成企业文化的融合,形成共同的经营理念、团队精神、 工作作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带来风险。企业文化是否相近,能否融合, 对并购成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特别是在跨国、跨地区的并购案中。七 关于企业成功进行并购的几点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