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12726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1 大小:1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徐州NB驱动I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9一、 大尺寸为切入口,中小领域伴随产业转移替代加速9二、 需求端:在LCD领域中国大陆厂商将拥有绝对话语权12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13一、 供给端:上下游合作,逐步完善产业生态13二、 NB驱动IC:后疫情时代承接新刚性需求,完全由台厂主导15三、 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概况16四、 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增强综合竞争优势21五、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23第三章 项目总论25一、 项目概述25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26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27四、 资金筹措方案27五、 项目预期经济

2、效益规划目标28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28七、 环境影响28八、 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29九、 研究范围30十、 研究结论30十一、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0第四章 项目选址方案33一、 项目选址原则33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3三、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经济强市40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3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44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4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4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4第六章 建筑工程技术方案46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6二、 建设方案47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5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51第七章 运营模式分析53一、 公司经营宗

3、旨5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4四、 财务会计制度57第八章 发展规划分析63一、 公司发展规划63二、 保障措施67第九章 工艺技术分析70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0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73三、 质量管理74四、 设备选型方案75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6第十章 项目环境保护77一、 环境保护综述77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7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8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9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9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80第十一章 投资方案分析81一、 编制说明81二、 建设投资8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82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3建设投

4、资估算表84三、 建设期利息8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5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6四、 流动资金87流动资金估算表88五、 项目总投资89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9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0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0第十二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92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2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3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4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7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9三、 偿债能力分析10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1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防范分析103一、 项目风险分析103二、 项目风险对策105第十四章 总结分析

5、108第十五章 附表附录11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0建设投资估算表11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3流动资金估算表11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1报告说明手机和TV消耗晶圆量较大。根据Omdia数据,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包括TV、MNT、NB和9寸以上TPC)占总需求的70%,其中液晶电视面板所用驱动芯片占大尺寸总需求的40%以上,因其每年约2.7亿(2020年AVCRevo数据为272.2M)的面板出货量和

6、超过50%的UHD占比,对显示驱动芯片的数量需求较大,其晶圆消耗占比也较高。在中小型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最大。2020年,包含LCD面板驱动芯片和AMOLED面板驱动芯片在内,占驱动芯片总需求的20%,但由于手机的驱动芯片往往集成了触控和T-CON的功能,单个晶粒面积是TV驱动芯片的三倍左右,导致消耗的晶圆量接近下游主流显示的一半。2021年IT线产品增长仍然较强,同时由于更高分辨率在电视面板中的渗透率提升,根据Omdia测算,主流显示驱动芯片的总需求预计将在2021年增长至84亿颗。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2040.5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895.33万元,占项目总

7、投资的77.70%;建设期利息615.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流动资金6529.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8%。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2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8151.03万元,净利润10280.3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59%,财务净现值18566.7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

8、定好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大尺寸为切入口,中小领域伴随产业转移替代加速显示驱动IC的产业链大体由IC设计晶圆代工封测面板厂构成,目前供给的瓶颈主要在于晶圆代工的产能。DDIC的产业链较为简单,作为显示屏成像系统的

9、重要部分,其所在电子产品中所占的成本约10-15%,但因芯片嵌入数量较多,故在芯片设计行业中属于毛利较低产品。而在产能紧张的阶段,显示芯片因其低毛利等特点,往往被晶圆代工厂挤压产能。由于显示产品的多样性,显示类驱动IC的制程范围也比较广,其主要产品涵盖了28nm-150nm的工艺段。其中NB和MNT等IT产品和TV主要为110-150nm;主要用于LCD手机和平板的集成类TDDI(Touch+DDIC)制程段在55-90nm;用于AMOLED驱动IC的制程段相对先进为28-40nm;其他规格较低的驱动芯片。2021年各品类显示驱动IC的供给呈现不同程度的紧张,除了自身的需求增长外,同制程内其他

10、品类IC的晶圆消耗也会影响DDIC的供给。2021年最为缺货的电源管理芯片,10M以下的低端图像识别芯片以及指纹识别芯片等等的需求增加,会不同程度的挤压TV和IT驱动芯片的晶圆供给;车载MCU芯片工艺主要集中在在28-40nm,使同样在此制程段同时非常紧缺的AMOLED的DDIC供应难以得到快速补充。DDIC占整体晶圆产能约3%,占晶圆代工厂产能约6%。根据DISCEIN数据,显示驱动IC消耗的晶圆产能约250-270K/M,如参考2021年超过约9500K/M的晶圆产能,实际占比不到3%;如排除约5000K/M的IDM产能(如三星和英特尔等),剩下的晶圆代工产能(如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等)

11、约4500K/M,DDIC占其中不到6%的产能比重。手机和TV消耗晶圆量较大。根据Omdia数据,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包括TV、MNT、NB和9寸以上TPC)占总需求的70%,其中液晶电视面板所用驱动芯片占大尺寸总需求的40%以上,因其每年约2.7亿(2020年AVCRevo数据为272.2M)的面板出货量和超过50%的UHD占比,对显示驱动芯片的数量需求较大,其晶圆消耗占比也较高。在中小型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最大。2020年,包含LCD面板驱动芯片和AMOLED面板驱动芯片在内,占驱动芯片总需求的20%,但由于手机的驱动芯片往往集成了触控和T-CON的功能,单个晶粒面积是TV

12、驱动芯片的三倍左右,导致消耗的晶圆量接近下游主流显示的一半。2021年IT线产品增长仍然较强,同时由于更高分辨率在电视面板中的渗透率提升,根据Omdia测算,主流显示驱动芯片的总需求预计将在2021年增长至84亿颗。终端所需DDIC数量与面板尺寸、分辨率高低成正比,面板尺寸越大,分辨率越高、所需DDIC数量越多。未来随着大面板屏幕尺寸继续增加,各类屏幕分辨率、色域要求不断提升,每台终端产品所需的DDIC数量还将进一步增长。AMOLED领域韩厂因其技术优势份额占优。三星旗下LSI在2020年占据超一半AMOLED显示驱动市场份额,作为三星显示SDC的专属供应商,LSI和美格纳(前身为Hynix半

13、导体)尚未与中国大陆面板厂展开合作。联咏和瑞鼎是2020年中国大陆面板厂的主要AMOLED驱动芯片供应商,市场份额在2020年分别为7%和6%。随着中国大陆面板厂的份额提升,上游供应链的转移带动国内显示驱动芯片行业快速发展。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领域,集创北方和奕斯伟增长显著。奕斯伟在2020四季度为BOE最大的TV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集创北方在BOE、HKC惠科等面板大厂份额持续提升。2020年,集创北方和奕斯伟市场份额分别为3.2%和2%。手机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国内公司市场份额仍然较低,但呈现局部突围态势。豪威在2020年收购了新思的移动TDDI业务,积极结合其CIS产品优势在中国市场进行扩张

14、;集创北方在2020年底开始为品牌小米量产TDDI;云英谷于2020年三季度开始量产AMOLED驱动芯片;华为海思自研的OLED驱动芯片在2021下半年已经试产完毕,计划2022年正式向供应商完成量产交付,该芯片样本在2021下半年已经送至京东方、华为、荣耀等厂商处进行测试;中颖电子后装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在2021年量产出货,同时计划在2022年中推出前装品牌市场规格芯片。二、 需求端:在LCD领域中国大陆厂商将拥有绝对话语权显示驱动IC需求取决于面板整体产能。面板厂的产能上限直接决定了驱动IC的需求上限,即使终端需求相对较弱,但面板厂依然有相当大的动力在不击穿现金成本的情况下维持满稼

15、动,一方面可获得正向现金流,一方面即使亏损也可推动产业重组。从2021下半年面板行业稼动率来看,即使LCD面板价格从高点回调较大,但制造商依然维持约90%的高稼动率。未来中国大陆的面板制造厂商有较强的上游议价和对供应的影响力。韩国面板厂商的产能重构和停产,以及台厂商对于产能投资的谨慎,间接增加了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全球的产能份额。根据Omdia预测,国内前三大厂商在经过几次收购和产能扩张后,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全球产能份额的52%,成为行业发展主阵地,对上游拥有较强的影响力。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供给端:上下游合作,逐步完善产业生态整体来看,随着国内显示面板行业规模跃居全球之首,与之配套的上游产业环节如制造和封测等都将逐步走向国产化。中大尺寸面板显示驱动以成熟制程为主。从制程来看,由于大、中尺寸面板终端产品显示技术已较为成熟,对于集成度要求较手机屏幕要求更低,多用90nm及以上的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