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125737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题一、 积累与运用。1、 下列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中。传诵千古的历史故事,绚丽多采的诗词楹联。2、 请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人们常说,我国的传统文化,南清奇如长江,北雄浑如黄河。果真如此,那么地处南北交会的襄阳,其民间传说故事则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这些民间传说既有阳刚之气,又有纤 ( )柔婉转之美,也充溢着劳动人民朴素而浪漫的情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蕴藏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各对假、丑、恶的唾 ( )弃。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B、像变形

2、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C、美国欲用武力解决伊拉克其目的在于:既能推广翻萨达姆政权,又能控制中东石油,可谓一箭双雕。D、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12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销声匿迹了,对于这台晚会,我们首先是祝福与鼓励,毕竟它带给了我们欢乐与愉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湖南省城运会将在娄底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城运会服务。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C在深圳文博会湖南文化产业宣传推介会上,曾国藩故里文化创意园成功签约。D中考将近,我们要以优异成绩献给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尽

3、管“朋”“友”两字各有所指,后来人们往往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指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人。“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友”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右手合在一起,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这里的“朋”“友”已不分彼此,互为一体了。“朋友”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在我国古代,“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A. B.C. D.6、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请按要求作答。 【甲】“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乙】

4、“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 【甲】出自作品 。【乙】中的“我”指 (人名),他是法国作家 塑造的三个伟大人物之一。7、诗文默写。(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2)望江南中全词的最强音: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出师表中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名句是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二、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 伟华是位诚实而优秀的中学生,一次他到某装有监视器的大商城购物,购毕,付完款要走,保安过来对他说:“我们怀疑你愉了本商城的东西,请跟我们到值班室,我

5、们要对你搜身。”要求:请站在伟华的角度,替他严辞拒绝保安搜身的无理要求。9、某校九(1)班要举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加吧。(1)其中一项“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活动,假如你被指定为这次活动的策划人,请你设计两种具体的调查方式。(2)通过调查,你发现许多学生存在不良的消费习惯,请写一条标语,呼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3)新春的上海,一种“不要压岁钱,只要压岁言”的新风,在一些家庭悄然流行。大学一年级的吴雪虹今年是第一次以大学生的身份给爷爷拜年。她没有要红包,只收了爷爷一句祝福:“要不断充实自己,知识永远是最可靠的资本。”读六年级的表弟到你家拜年,父母想让你代写一则“压

6、岁言”送给表弟,你想写些什么呢?(4)假如你来担任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依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结束语。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仿写:金钱三、 阅读(一)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答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1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二)文言文对比阅读【甲】陈胜者,阳城人也

7、,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8、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比至陈(2)或说陈王曰1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卒数万人 扶苏以数谏故B、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 辍耕之垄上C、庸者笑而应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D、故天下传之 既克,公问其故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9、由是无亲陈王者。15、 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原因:(2)启示:(三)记叙文阅读 我的麦子熟了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湖南卫视的晚间,他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的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说话,认真的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之前在山沟里疯跑,活泼开朗的孩子,对城市已经多次设想。他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

10、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 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万千,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一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盈满泪水。 之后,他完全忘记了看书,迅速适应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的巨大沙发里,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巨大尺寸的液晶电视,他自在的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 当占喜尽情享受

11、新生活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稻田之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的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自己。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短信预测,大多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谜底提前揭晓-当得知自己的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父

12、亲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 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17请用简要语言概括本文故事内容。18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的原因是什么?19 谈谈你对“我的麦子熟了”这个题目的理解。20怎样理解第段中“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深植血液的责任。”

13、这句话的含义?21 如果你有机会以文中的那种方式互换到西方发达国家,你还会愿意回来吗?请阐述理由。(四) 议论文阅读 说“宽容” “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下触怒了居功自傲心狭量窄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 ,“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 而是来个“两

14、虎共斗”, 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 ,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清康熙年间 ,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 ,因地界不清 ,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自己家人在朝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 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