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区域大小对昼夜视力的影响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120880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区域大小对昼夜视力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光学区域大小对昼夜视力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光学区域大小对昼夜视力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学区域大小对昼夜视力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区域大小对昼夜视力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学区域、瞳孔直径对昼夜视力影响从目前来看,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是世界上目前最安全的手术方式。二、从相关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全飞秒的手术过程与传统全激光飞秒比较,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一台飞秒激光设备,操作上更省事,同时切口更小,角膜瓣不需要切开。然而与全激光飞秒对比,全飞秒这项新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 1、光区范围最大仅有6.5mm:全飞秒的最大光区仅有6.5mm,常规为6.0mm。而光区范围往往影响到治疗范围,光区范围很狭窄的全飞秒激光,治疗范围也受到了严重限制:全飞秒无法治疗远视,治疗度数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一般只能治疗8001000度的近视。而全激光飞秒的光区范围常规就已经可以做到8.0m

2、m,如在波前像差引导下更可以做到9.5mm,矫正度数范围可从50-2000度。 2、无法在波前像差数据引导下进行个性化手术,对部分屈光度数高、眼部情况复杂的患者无法施行全飞秒激光手术。 3、损失更多角膜组织:为了要“无瓣”,全飞秒要在角膜上打两层激光,相比飞秒手术损失更多的角膜组织,这将进一步减少适合全飞秒激光手术的患者人群。 4、手术难度大,对手术医生经验、患者心理素质、手术环境干扰等要求很高,容易发生术中异常,导致对焦失误,激光手术位置偏离毫厘,术后效果就会差之千里。 5、无法施行二次手术:由于全飞秒激光采用无瓣方式取出角膜镜片组织来达到效果,这样的方式如果在术中出现异常情况,是无法马上进

3、行修正的,只能等待6个月恢复期后再进行修补。许多青少年朋友在选择手术时,依然有许多疑问,挑了大家最关心的几点:飞秒激光是一种波长1053nm的神奇之光,它的种种优势已经成功应用于各个领域,眼科手术也不例外。但是,飞秒激光到底是通过什么原理来矫正近视的呢?飞秒激光手术的原理有两个,一个是光传输原理,一个是光爆破原理。光传输原理手术前医生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和手术数据输入电脑(包括激光聚焦的深度,也就是锥镜镜片底部到激光聚焦点的距离;角膜瓣的直径、蒂的大小和宽度;激光切削的能量等)。手术中医生操作飞秒激光机,用锥镜将角膜固定,从而保持激光头到角膜组织中激光聚焦点的精确距离。激光聚焦的深度,也就是锥

4、镜镜片底部到激光聚焦点的距离,飞秒激光机按照医生设定的模式传输激光脉冲,在角膜上进行各种靶向切削。简要地说,飞秒激光的光传输原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光传输的精确定向性和精确定位性。光爆破原理激光脉冲聚焦到角膜组织中,产生光爆破;每一个脉冲的光爆破,产生一个微离子,每一个微离子,蒸发大约1微米的角膜组织;蒸发角膜组织产生扩展的水泡和CO2气泡,水泡和气泡被角膜组织吸收,角膜组织因此被分离。电脑控制的光学传输系统产生成千上万的激光脉冲,成千上万的激光脉冲按照密集的等宽度等间距的篱笆墙式的光栅模式,在同一深度聚焦,产生光爆破,在角膜组织中形成一层微小直径的气泡,使角膜组织分离,形成相应的分离面,也就是

5、飞秒激光的切削面。LASIK手术中制作角膜瓣就是运用的这种切削模式形成水平的分离面和垂直面。激光脉冲还可以在角膜组织中进行任何角度和任何范围的堆砌聚焦,形成角度不同,范围不同的组织分离,所以,飞秒激光可以在角膜移植手术和lasik手术中对角膜进行片状切削,制作精美的植片和角膜瓣;也可以在角膜基质环植入手术中对角膜进行点状雕琢,制作隧道。以上是飞秒激光矫治近视眼手术的两大原理,正是它神奇的优势使得飞秒激光矫治近视效果更加卓越。目前,各个准分子中心,主要使用的飞秒品牌有:美国的IntraLase飞秒激光、德国的FEMTEC飞秒激光、瑞士的ZFEMTO飞秒激光、德国的VisuMax飞秒激光。从去年相关的数据报导情况来看,瑞士的ZFEMTO飞秒激光应该约有50万眼的手术量,大概占手术量的60%(中国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