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19868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及对策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X与对策分析目录摘要I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隐患的主要表现1(一)信贷风险削弱了商业银行的持续开展能力1(二)削弱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1(三)违规经营、违章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损失2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2(一)社会因素2(二)企业因素3(三)银行因素3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分析4(一)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4(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4(三)完善经营人员鼓励机制5(四)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5(五)完善对信贷企业的制度建立7(六)完善国家有关法制建立,加强与政府的沟通810参考文献【论文摘要】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

2、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隐患的主要表现来分析其原因,从而制定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分析。【关键词】信贷风险不良资产信贷资产商业银行管理成因分析【Abstract】Creditriskisoneoftheimportantissuesfacingthestate-ownedmercialbanks,isthemainobstacleforstate-ownedmercialbankstoestablishamodernfinancialsystem.Thispapermainlyformercialbankcreditrisktoanalyzethereas

3、ons,soastoformulateastrategyanalysisofcreditriskofmercialbanks.【KeyWords】Creditrisk;Non-performingasset;Creditassets;mercialbankmanagement;geneticanalysis;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为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银行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贷风险仍是国有商业银行最大、最突出的风险。尽管商业银行采取了许多强化风险管理、优化资产构造的措施,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进展剥离,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

4、控制和防X,但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仍居高不下,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解决了这个风险,不仅能够缓解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的矛盾,而且还可以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改变负债经营的状况,提上下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使各大商业银行有效、有序地营运。为此,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并在此根底上做好防X工作。、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隐患的主要表现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它运营的平安性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安康稳定开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由于其经营管理体制的缺陷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在支持经济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形成严重的风险隐

5、患。这些风险隐患的突出表现是:一信贷风险削弱了商业银行的持续开展能力。目前增加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渠道主要有财政增资、银行自我积累、股东增资、发行长期金融债券和发行股票等。较高的不良信贷资产和信贷风险,降低了商业银行赢利能力,自我补充资本金的能力差,动摇了稳健开展的根底。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绝大多数是信贷业务的利息收入,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状况不佳,贷款利息实收率不高,存在大量欠息,使实得利润很低。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既造成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赢利能力降低,通过自我留利补充资本的能力差,从而使本来就很低的资本充足率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二削弱了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流动性降低形成了流

6、动性风险。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资产的流动性,二是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本钱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X全,林孝术,2002。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掌握的可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金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从而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绝大局部为工商企业和居民储蓄存款,其他资金来源很少,资本金只占很小的比例,且为数不多的资本金又几乎被经营办公所需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占用。在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信贷资产占比70%。当市场发生突然变动,客户提取额度超大的情况下,如果其它要素不变,银行很难在不受损

7、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本钱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以及满足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很差的。三违规经营、违章操作造成信贷资产损失。一些分支机构将信贷资金违规用于炒作房地产、经办自营公司、进展帐外经营。一些分支机构超限额发放消费贷款、发放无指定用途或虚假的消费贷款以及“零首付个人住房贷款,大量贷款被用于炒股、还债等。一些信贷人员贷前对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及还款能力不按要求进展认真全面的调查,贷中对贷款规定和准那么不按程序进展严格细致的落实,贷后对借款人的资金使用、经营管理状况不进展定期动态的监控。正是由于这些违规违章行为使大量信贷资金处于高风险状态。

8、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应从社会体、企业和银行三方面进展分析。(一)社会因素。商业银行的经营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情况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有较大的影响。首先,从我国的社会环境来看,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的市场意识尚未完全树立,信用观念淡薄。主要表达在客户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客户开展信用交易时不老实,不履行义务,遵守信用规那么的意愿不强。这些因素,是形成信用风险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社会经济环境。从宏观经济环境而言,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可能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源头。例如,通货膨胀的上下以及经济周期的不同阶

9、段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及业务的开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国家的产业政策等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信贷风险源之一ResearchPolicy,1997。再次,是法律制度。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安康的经济活动的根本条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使经济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许多客户不讲道德、不讲信用,有意赖债、逃债,以企业改制之名,行逃废债之实,造成了债务悬空,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这些情况,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日益恶化,形成巨大的信贷风险。(二)企业因素。在借贷活动中,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很多,通常把它们归为五大类,即借款人品格、经营能力、资本实力等。借款

10、人品格。它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归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在负债期间具有能够主动承当各种义务的责任感。借款人在主观上有没有归还债务的意愿,与借款人品格是密不可分的。生产经营能力。大规模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自有资金的缺乏促使企业向银行举债,而贷款的归还主要是通过取得经营收入、利润或出售某项资产而实现。因此,对还款能力大小的衡量,主要是看借款人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获利情况如何。资本实力。企业所有者所拥有的资本净值往往是衡量企业财力及作为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数量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假设一个企业己资不抵债,那么该企业就存在着很大的信用风险。银行本身的经营对信贷风险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财务分析能力。贷款发

11、放前,银行主要的一个决策依据是对借款企业财务分析的结果。但是财务分析也存在局限性,财务报告中反映的毕竟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而且,财务报告反映的是借款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果,并不反映行业的整体状况,当行业环境发生变动时,风险亦随之形成。其次,是银行自我约束机制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由于银行风险与利益机制不对称,自我约束和鼓励机制不健全,使银行缺乏风险的责任感和压力感,更缺乏防X贷款风险的有效措施,以致贷款风险加大。长期以来,信贷管理偏重于贷前调查,无视了贷后的管理工作,对贷款的制约机制和措施相对重视不够,缺乏刚性的指标约束。再次,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银行贷款决策失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

12、贷轻管、重放轻收、重存轻贷等粗放性经营行为。信贷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以致前期发放了大量的政策性贷款、人情贷款、违规贷款,最终形成不良贷款。后期发放的贷款尽管担保抵押的比重在提高,但抵押担保的有效性、变现能力仍存在很多问题。信贷人员政治素质低下、人品不好、以贷谋私,必然造成极大的信贷风险。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对策分析一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商业银行要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使风险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X化。1统一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一般说来,银行必须每一年或半年对现有信贷客户进展一次信用等级评审,并对照原有评级进展调整。2统一信贷资产分类方法。为了实现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新的贷款分类方法

13、应尽早制定细那么予以实施,使我国的信贷资金分类真实反映其质量状况。3统一银行贷款方式的选择。人行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国家宏观经济资料,定期发布行业经营信息,明确哪些产业已经出现风险,在此根底上提出相对统一的贷款方式建议,以供商业银行选择。此外,根据国家宏观要求,以一些产业的贷款方式可以作硬性规定,以期通过银行信贷构造的调整,实现国家产业构造的调整。商业银行统一制订信贷风险的衡量标准后,商业银行能更好地进展信贷工作,知道能不能贷,如何贷,贷给谁。商业银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确选择贷款方式,调整自身信贷构造,消化不良资产,优化资产质量,提高经营层次,切实做到防X信贷风险。二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一是要

14、拓宽信息来源的渠道,改变单一依靠贷款企业报送报表获取信息的做法,广泛收集有关行及相关企业的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料,企业的信用状况及有无违约记录,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及有无违纪记录,企业经营水平及市场开展前景等资料,并及时进展分析和评价,从而获取足够的信息,才能对企业实行有效监测,防X信贷风险。二是发挥银行同业工会的作用,及时互通信息,共同防X企业利用银行之间的竞争,采取欺骗的行为。三是加强与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或企业法人代表监视检查中的信息和资料,再将资料进展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要

15、出现的风险,并提出防X措施,做好防X工作。把好贷款审批关,正确选择贷款投向是防X新增贷款风险的关键。要把好这个关口,商业银行一是实行审批人员专职化。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并无专职的信贷审批人员。信贷审批人员往往是由有一定行政职务的行领导或部门领导担任,审批人员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审核分析,审批工作只是其繁琐行政事务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参考西方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方法,审批工作可由专职人员担任,其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地提出意见,仅对信贷工程负责。这一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迫使信贷审批人员把全部精力集中于信贷审批工作,深入分析每一个信贷工程,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审批人员可由专人进展管理,并设审批会议制度对其表现进展评判。对审批人员的任职资格应有所规定,如一定的工作年限,一定的技术水平等等。但更为重要的是专职审批人这一制度本身产生的压力与动力,可以有效提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增量信贷资产的质量江其务、周好文,2004。二是对信贷经营部门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防X风险并非对银行信贷业务束手缚脚,而是要鼓励为银行效益努力工作的员工,约束损害银行利益的做法。做到这一点,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