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11874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考试-管理学部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学知识一、选择题知识点 1、体现古巴比伦人的许多管理思想的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 2、古埃及人在管理中已有了萌芽状态的管理咨询制度例外原则、授权等思想。 3、都江堰 工程,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科学合理,兼有防洪、排灌、航运三种作用,在世界古代水利工程史上也暗罕见的奇迹。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程设计和管理水平。 4、管子的四民分业“,强化了士、农、工、商 的社会分工。 5、“为政以德“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治国思想。 6、工业革命之前,工场手工业 是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7、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管理。 8、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

2、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 。 9、普尔发现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的三个原则,它们是组织原则、沟通交流原则、信息原则。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 3、泰勒认为,必须在雇主和工人之间进行一场“心理革命”,双方才能变相互对立为相互协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4、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名著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5、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6、韦伯在管理思想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集权制理论。 7、韦伯提出的法定权力是指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8、行为科

3、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 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9、行为科学是由人际关系学说发展起来的,它和工业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后来又融入了人力资源学派。 10、霍桑试验得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 11、许多行为科学家对行为科学做了更细致深入的研究,从“社会人”假设发展到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2、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在1965年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中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3、团体动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

4、4、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社会关系计量学,又叫做团体成员关系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和计量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学说和方法。 5、雷定认为,领导效率的模型,取决于对工作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和效率高低三种因素。 6、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并不存在着一种“最好的”领导方式,一切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因素。 7、经理的信息传播者角色面向的是组织内部,而其发言人角色则面向外部,把本组织的信息向组织周围的环境传播。 8、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对人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取决于它。 9、“老三论”是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1、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 2、管理过程学派把

5、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3、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 4、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热潮的兴起源于美国。 5、彼得斯在分析了美国的许多大小企业后,提出了成功的公司必须遵守的八条原则。 6、知识管理的两个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和知识更新。 7、圣吉认为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这两项修炼是基础。 8、企业再造理论是由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的。 9、文化管理的激励方式是以内激励为主选择考题: 1、(B美国)的管理思想史学家克劳德小乔治撰写的管理思想史于1972年正式出版。 2、色诺芬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A财富是否得到增

6、加)。 3、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工厂的体制。第一个类似公司的组织以(D股份有限公司 )的形式出现,它向公众出售股票,以便履行为支持战争而签订的政府合同。 4、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如果没有(A法律)而只有多变的政策,很快就会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 5、“教民耕战”是春秋战国时期(C商鞅)提出的基本国策。 6、孟子认为(B义利统一)是人们修身治国平天下所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7、1776年,亚当.斯密最重要的著作(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了。 8、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C杰文斯) 9、最早把“可互换部件”的原则从兵器生产扩大到工业生产的国家是(D美国) 10、18491

7、862年间长期担任美国铁路杂志主编的人是(C亨利普尔) 1、泰勒的主要著作有(B科学管理原理) 2、在东部铁路公司听证会后,埃莫森出版了(B效率的12条原则)一书,这本书成为管理想想史上一个里程碑。 3、福特制是指由福特首创的一套(B生产和管理制主度) 4、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A不同的) 5、法约尔认训,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B 6种) 6、马克斯韦伯是(D德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 7、罗特利斯伯格在1960年为再版的梅奥于1933年写的(A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写的前言中,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来指梅奥开创的这门学科。 8、企业管理

8、当局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作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这是(B访谈计划试验) 9、罗特利斯伯格在(D管理和士气)一书中指出,“一个人是不是全心全意地为组织提供他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他的工作,对他工作上的同伴和他的上级的感觉。 10、提出“场论“概念的科学家是(C卡物勒温) 1、“人生而不求上进,不愿负责,宁愿听命于人”是(A,X理论)理论对人性的假设。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级的需要是(B,自我实现的需要)。 3、强调行为的结果对以后行为的影响的理论是(D,强化理论)。 4、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A,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

9、 5、领导者权变管理理论是(D,70)年代形成的一种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 6、“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职工的素质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这一观点是(D,超Y理论)理论中提及的。 7、“9.9”管理方式可以叫做(D,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8、在管理的领导方式四种制度中,(A,专权的命令式)制度是传统的领导方式。 9、美国管理学家(A,孔茨)分格了造成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这一现象的原因。 10、现代管理理论将人看作是(A,“复杂人”),认为人是怀着不同需要加人组织的。 1、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D,决策)。 2、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C,一般系统理论

10、)。 3、大内在研究了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经营模式后,提出了(C,Z型组织)的理论模式。 4、按波特的竞争模式中,影响行业竞争力量包括(C,五)个方面。 5、第五代管理是由(D,萨维奇)提出的。 6、圣吉提出任何一个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都必须进行(A ,5)项修炼。 7、团队组织学习的形式是(B,深度会谈)。 8、企业再造从(D,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着手。 9、文化管理的特征表现为其管理是(D,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 10、未来管理组织结构将呈(C,扁平化结构)。 7月30日二、名词解释 1、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十五世纪威尼斯企业组织的一种主要类型。合伙企业主要是为工商业公司设计和使用的,许多大

11、公司是一种组织紧密的合伙企业。在这种合伙企业中,一个有着大量资本的人同一个或几个力量和资本较小的人合伙。 2、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商鞅(约前390338,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秦国进行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革。(1)在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促进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解放了生产力;(2)按军功授爵,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3)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从商,鼓励开荒,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以增加封建国家收人,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5)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变法加强了中央管理,使秦国的奴隶

12、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 ,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3、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哈尔西(Halsey.Frederick A,18561935)在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著作,对工资和奖金制度有重要的贡献。1891年,他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上宣读了该论文。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奖金方案:以工人目前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以工人目前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工人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则把所节省时间的收益按一定比率(约为正常工资率的1/3或1/2)发给工人作为奖金,其余归雇主。哈尔西认为自己的方案简单易行。工人基本工资有了保证。消除了平均主义。

13、提高了的收益由工人和雇主共享,促进了劳资双方的积极性,减少了劳资纠纷。 1、甘特图: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最早他绘制了一种日平衡图,即生产计划进度图。在图中,平面图的横轴按比例划分为小时数、天数、周数,先把工作任务的计划完成时间用横线或横条画出,再把工作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用横线或横条画在计划完成情况线之下。图表内用线条、数字、文字、代号等来表示所需的时间、实际产量、计划开工和完成的时间等不同的内容。甘特用图表帮助管理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推广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计划评审法、关键线路法等。 2、(法约尔)管理的定义 :法约尔认为“管理是

14、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3、霍桑试验: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霍桑工厂是一家拥有25000名工人的生产电话机和电器设备的工厂。它设备完善,福利优越,具有良好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仍有强烈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也很不理想。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在192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也是行为科学在以

15、后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以后的管理思想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1、Y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一种人性假说理论。麦格雷戈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核心观点是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的,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人并非是生性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惟一方法,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承担责任。不是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用以解决组织上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的条件和作业的方法,使人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自己的个人目标而努力。 2、管理方格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等人在1964年提出的领导行为理论,认为企业中的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不同的组合,横坐标表示领导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对人的关心程度。他们提出的管理方格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在企业领导中趋于极端的方式。 3、突变理论: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