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钢筋的联系与区别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15622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钢筋的联系与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各种钢筋的联系与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各种钢筋的联系与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各种钢筋的联系与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种钢筋的联系与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钢筋的联系与区别(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架立筋、贯通筋、通长筋?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 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 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 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 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 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 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 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

2、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 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 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 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 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 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 250。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 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

3、架立筋不受力。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1. 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2. 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 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 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 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 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

4、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 同,搭接长度只要150。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 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 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 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 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 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 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5、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 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 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

6、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钢筋。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 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建筑结构中出现的各种钢筋分别定义,区别,联系,作用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

7、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 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 筋全部是受力筋。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 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 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 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 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

8、,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 筋。)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 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 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 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 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 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

9、,当钢 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架立筋和贯通筋有什么区别?在钢筋布置上,架立钢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说,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钢筋.通长钢筋是全长布置,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 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 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 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用于定位的 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这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贯通筋是指贯穿于

10、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 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 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 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 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 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 承担一部份负弯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 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负筋:就是负弯矩钢筋,弯矩的定义是下部受拉为正,而梁板位置的

11、上层钢筋在 支座位置根据受力一般为上部受拉,也就是承受负弯矩,所以叫负弯矩钢筋。(支 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 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 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 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梁或板的面筋 就是负筋)拉结筋:在无法同时施工的两个或多个构件之间预留的起拉结作用的钢筋就是拉 结筋。是加强框架填充墙与柱连结的受力钢筋,提高了填充墙稳定性和抗震能 力。腰筋又称“腹筋”,他的得名是因为他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 是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梁侧的 纵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在梁高450mm,就应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腰筋 的直径最小的直径为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百分之0.3,在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一般 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用16和18就可以了,拉筋用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