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11412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试剂的保存与试验平安1化学试验必需以试验平安为前提。下面的操作不会出现危急的是A强碱溶液滴到皮肤上,应马上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用稀醋酸冲洗B取适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C为防止试剂污染,用剩的金属钠放入垃圾桶中D制备CO时,为防止CO逸出,待刚刚出现气体时就在气体发生器出气口点燃2“绿色化学试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图1图2图3试验室收集氨气采纳图1所示装置试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试验时采纳图2所示装置试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试验试验室中采纳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A BC D3进行化学试验时应强化平安意识。下列做法

2、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运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马上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4试验室保存下列试剂,其中保存方法和理由描述都正确的是编号试剂保存方法理由A钠保存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水、氧气接触发生反应B液溴密封保存在细口瓶中防止升华C浓硝酸密封保存在铁器中避开见光分解D烧碱存放在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中防止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被氧化5在中学化学试验中运用的玻璃、陶瓷等仪器,在试验操作中不能承受温度的急剧改变,否则会引起平安事故。下列试验操作过程不是基于上述缘由的是A钠与水反应时,只能取黄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盛水的

3、烧杯中反应B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C在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结束后,将大试管从铁架台上取下置于石棉网上冷却后再洗涤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6下列有关仪器或试剂的运用及基本操作中,肯定与试验平安无关的是A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视线要与刻度线相平B在化学试验室里,不得用嘴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C试验室制备气体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时常移动试管,使受热匀称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金属汞一旦

4、洒落在试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需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D盛放氯水应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8下列有关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马上用沾水的毛巾覆盖B试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饱和氨水C硅酸钠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D镁带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9化学试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需非常重视平安和环境爱护问题。下列试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在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马上松开试管上的橡胶塞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干脆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需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C.试验结束后将全部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试验室,以免污染试验室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时常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5、10读下列药品标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品标签饱和氯水1.01105Pa,20药品: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84 gmol1)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视察实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视察事物、视察生活、视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视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视察于视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视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视察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的提高。浓硫酸H2SO4密度1.84gmL1浓度98.0%分析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该药品不能与皮肤干脆接触该物质受热易分解该药品标签上还标有11下列化学物质对应的

6、危急化学品分类正确的A. O2易燃气体 B. NaOH氧化剂C. 稀HNO3易燃液体 D. 浓硫酸腐蚀品12试验室对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 少量浓硝酸放在棕色细口瓶中B. 少量碳酸钙固体放在广口瓶中C.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D. 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13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的是A. Na2SO3 B. 漂白粉 C. 烧碱 D. NH4Cl14进行化学试验要留意试验平安,正确的试验操作是获得正确的试验结果和保障人身平安的前提。下图中的试验操作正确的是15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

7、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养教化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实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挖空心事。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冲突。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6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2、Fe2、Hg2、H等离子,某化学小组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爱护环境,须要回收污水中的铜和汞,并得到绿矾。设计如下方案: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

8、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格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1)现有仪器:酒精灯、玻璃棒、坩埚、蒸发皿、蒸馏烧瓶、烧杯、铁架台等。为完成步骤的试验操作,还须要选择下列仪器_(填字母)。设计简洁试验检验绿矾是否变质:_。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

9、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日,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中学毕业生甚至高校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缘由就是腹中无物。特殊是写争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争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争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

10、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缘由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一模一样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需相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步骤加入过量的铁粉的目的是_,步骤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_(填“能”或“否”)。(3)步骤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应与_装置连接,理由是_。(4)利用氧化铜制铜,设计如下四种方案:甲方案: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乙方案: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1、;丙方案:利用炭粉还原氧化铜;丁方案:先将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再将滤渣溶于过量的稀硫酸,再过滤、洗涤、烘干。从平安角度考虑,方案_不好;从产品纯度考虑方案_不好(填“甲”、“乙”、“丙”或“丁”)。(5)步骤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有_。(6)收集汞时,不当心将少量汞洒在地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A6【答案】A7【答案】B8【答案】C9【答案】C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1)BC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KSCN溶液,若变红色,则绿矾变质,否则没

12、有变质(2)将铜离子、汞离子全部转化成铜和汞否(3)甲汞易挥发且剧毒(4)甲、乙丙(5)FeCu2=CuFe2、Hg2Fe=HgFe2、2HFe=Fe2H2(6)先用滴管吸取大颗汞珠,然后在残留少量汞的地面撒一些硫黄粉【解析】(1)硫酸亚铁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滤液中硫酸亚铁浓度很低,先蒸发水得到饱和热溶液,然后冷却结晶,最终过滤得到七水硫酸亚铁晶体,过滤时须要一般漏斗,蒸发时须要坩埚钳;绿矾易被氧化变质,检验Fe3用KSCN溶液。(2)加入过量的铁粉,将铜离子和汞离子全部转化成单质;若用盐酸代替硫酸,制得的绿矾中会混有氯化亚铁。(3)汞在常温下呈液态,汞和汞蒸气都能使蛋白质变性,剧毒,收集汞要在密闭装置里进行,且要采纳冷凝装置。(4)制备氢气、一氧化碳试验困难,还原氧化铜存在担心全等因素;炭粉还原氧化铜,铜中易混炭粉。(5)步骤中包括H与铁反应,Fe还原Cu2、Hg2。(6)常温下汞与硫反应生成无挥发性的硫化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