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场消防管理规定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11411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料场消防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料场消防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料场消防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料场消防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料场消防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料场消防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料场消防管理规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电友谊生物质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料场消防管理规定本文件含有国电友谊生物质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专有知识产权,非经国电友谊生物质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不得将其中任何部分转移和泄露给第三方 o This document contains intelligent propertyofNational Bio Energy Co., Ltd., any portion of that shall not be transferred or divulged to the third party without written warrant of the corporation.修改记录页版次日

2、期章节页码修改范围及依据A2010.810按照三级管理体系要求修编目录1. 总则2. 消防组织管理3. 燃料储存管理4. 火源管理5. 电气管理6. 避雷设施7. 消防设施管理8. 附则1. 总则1.1为了进一步加强国电友谊生物质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燃料消防安全管理,保护 人身、燃料、设备免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造纸行业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生物质发电燃料收、加、储、运体系 特性,制定本规定。1.2燃料消防安全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 负责”的原则。1.3本规定所指料场包括厂内中心料场、厂外自营收购站和承包经营收购站。1.4本

3、规定适用于国电友谊生物质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各项目公司燃料收、 加、储、运各环节的消防安全管理。1.5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料场建筑设计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1.6料场竣工时,应先经集团公司按照设计规范组织内部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公 司申请当地消防、安监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2. 消防组织管理2.1各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燃料消防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履行以下消防职 责:2.1.1 组织学习贯彻消防法规,完成上级部署的消防工作。2.1.2 组织制定燃料消防有关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岗位防火责任制。2.1.3 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2

4、.1.4 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2.1.5 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组织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和消防演习;组织火灾应 急救援工作。2.1.6 定期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实施奖惩。2.1.7 负责本单位消防管理工作的经费支持和后勤保障工作。2.2项目公司分管生产副总经理负责项目公司的燃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消防 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并履行以下职责:2.2.1 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项目公司的消防安全符合国家、行业、地方以 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并随时掌握本项目公司燃料消防管理工作动态。2.2.2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项目 公司其他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

5、、评比燃料消防安全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2.2.3 负责消防安全经费的使用管理。2.2.4 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2.2.5 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并督促火灾隐患整改落实工作,及时处理涉及消防 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2.2.6 领导和管理义务消防队,负责消防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2.2.7 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保 持消防通道和安全疏散通道的畅通。2.3实行承包、租赁的燃料料场,项目公司要与当事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明 确安全责任;在承包租赁期间,项目公司要严格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严禁以包代管。2.4项目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

6、消防安全管理网络、义务消防队成员必须以文件 形式明确,并报送分公司备案。2.5项目公司燃料部为料场消防的归口管理部门,燃料部应有专人负责料场消防 安全管理,纳入项目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体系,并接受项目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专 工的领导。2.6项目公司应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检查表,履行审批程序后 公布执行。2.6.1 消防安全制度应包括(不限于):2.6.1.1防火安全岗位责任制;2.6.1.2值班、巡检、查岗制度;2.6.1.3动火、临时用电审批制度;2.6.1.4燃料堆垛测温、记录及监测制度;2.6.1.5防火安全教育制度;2.6.1.6防火安全检查制度;2.6.1.7火灾事故报

7、告制度;2.6.1.8火险隐患整改制度;2.6.1.9防火安全奖惩制度。2.6.2 防火安全检查表应包括(不限于):2.6.2.1防自燃安全检查表;2.6.2.2电气防火安全检查表;2.6.2.3设备安全检查表;2.6.2.4车辆安全检查表;2.6.2.5避雷装置安全检查表;2.6.2.6消防设施检查表;2.6.2.7环境防火安全检查表。2.7项目公司应在燃料收、力叭储、运的燃料消防重点区域设置消防安全管理公 告牌,明确责任人、通讯方式以及消防工作相关要求。实行严格管理;燃料消防重点部 位应设明显的警示标志。2.8项目公司应按照在册职工70%的比例确定义务消防队,配备足量的消防装 备、器材,并

8、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3. 燃料储存管理3.1燃料堆放区应远离生产区、生活区,一般要求:储量在2万吨以上的储存点, 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100米以上;2万吨以下的储存点,与生产区、生活区的 距离应在50米以上。3.2燃料储存点四周应当设置围墙或铁丝网,墙(网)高度不低于2米,墙体与 堆垛之间预留不小于6米的消防通道。料场消防通道的宽度应当不小于6米。通道上空 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应当不小于4米。3.3原场地应当平坦、不积水,垛基需比自然地面高出30厘米。3.4中心料场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要覆盖整个料场区域。燃料收购站 要设置岗楼

9、,其位置要便于观察整个料场区域。3.5严格把好进场燃料的安全关。在燃料入场前,应当设专人进行严格检查,确 认无火种隐患后,方可进入区。3.6对易自燃的要严格控制水份,码垛时,含水量不应超过20%,并作好记录。 易发生自燃的,堆垛时需留有通风口或散热洞、散热沟,并要设有防止通风口、散热洞 塌陷的措施。发现堆垛出现凹陷变形或有异味时,应当立即拆垛检查,并清除霉烂变质 的。3.7堆垛的长边应当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平行。3.8垛顶披檐到结顶应当有滚水坡度。3.9燃料码垛后,要定时测温。当温度上升到摄氏40至50度时,要采取预防措 施,并做好测温记录;当温度达到摄氏60至70度时,必须拆垛散热,并做好灭火

10、准备。3.10对场地的杂草、木屑、树皮、锯末、枝桠等要及时清理,保持地面清洁。3.11每个堆垛要建立档案,写明堆垛日期、垛号、水份、品种、垛形尺寸、重量 和责任人,并在垛头挂牌明示。3.12燃料应当分类堆垛,料垛的规格及间距应当符合下表规定。堆垛技术要求品种长X宽X高(m)垛距(m)垛头距(m)备注棉花秸秆(粉碎)50X10X13N4N8玉米、小麦秆(大包)50X10X6N4N8玉米、小麦秆(小包)50X10X10N4N8说明:1、长X宽X高是最大极限值,不设最小值;2、玉米、小麦秆大包堆垛高度为垛基高度,不包括起脊部分;3、其他品种燃料堆垛参照本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执行。4. 火源管理4.1场

11、出入口和适当地点必须设立醒目的防火安全标志牌和禁止吸烟的警示牌。门卫对入场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检查、登记并收缴火种。4.2料场内岗楼、值班室、计量室应当采用无明火方式取暖,若必须采用明火方 式取暖的,一定要采取以下防火安全措施:4.2.1 用火点距堆垛最近处应当不小于50米;4.2.2 专人管理火源,炉灰用水浸灭后放到指定地点;4.2.3 烟囱要安装防飞火装置;4.2.4 用火点要配备灭火器材。4.3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火炉,严禁焚烧物品。4.4料场内尽量少使用明火。若由于生产必须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到项目公司 办理动火工作票,经项目公司安全管理人员现场验收,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动火。4.4.1

12、在首次动火时,各级审批人和动火工作票签发人均应到现场检查防火安 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并在监护下做明火试验,确无问题后方可动火作业。4.4.2 动火前应清除作业点周围的可燃物,备好灭火器材。4.4.3 动火时,动火部门负责人、监护人始终在现场监视动火作业的动态,发 现失火及时扑救。4.4.4 动火工作在次日动火前必须重新检查防火安全措施。4.4.5 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监护人应清理现场,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去。4.5风力大于四级(含四级),料场内严禁明火作业。4.6风力大于六级(含六级),料场内应停止收储及堆垛等作业,并避免外来人 员进入。4.7 在料场内的机械设备必须经常维修保养。在使用时,必

13、须将其转动部位上的可燃杂物消除干净,对于易积杂物的部位必须设防护罩。4.8进入料场的所有机动车辆,易产生火花部位须加装防护装置,排气管必须戴 性能良好的防火帽并可靠固定,防火帽内积炭应当每周清理。4.9各种机动车辆装卸燃料后,不准在料场内停留或保养、维修。发生故障的车 辆应当拖出场外修理。严禁机动车在料场内加油。4.10料场周围100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4.11料场内不得搭建临时建筑和构筑物,确需搭建时,必须经项目公司批准,作 业结束后立即拆除。5. 电气管理5.1料场内应当采用直埋式电缆配电。埋设深度应当不小于0.7米,其周围架空线路与堆垛的水平距离应当不小于杆高的1.5倍,堆垛上空严禁拉

14、设临时线路。5.2料场内机电设备的配电导线,应当采用绝缘性能良好、坚韧的电缆线,禁止 使用带有中间接头的电缆。料场内严禁拉设临时线路。因生产必须使用时,严禁使用带 中间接头的电缆,严禁临时线路穿垛敷设,通过道路的电缆必须直埋或采取防止车辆碾 压的措施,电缆拆接工作必须在采取停电措施后进行。5.3料场内宜选用防尘灯、探照灯等带有护罩的安全灯具,并对镇流器采取隔热、 散热防火措施。当使用日光灯等低温照明灯具和其他防燃型照明灯具时,应尽量将照明 灯具、灯管远离燃料储存点。不准使用碘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5.4料场内应禁止使用临时照明灯具,确有必要时,须采取防尘、防爆、防触电 措施,工作终结应及时拆除。

15、5.5场内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必须安装在封闭式配电箱内。配电箱应当采用非 燃材料制做。使用移动式用电设备时,其电源应当从固定分路配电箱内引出。5.6料场内电动机应当设置短路、过载、失压保护装置。各种电器设备的金属外 壳和金属隔离装置,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5.7料场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人员负责安装、检查和维护。5.8料场内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严禁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装置要有防护罩。5.9对料场内电器设备除经常检查外,每年应至少进行两次绝缘摇测,发现可能 引起打火、短路、发热和绝缘不良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理或更换。6. 避雷设施6.1料场应当设置避雷装置,使整个堆垛全部置于保护范围内。6.2避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当不大于10欧姆。避雷装置与堆垛、电器设备、 地下电缆等要保持3米以上距离。6.3避雷装置的支架上不准架设电线。6.4避雷装置要定期检查、维修、测试并做出记录。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必须检 测完毕。7. 消防设施管理7.1料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标志明显、 便于取用的地点。寒区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