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经络Word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114113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部经络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头部经络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头部经络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头部经络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头部经络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部经络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经络Word(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部经络、经脉 图头部的经络主要有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总称。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和任脉和督脉。头部侧面经络图整理为word格式头部后面经络图头部前面、正面经络图人体足部经络 穴位(一)、足阳明胃经1、解溪位置:趾长伸肌健与跟长伸肌腱中间陷凹中,在足背和小腿交界的横纹处。整理为word格式主治:足踝关节痛,偏瘫,下肢瘫痪,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头痛。2、冲阳位置:在足背第二、三跖骨间,趾长伸肌腱外侧足背最高处。(在横隔膜反射区内)。主治:足背痛,下肢瘫痪,牙痛,牙龈炎,癫

2、痫。3、陷谷位置:第二趾外方直上,第二、三跖趾关节后的凹陷中。(在胸反射区内)主治:浮肿,足背肿痛,腹痛,扁桃腺炎,痢疾。4、内庭位置:在第二、三趾缝正中略后,第二、三跖趾关节前。(在胸反射区内)。主治:牙痛,胃痛,扁桃腺炎,三叉神经痛,头痛,痢疾。5、厉兑位置:在第二趾外侧去爪甲角一分。(在眼反射区附近)主治:热症,多梦,癫痫。(二)、足太阴脾经1、隐白位置:在拇趾内侧距趾甲根角一分处(鼻反射区处)。主治:腹痛,腹胀,多梦,月经过多,月经不调,子宫出血,失眠,精神错乱。2、大都位置:位于跟趾根部的胚侧,在第一趾跖关节前。(相当于甲状旁腺反射区处)。主治:腹胀,腹痛,高热,水肿等。3、太白位置

3、:第一跖骨小头的后下方距离跖骨小头约一寸。(在胸椎反射区处)。主治:胃痛,腹胀,痢疾,便秘,上吐下泻。4、公孙位置:正当第一跖趾关节后约一寸处。(胸椎反射区处)。主治:腹痛,腹泻,痢疾,胃痛,呕吐,消化不良心悸,月经过多。5、商丘位置:内踝前下方,胫骨与距骨间。(髋关节反射区处)。主治: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足背痛,胃炎,肠炎,消化不良。整理为word格式(三)、足太阳膀胱经昆仑位置:在足外踝之后侧陷凹处,当外踝后缘(与外踝尖平齐)与跟腱的中间。(相当于下腹部反射区处)主治:头项痛,眩晕,腓肠肌痉挛,小儿抽风,下肢瘫痪。腰痛,坐骨神经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2、仆参位置:昆仑穴直下跟骨下陷

4、凹处。(生殖腺反射区处)。主治:下肢无力或瘫痪,足跟痛。3、申脉位置:足外踝尖直下,距外踝下缘五分陷凹中。(髓关节反射区处)。主治:眩晕,头痛,癫痫。4、金门位置:在申脉穴与第五跖骨粗隆后缘连线之中点,当骰骨下方凹窝内。(在膝反射区上方)。主治:癫痫,小儿惊风,腿痛,腰痛,踝关节痛。5、京骨位置:足外侧缘,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肘反射区处)。主治:头痛,眩晕,癫痫,腰痛,腿痛。6、束骨位置:足外侧缘,第五跖骨小头后,跖骨的下方(肩反射区处)。主治:头痛,头晕,目眩,腰背痛,腿痛,癫痫。7、通谷位置:在小趾外侧,第五趾跖关节前趾骨底的外侧缘(肩反射区处)。主治:头痛,目眩,鼻血,消化不良。8、至阴

5、位置:小趾甲根部外侧一分处。主治:胎位不正,难产,头痛。(四)、足少阴肾经1、涌泉整理为word格式位置:足掌心中央,约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处,当第二、三跖趾关节后。(相当于肾反射区处)。主治:癔病,癫痫,头晕,目眩,头痛,中暑,昏迷,癫狂,小儿惊风,休克,呕吐,喉痛。2、然谷位置:足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下方,公孙穴之后一寸。(相当于腰椎反射区处)。主治:足背肿痛,麻木,咽喉炎,膀胱炎,糖尿病,月经不调。3、太溪位置:平齐内踝最隆出点,在内踝后缘与跟腱内侧缘的中间。(直肠及肛门反射区附近)。主治:神经衰弱,腰痛,血尿,肾炎,月经不调,喉头炎,牙痛,遗尿,膀胱炎,生殖系统病,阳屡,遗精,下肢瘫

6、痪,足底痛,踝关节痛。4、大钟位置:与内踝下缘平齐,在跟腱内侧缘与跟骨的交角处,太溪穴下五分稍后。(子宫或前列腺反射区内)。主治:足跟痛,神经衰弱,癔病,咯血,哮喘,排尿困难,便秘。5、水泉位置:内踝后缘直下,足跟骨结节之前上部凹陷中。(子宫或前列腺反射区内)。主治:月经不调,子宫脱垂,排尿困难,近视。6、照海位置:内踝下缘下方一寸处。(髋关节反射区处)。主治:失眠,咽喉痛,扁桃腺炎,月经不调,癫痫,神经衰弱,子宫脱垂。(五)、足少阳胆经 1、丘墟 位置:在外踝前下方凹陷中,在第四、五趾间隙延长线上。(相当上身淋巴腺反射区)。 主治:下肢痛,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胸痛。 2、临位 位置:在第

7、四趾、小趾的趾缝上,第四、五跖骨之间,第四、五跖趾关节后五分处。 主治:头痛,头晕,胁肋痛。乳腺炎,断奶,月经不调,足痛,耳聋,耳鸣。整理为word格式 3、地五会 位置:在第四、第五跖骨之间,靠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侠溪穴后一寸。(相当于内耳迷路反射区)。 主治:耳鸣,腋痛,乳腺炎。4、侠溪位置:在第四、五趾缝间后五分处(相当于内耳迷路反射区)。主治:肋间神经痛,头痛,眩晕,胸痛。5、窍阴位置:在第四趾外侧距趾甲根角一分处。主治:热病,眼病,头痛,胸膜炎,哮喘,咽炎。(六)、足厥阴肝经1、大敦位置:拇趾甲根外侧角后一分处。(上颌反射区处)。主治:疝气,遗尿,月经过多。2、行间位置:足拇趾与第二

8、趾的趾缝后五分处,第一、第二跖趾关节前方。(喉与气管反射区处)。主治:头痛,疝气,癫痫,失眠,月经不调,尿道炎,小便不通,遗尿,肋间痛,高血压,眼睛红肿。3、太冲位置:第一、二趾缝上二寸,即第一、二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胸部淋巴腺反射区处)。主治:头痛,头晕,癫痫,疝气,小儿惊风,眼病,乳腺炎,子宫出血,小便不通,偏瘫。4、中封位置:与内踝尖平齐的内踝前缘处。(相当于下身淋巴腺反射区)。主治:踝关节痛,下腹痛,闭尿,疝,精溢,阴茎痛。足底反射区图整理为word格式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

9、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适用惊天动地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颈椎:位于两足拇趾内侧第二节趾骨处。适用于颈项酸痛、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病等病症。肩:位于两足底外侧小趾骨外缘凸起的趾关节处。适用于肩周炎、肩酸痛等病症。心脏:位于左足底第四跖骨与第五间,在肺反射区下方。适用于心律不齐、心绞痛等病症。胃:位于两足底第一跖骨的中、下部。适用于胃痛、胃酸增多、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口下垂等病症。肾脏:位于两足底中央的深部。适用于肾盂肾炎、肾结石、动脉硬化、静脉曲张、风温热、关节炎、湿疹、浮肿、尿毒症、肾功能不全等病症。膝:位于两足外侧第五跖骨所形成之凹陷处。适用于膝关节炎、膝关节疼痛等病症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