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11052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国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它仍然鼓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国而勇往直前。 下列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用雄壮有力的声音自豪地演唱歌曲。2、了解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3、了解?国歌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体会?国歌叙述的爱国情感。4能理解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音乐表现作用,并将其用歌声恰当表现。教学重难点:附点、三连音、重音记号、渐强记号等音乐符号的理解与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琴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教学过程:1、导入:考一考我们的国旗是

2、什么?我们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国家的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都会集结很多市民,他们都在等待升旗仪式。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观赏?升国旗视频2、唱一唱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唱唱?国歌则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是谁吗?3、国歌探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是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时期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

3、原因是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1重音记号“中华民族聂耳在这里想叙述什么样的情感?用带和不带记号来进行演唱比照,体会歌词及重音作用。运用重音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用意。2比照演唱,讲解“上行知识学生唱“起来,起来,起来的歌谱,并用手势表现旋律走向。讲解上行知识为什么聂耳在这里运用上行手法?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感受。加上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歌词的情感叙述。3认识三连音找找“冒着敌人的炮火中有什么节奏是我们以前没有学过的?简介“三连音想想“三连音

4、在战场上像什么声音。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聂耳不用其他节奏?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比拟后答复。4为什么最后“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一个进?试试去掉一个进行不行5完成了?国歌的探秘活动,一起来完整演唱,看谁能叙述出聂耳先生心中的想法。拓展:?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的心声,当我们的奥运健儿在体育赛场上努力拼搏获得冠军的时候,在庄严的国歌声在奥运赛场上响起。观赏管弦乐演奏的国歌当香港、澳门重新回到母亲怀抱时,人们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国歌声在空中回荡。观赏军乐演奏的国歌 升国旗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教室里一起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希望同学们嘹亮的歌声能

5、够在教师上空激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和人民奋勇向前、意气风发的情景,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2、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有感情地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做到音准节奏准确,情绪丰满。3、理解重音与渐强音记号的含义,并能用歌声表现。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国歌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背唱国歌并注意节奏感以及情感的推进教具准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国歌的音频,学生轻声哼唱,并在结束后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歌曲。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生:?国歌。2、多媒体展示

6、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歌词,感受歌词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师:大家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应该很熟悉了,则我们先来读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所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师:有没有同学告诉我一下你读出了什么感受?生:师:接下来我们就齐唱一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二生:“起来师:大家唱的很好,很流畅,但是有些地方还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师:1第句:该句用了全曲中的最强音和坚决自有加节奏,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2第4句,该用蕴藏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引出了豪放有力的层层向上的吼声,犹如战斗号角给人以强有力的鼓舞。3最后两句,是全歌的中心思想和高潮所在,号召式的前奏音调在这里得到了再观,它既加强了全曲的整体感,

7、又使歌曲的中心思想得到进一步肯定。4结束的“进字,使歌声更加有力。和富于特色并加强了这首歌曲的终止感。师:大家都会唱这首歌曲,但是要想唱好这首歌曲,我们要注意几点。首先,大家看“中华民族到了这句歌词上面有一个“重音记号标志板书示意给学生,它表示这几个字要唱的更有力量。其次,三个“起来上方,有一个表示渐强的记号板书示意给学生,这表示,这三个“起来要唱的一个比一个强而有力量。另外,“敌人的上面那个是三连音的标记,表示这三个字要唱同样的时值,就是把它们所在的这一拍平均分成三份的意思,这一句“冒着敌人的炮火要注意附点和休止教师示范演唱这一句。师:通过对这首歌曲的详细分析,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首歌曲,我相信

8、,我们这次对这首歌曲的把握、包括感情基调,一定比上一次更好。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二生:“起来师:非常好。大家觉得,我们这次是不是比上次对歌曲的认识更加深刻,演唱起来也更加坚决有力呢?!所以,我们演唱一首歌曲,最好要先把握一下歌曲的含义,这样演唱起来才能更生动、更形象。三、拓展延伸:师:老师想问同学们,他还有一个名字有没有人知道呀?生:。师:则,它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呢?生:师:?义勇军进行曲由中国诗人田汉作词,中国音乐家聂耳作曲,这首歌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师:下面我请男生女生分开唱一下,看看哪一队唱的更好。男生:女生:师:同学们唱的都很好呀!四、教学小结:师:这节课呢

9、我们学习了国歌并且深入的挖掘了其中情感以及知识点的把握,请同学们能够在课下好好的复习稳固,在以后演唱国歌的时候都能够像我们课上学习的一样把磅礴的气势唱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篇3教学内容: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型:综合课教法:谈话法教学目的:1、学习交替运用连贯与跳跃的唱法,继续学习歌曲的演唱。2、综合训练:轮唱练习、节奏写作练习3、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初步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教学重点:观赏?国歌及轮唱练习教学难点:轮唱练习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律动2、唱师生问好歌。二、处理歌曲1、集体练唱歌曲2、教师用?游子吟一诗,颂

10、扬母亲的伟大,把祖国比喻为母亲,使孩子们懂得他们的成长是离不开祖国的哺育和关心的,同学们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用深情的声音叙述出对祖国的火热感情。三、综合训练1轮唱:教师先讲解概念,然后和另一个学生示范,学生分组来唱,要求学生注意音准、注意声部间节拍和速度整齐,音量平衡。2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拍号,为按音节排列的单音添加节奏。 四、观赏1、介绍声乐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2、听?国歌,请学生答复这首歌的演唱形式。3、复听一遍,启发学生听赏时,将自己置身于国际比赛的授奖仪式场面之中,看到我国的运动健儿手捧奖杯,在庄严、雄伟的?国歌声中,眼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动人情景。此时此景你所想到的

11、是什么?4、齐唱:两个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称为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篇4教学目标:1通过观赏?歌唱祖国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了解、接受2认识并学唱三连音。了解、初步学会3认识并学唱重音记号。了解、初步学会4学奏口琴7、1两个音。了解、模仿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解进行曲的体裁和格调,掌握歌曲坚决有力、强弱清楚的节奏。2难点:歌曲难度较大,主要是弱起节奏和三连音。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二、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歌曲、三连音、重音记号、力度记号三、新授1、师:今天我们要来观赏一首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铜管乐曲?歌唱祖国。乐曲反

12、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斥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乐曲由长度相等的两局部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观赏一下这首乐曲。2、初听全曲:生边听边想,初步感受作品所叙述的内容与情感。3、复听全曲:通过分段观赏,对乐曲主歌与副歌局部在节奏、结构、音调上的分析比照,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伎俩与内容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乐曲开始有一个气势豪迈、勇往直前的前奏,接着第一局部由最低的5以主和弦分解,不断向上跳进到乐曲最高音,好像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进行曲格调,很鼓舞人心。第二局部,旋律富有歌颂性,和第一局部形成强烈的比照,叙述人们对祖国的深情。四十多年来,这首乐曲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新中国的象征。中央人民播送电台于1980年5月起将它作为全国新闻联播的开始曲。4、再次完整地观赏,以稳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复听后要求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作者、演奏形式及作品所叙述的主题思想。5、稳固全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