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107161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心理研究理论流派成熟学说代表人物格塞尔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成熟时退的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双生子爬楼梯实验”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人物州洛伊德和埃里克森邛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根据不投阶段儿的集 中活动能力,把心里和行为发展话费五个阶段,II腔期、肛门期、性器期和两性期。埃里克森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儿童期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属于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自我

2、调整与绝望的冲突行为主义学说 华生他认为坏境是发展过程中影响最人的因素,认为一切行为都是 刺激(S) 反应(R)的学习过程斯金纳操作学习班杜拉他强调模仿,也就是观察学习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发展认识论。影响心理发展的四个因素 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幼儿发展理论新趋向生态环境理论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卞所能完成的水平之间有 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叫做最近发展区。第二节幼儿发展研究横向研究纵向研究交叉研究跨文化研究儿童发

3、展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作品分析法 文化比较法第三节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乳儿期(一岁以内)婴儿期(1-3 岁)幼儿期(3-6 岁)儿童期(6-12 岁)少年期青年期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1本能的动作(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游泳反射、巴宾斯基反射、2. 与心理发展关系密切的几种动作的发展坐爬手的动作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即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二)婴儿心里的发展即亲子关系(三)婴儿的教育1善于辨别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2. 多和孩子交往3. 鼓励和训练婴儿的动作4. 培养婴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先学前期的年龄特征

4、(1-3岁)(-)动作的发展1身体动作独立行走2. 手的动作开始使用工具(二)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语言的形成2. 思维的萌芽3. 自我意识的萌芽幼儿期的年龄特点(3-6岁)(一)游戏在儿童心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雏形(三)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3-4岁生活氛鬧扩人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人爱模仿(四)幼儿中期的心里特点4-5岁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彖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五)

5、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好问、好学抽彖能力明显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个性初具雏形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3. 生长发育和身体各个部分生长的速度的不均衡4. 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5. 生理的发育与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6. 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一)客观因素生物因素遗传素质、生理成熟、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幼儿园、社会环境(二)主观因素影响儿童心里发展的主观因素直至儿童自身的心理活动第四节动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

6、要。马斯洛认为,需要的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的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 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 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促使个体从爭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是一种社会性动机。个体的求知欲、 探究欲等都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认知内驱力(即爱学习本身)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为了自尊而学习)附属的内驱力(即外在的驱力,也就是为了得到表扬而学习)影响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学习任务的特点、教师的行为与态度、基本需要的满足状况引发幼儿学习动机的措施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新颖有趣的教具设置

7、问题情境制定具体、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给予积极反馈,使幼儿有成功体验第五节 幼儿动作的发展一、身体的发育身高体重的变化肌肉的生长二、动作发展的规律从上到下,即先会抬头,太后会坐、站立、走路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从无意到有意三、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生物学因素基因的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感官经验的统合影响动作发展的非生物学因素第六节幼儿认知的发展一、幼儿注意的发展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 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幼儿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幼儿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幼儿的有意注意逐

8、步发展影响幼儿有意注意的因素1幼儿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2、幼儿对活动目的、活动任务的理解程度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4、言语指导和言语提示5、幼儿的性格与意志特点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原因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无关刺激的干扰 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不能很好的进行两种注意的转移 预防措施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组织活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并用合理组织教育活动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主要特征就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又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是儿童的一种行为问题。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彖的数

9、量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握对彖的时间的长短注意的转移指有意识地调动注意,从一个对彖转移到另外一个对象上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上二、幼儿感知觉的发展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称视力。 空间知觉芷对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幼儿空间知觉的发 展主要表现在方位知觉、深度知觉、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幼儿深度知觉实验:视觉悬崖实验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观察的目的性加强观察的持续性延长观察的细致性増加观察的概括性提高观察方法的形成三、幼儿记忆和想彖的发展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坏节。 根据记忆保持

10、的时间,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单位。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开始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逐渐发展 记忆策略发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学习停止以后的短时期内,遗 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在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的。提高记忆策略 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使记忆材料系统化间接地意义识记想彖的两大特点形彖性和新颖性根据想彖的目的性和意志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彖幼儿想彖和现实想象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想象具有夸张性,夸张爭物的个别

11、特征。想彖和现实混淆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的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的事情 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 临其境促进幼儿想彖发展的策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言语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自由宽松的气氛,鼓励每个幼儿的自由创造 鼓励孩子大胆想彖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具体性 形彖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固定性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五、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言语的种类从自我中心言语到社会化言语所谓自我中心,是

12、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 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自我中心言语共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社会化言语有四种: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 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形成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发音的准备理解语言的准备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不完整局阶段 单词句阶段(1-1.5岁) 多词句阶段(1.5-2岁) 多词句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 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这时的句子往往是不连续、简略的,结构不完整,也称为电报句。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II头言语的发展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语法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3、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策略倾听能力的培养(结合纲要)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六、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外在因素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民主型、专制型和溺爱型教育行为内在因素 喜欢用创造性的方式学习有惊人的坚持性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不寻常的计划性和组织能力 富有钻研精神富于想彖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策略营造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训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文学艺术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想彖力第七节幼儿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将情绪分为心境别、激情和应激。 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

14、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 观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情绪的易冲动性情绪的不稳定性情绪的外露性幼儿情绪的发展情绪的社会化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红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情绪的自我调节化情绪的控制与掩饰的成分增加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策略营造良好的情绪坏境成人的情绪自控积极接纳、引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控制情绪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目的性的发展 坚持性的发展 自制性的发展 独立性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发展的策略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行为的目的性 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意志行为第八节幼儿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以及与周I制人或事物的关系的察觉,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在自我评价中树立信心在自我体验中享受成功 在自我调节中增进交往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方面比较稳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 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气质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无好坏之分。一般将气质划分为四种,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