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0191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血 zTr第二章第三章曲側.rr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有限公司反舞弊与举报机制管理办法目录总则舞弊的概念及形式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及职能反舞弊的责任归属舞弊的预防和控制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报告反舞弊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舞弊的补救措施和处罚适用范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舞弊,加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降低公司风险,规范经营行为, 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 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主要明确了反舞弊工作的宗旨、舞弊的 概念及形式;反舞弊的责任归属;舞弊的预防和控制;舞弊 案

2、件的举报、调查和报告;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及职能;反 舞弊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舞弊的补救措施和处罚。第三条 反舞弊工作的宗旨是规范本公司高、中级管理 层职员和普通员工的职业行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行业规 范和准则、职业道德及公司规章制度,树立廉洁和勤勉敬业 的良好风气,防止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第二章 舞弊的概念及形式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舞弊,是指公司内、外人员故意的、 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 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损害正当的公司经济利益的行为;或 谋取不当的公司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 的行为。第五条 损害公司正当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公司内、 外

3、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使公司正 当经济利益、股东正当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不正当行为。有 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此类舞弊行为:(一)收受贿赂或回扣;(二)将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组织获利的交易事项转移给他 人;(三)非法使用公司资产,贪污、挪用、盗窃公司资财;(四)虚构业务、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使公司为该交 易事项支付款项;(五)故意隐瞒、错报交易事项;(六)泄露公司的商业或技术秘密;(七)其他损害公司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第六条 谋取不当的公司经济利益的舞弊,是指组织内 部人员为使公司获得不当经济利益而其自身也可能获得相 关利益,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国家、其他组织、 个人或股东

4、利益的不正当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此类舞 弊:(一)为不适当的目的而支出,如支付贿赂或回扣;(二)出售不存在或不真实的资产;(三)从事违法违规的经济活动;(四)偷逃税款;(五)其他谋取组织不当经济利益的舞弊行为。第七条 无论损害公司正当经济利益或谋取不当的公司经济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视为财务舞弊:(一)伪造、变造会计记录或凭证,隐匿或套改凭证,如发 票造假、伪造单据;(二)故意错报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包括虚 增收入和低估负债,出具错误的财务报告,从而使财务报表 阅读或使用者误解而作出不适当的投融资决策;(三)公司有关人员授意或者财务部及其他部门相关人 员在财务报告编制和信息披露

5、工作时,隐瞒或删除应对外披 露的重要信息,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或者进行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行为。(四)利用关联方交易掩饰亏损,虚构利润,并且不在 报表及附注中按规定做恰当、充分的披露;(五)用不当的借款费用、股权投资、合并政策、折旧方 法、收入费用确认及减值准备计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 弊;(六)公司相关人员利用会计报表项目掩饰交易或事实 真相,或者在报表附注中不完全披露交易真相;(七)高级管理层或执行董事在财务方面的其他不当行 为。第三章 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及职能第八条 公司指定审计室为公司反舞弊工作常设机 构,负责组织及执行公司反舞弊工作中的跨部门的、公司范 围内的反舞弊工作,

6、具体职责包括:(一)包括协助公司组织管理层及各部门进行年度舞弊 风险评估工作;(二)协助管理层及各部门进行年度反舞弊工作的自我 评估;(三)进行公司反舞弊工作的独立评估;(四)协助开展公司反舞弊宣传活动;(五)审核及评估公司为反舞弊控制机制的建立和实 施;(六)受理舞弊举报并进行举报登记、组织舞弊案件的 调查、出具处理意见及向管理层和执行董事报告,并听取执 行董事的工作指导等。第九条 审计人员应当自觉提高反舞弊的意识和反舞弊 技术能力水平,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积极要求并主动接受 有关国内外上市的证券交易场所和监管机构反舞弊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知识技能的培训,主动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活 动发展状况及

7、计划,会计政策和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第十条 鉴于公司外部的有关机构,如地方政府有关 机构、外部审计有关机构,也可能接到来自公司内部人员的 对舞弊事件的举报,审计室应主动与其建立联系和交流,开 展工作上的必要合作。第四章 反舞弊的责任归属第十一条 公司管理层应对舞弊行为的发生承担责 任。公司管理层负责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包括舞弊风险评 估和预防舞弊在内的反舞弊程序和控制并进行自我评估。公司审计室具体组织及执行跨部门的、公司范围内的反 舞弊工作。各业务部门承担本部门的反舞弊工作。第五章 舞弊的预防和控制第十二条 公司管理层的反舞弊工作主要包括:(一)倡导诚信正直的企业文化,营造反舞弊的企业文 化环境

8、;二)评估舞弊风险并建立具体的控制程序和机制,以降低舞弊发生的机会;(三)建立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进行舞弊举报的接收、 调查、报告和提出处理意见,并接受执行董事监督。第十三条 倡导诚信正直的企业文化包括(但不限于) 如下多种方式:(一)最高管理层坚持以身作则,并以实际行动带头遵 守公司各项制度和规范;(二)公司的反舞弊政策和程序及有关措施应在公司内 部以多种形式(通过员工行为准则、公司规章制度发布、宣 传或者局域网等方式)进行有效沟通或培训,确保员工接受 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使其明白行为准则涉 及的概念;帮助员工识别合法与违法、诚信道德与非诚信道 德的行为。所有的员工都必须清楚公

9、司对防止舞弊行为的严 肃态度和员工自己在反舞弊方面的责任并自觉努力提高反 舞弊思想水平和技能;(三)对新员工要进行反舞弊培训和法律法规及诚信道 德教育;(四)鼓励员工在公司日常工作和交往中遵纪守法和从 事遵守诚信道德的行为,帮助员工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利 益冲突、不当利益诱惑;并将企业倡导遵纪守法和遵守诚信 道德的信息以适当形式告知与企业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的 社会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外部相关方;(五)针对不道德行为和非诚信行为可以通过举报渠道 进行实名或匿名举报;公司应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和 处罚政策。第十四条 评估舞弊风险并建立具体的控制机制, 以减少舞弊发生的机会,主要通过以下手段:(

10、一)管理层在每年年初进行的企业风险评估时,将舞 弊风险评估纳入其中。管理层要在公司层面、业务部门层面 和主要账户层面中进行舞弊风险识别和评估,评估包括舞弊 风险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这些评估还包括虚假财务报告、公 司资产的盗用和未授权或不恰当的收入或支出,以及对包括 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舞弊风险的评估。(二)实施控制措施以降低舞弊发生的机会。管理层要 建立并采取有关确认、防止和减少虚假财务报告或者滥用公 司资产的措施;公司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应建立反舞弊控制 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不同的形式:如批准、授权、核查、 核对、权责分工、工作业绩复核以及公司资产安全的保护等。针对发生舞弊行为的高风险区域,如财务报

11、告虚假和管 理层越权,以及信息系统和技术领域,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 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绘制业务流程图和制定管理制度,将业 务舞弊和财务舞弊风险与控制措施相联系,从而在舞弊发生 的源头建立控制机制并发挥作用。第十五条 公司对准备聘用或晋升到重要岗位的人员 进行背景调查,例如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犯罪记录等。背 景调查过程应有正式的文字记录,并保存在员工档案中。第十六条 管理层对舞弊的持续监督应融入到日常的 控制活动中,包括日常的管理和监督活动。第六章 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报告第十七条 审计室负责建立职业道德问题及舞弊案件 的举报电话热线、电子邮件信箱等,并将举报热线号码、电 子邮箱地址加以公布,作

12、为各级员工及与公司直接或间接发 生经济关系的社会各方反映、举报公司及其人员违反职业道 德问题的情况,或检举、揭发实际或疑似舞弊案件的渠道。 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应将这一工作流程化,建立书面程序及 制度,规定如何接受、保留、处理指控以及员工实名或匿名、 外部第三方实名或匿名举报,并留下书面记录供高级管理 层、董事检查。公司对任何投诉、举报,均采取保密措施,保证投诉人 或举报人的人身、利益不受侵害。(一)妥善保管和使用举报材料,不得私自摘抄、复制、 扣压、销毁;(二)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部门、住址等情况;严 禁将举报情况透露给被举报人或有可能对举报人产生不利 后果的其他部门和员工;(三)调查核实情

13、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 件,不得暴露举报人的身份;(四)对匿名的举报书信材料及电话录音,不得鉴定笔迹 和声音。第十八条 审计室对涉及一般员工的可疑的、被控但 未经证实的举报,将视其轻重缓急,会同公司法律、人力资 源等部门人员共同进行评估并作出是否调查的决定。若举报牵涉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以由公司执行董事 批准后,由公司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人员和相关部门管理人 员共同组成特别调查小组进行联合调查。在进行有关调查时,视需要还可使用外部专家参与调 查;对受影响的业务单位的内部控制要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 建议。对于实名举报,无论是否会立项调查,审计室都需要向 举报人反馈调查结果。第十九条 对举

14、报和调查处理后的舞弊案件报告材料, 公司审计室按归档工作的规定,及时立卷归档。对有关舞弊案件的调查结果及审计室的工作报告要依 据报告性质按季度向公司执行董事报告。第七章 反舞弊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第二十条 公司管理层既要把反舞弊工作作为日常管 理工作的一部分,也要积极支持反舞弊的日常工作,并从预 算、人员配置、工作条件准备上给与充分保障。第二十一条 公司至少每年召开一次反舞弊情况通报 会,各部门负责人在通报会上向执行董事汇报有关本部门反 舞弊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听取执行董事的有关意见及指示。审计室对公司反舞弊工作计划、开展情况等提出评估报 告,及就舞弊案件的举报接收情况、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提 出报告,并听取上级部门有关意见及指示。遇有涉及公司管理层成员、部门经理、子(分)公司总 经理级别人员舞弊事件,导致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 较大影响的舞弊事件,影响公司财务报告正常出具或发生错 报等舞弊事件等重要情况或重大问题时,随时召开会议。第二十二条 审计室应一年至少向上级部门和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