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09847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2)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姓名:友情提醒:本卷设书写分5分,只要你把字写端正,保持卷面整洁,就可轻松拿到,你可不要马虎哟。1、 实力亮相: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汉字,或根据加点字在括号内写出拼音。(8分) 憧( )憬( ) 涟漪( )( ) 匿( )笑 斑ln( ) hn( )睡 zho( )祸 2、 火眼金睛:请找出下面的错别字并订正。(8分)错字正字潜意默化井然有序荧火威言耸听瘦骨嶙峋诠释锱铢必较鸦鹊无声裨益3、 记忆比拼:根据课文默写。(15分)1)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2)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3)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4) 心中的风

2、雨来了,。5) ,自将磨洗认前朝。6) 门前流水尚能西,。7) “东风不与周郎便”中“周郎”的名字叫,“子规”是鸟的别名。8)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门”在课文中指。刻舟求剑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9) 写出两句不同诗里描写秋天的诗句: ; 。(4分)4、 根据提示的信息,联想出涉及的人物,将其姓名写在后面的括号内。(3分)1) 无政府主义1904年“激流三部曲”主要笔名 ()2) 爱的哲学福建人再寄小读者泰戈尔()3) 法家代表战国末期秦国郑人买履()5、 下面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的加点成语使用是正确的,请选出()。(2分) a) 近年来自然灾害不断,是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气候

3、也随之潜移默化的缘故。 b) 他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令全班人都吃了一惊,真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 c) 质检部门一检查,奶粉中含三聚氰氨的问题油然而生,立即引起人们的重视。 d) 奥运虽过去一个月了,但人们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奥运趣闻。6、 问答题。(3分)你学完第一单元后,对文学有怎样的感受,请仿照下面的例句,把你对文学的感受写出来。例句:文学是天空,只要你飞翔,你就会欣赏到它的辽阔与斑斓。文学是 ,。7、古诗阅读。(6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居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根据此诗,请猜测诗人的“乡书”应包含哪些内容?(3分)2

4、)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现在王湾与你面对面,请你对他的这首诗中的“阔”字作一评价,你打算怎样的评价?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8、古文阅读。(50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 写出“之”“而”在不同句子的意思。(4分)之:反归取之至之市。而:而忘操之而置之其坐。2) 解释下列加点。(3分)先自度其足反归取之市罢3) 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宁信度,无自信也。4) 此文描写郑人时运用了和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了郑人的性格特点。(2分2分2分)5)

5、 假如那位郑人现在站在你面前,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以脚试鞋?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6)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5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度其足()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遽契其舟( )( ) 2 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6分)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先自度其足() 遽契其舟() 何不试之以足?()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之() 3 翻译下列各句。 (6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7 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分) 答:不能找到他的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