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09734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冲刺题答案六(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素质教育的职能在于全方位地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整体发展,提高()。 A.全民素质 B.文化素质 C.民族素质 D.民族尊严 2.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A.加强德育 B.发展智力 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健康第一 3.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

2、教育 4.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 B.学习 C.课堂 D.课外活动 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D.教育关系 6.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偏爱 C.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D.教师对学生有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偏爱 7.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

3、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8.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应该遵循()原则。 A.准确、完整 B.及时、适当 C.真实、公平 D.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 9.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教师应该既当“经师”,又当“人师”。这一说法是谁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林则徐 D.徐特立 10.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21.环境文化从广义上讲,既包括物质的成果,又包括精神的成果;从狭义上讲,则只包括精神的成果,它主要指那些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所取得的民族

4、的、国家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广泛共识,以及含有这些“共识”内容的多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 文段中的“它”指代的应是()。 A.环境文化 B.广义环境文化 C.狭义环境文化 D.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22.建设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才能明确社区的社会职责;如果不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就不能满足居民快速增长的各种需求;社区管理的法规建设是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重要前提,而加强社区基层的民主自治也有利于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由此可见,()。 A.如果不能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就不能提高社区的服务质量 B.如果不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就不能明确社区的社会职责 C.

5、只有加强社区管理的法规建设,才能明确社区的社会体制 D.只有加强社区基层的民主自治,才能满足居民快速增长的各种需求 23.在对某乡镇情况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以下信息:(1)富裕的张村村民都非常勤劳;(2)相对贫困的李村也有村民非常勤劳。由此可见,()。 A.非常勤劳但不是李村的人一定是张村的村民 B.非常勤劳但不是张村的人一定是李村的村民 C.非常勤劳的人有些不是张村的村民 D.该乡镇非常勤劳的人不是张村的村民就是李村的村民 2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6、)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25.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应该做到朴实而简明、()、周全而完整。 A.准确而规范 B.简短而客观 C.真实而不夸张 D.确切而客观 26.()是秦代的官方文字。 A.大篆 B.隶书 C.小篆 D.楷体 27.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后,某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个人网站。为使个人网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他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照片及班级活动的歌曲和录像等信息一起放到了网站上。该同学的个人网站包含了()等类型的媒体信息。文本/文字图像/图片音频/声音视频 A. B. C. D. 28.下列不属于21世纪重点

7、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的是()。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太阳能技术 A. B. C. D. 2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予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20

8、06年8月13日,某市某小学学生王某(10岁)参加所在班级的课外野游活动,事前学校有倡导,班主任要求学生自愿参加。当日下午3时,班主任带领同学们来到海边进行户外活动,要求学生只能下浅水玩。王某与其他几名同学及一名男老师一起下水,由于当时风浪较大,王某游得较远,溺水下沉,被同学救土岸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试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31.班主任张某以加强班级管理和严肃校纪班风为由,在班级制度中做出了如下规定:学生上课迟到一次罚款1元,旷课一次罚款2元,不按时完成作业罚款3元,损坏公物罚款10200元,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罚款20一100元。班里的一些同学已相继向张某缴纳了

9、罚款。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什么? 32.王兵老师的数学课教得非常出色。一些数学成绩并不怎么样的学生,经他一指点,不久数学成绩便有飞快的提高。他特别喜欢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他除了教两个班的数学外,还当高一班的班主任。但是他的班主任工作却令人不敢恭维。有的学生报怨说,王老师的全部心思都在数学上,组织课外活动,主要是解数学题;开班会,还是讲数学题,不过主要讲练习中的错误。而且王老师偏爱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班委会就是由数学尖子组成的,对其他学生似乎比较疏远。 有些学生不买他的账。每当遇上学生不守纪律,王老师就把全班学生训一顿。而且采取枪打出头鸟的办法,狠狠地整“闹事者。但这并

10、没有改变班上一团糟的局面,弄得许多老师在班上无法上课。看到自己的班级,王老师很无奈。他认为自己尽了力,班会没少开,课外活动经常搞,也经常找学生谈话,做思想工作,但总是效果不明显。 阅读上面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面的材料来看,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好。请问,王老师陷入班主任工作困境的原因是什么?试给予分析。(4分) (2)从王老师的经历来看,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的素养外,还应具有哪些特殊的素养?(5分) (3)怎样来看待王老师的课堂管理策略?对于课堂“闹事”者,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进行管理?(5分)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

11、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素质教育职能的考查。 【详解】略 2.【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重点的把握。 【详解】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也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

12、特征。 3.【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终身教育的考查。 【详解】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4.【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班级人际关系的考查。 【详解】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5.【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师生关系的考查。 【详解】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关系。 6.【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

13、的理解。 【详解】师生关系较为复杂,既包含感性的情感成分,也有理性的授受成分,且理性的教育占主导地位。父与子关系更多的是血源上的亲情感性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双方角色定位明确,和谐默契,即彼此遵守行业规范,师者为师,生者为生,各司其职。 7.【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考查。 【详解】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8.【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考查。 【详解】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

14、适当的原则,及时、妥善地处理。” 9.【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认识了解。 【答案】D 【详解】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教师应该既当“经师”,又当“人师”(徐特立语)。即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要严谨治学、一丝不苟;要热爱学生,对全体学生应一视同仁。 10.【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师职业良心的考查。 【详解】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这一影响的最直接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自然会为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

15、,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其次,教师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再次,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 11.【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育”一词来源的考查。 【详解】“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 1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考查。 【详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认为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3.【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文学素养的考查。 【详解】“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出自李白的关山月:“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出自陶渊明的移居两首:“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出自刘禹锡的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