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09658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教处范文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教处范文之中学“德育导师制”活动试行方案 为进一步探究学生思想道德建立的有效机制和施行途径,发动更多的老师直截了当参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立,挖掘学校、社会多种资源对学生进展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标准等方面帮护指导,满足学生个性开展的需求,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构建“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构成“全员育人”新场面。结合我校实际,就试行“德育导师制”提出施行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假设干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探究习惯时代和学生开展需求的德育方式。从班主任负责制转变为导师群体负责制,开展

2、以沟通、理解、协助为特征的个别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师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开展。二、德育理念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改变仅仅依托班主任、德育老师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德育导师制”是新情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治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开展,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德育导师制”的内涵“德育导师制”旨在发动全体老师依照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素养、道德质量等各方面关怀协助学

3、生,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学生成长德育导师制目的:尊重个性,引导个性;共同进步,共同开展。学生成长德育导师制口号:科学关爱,引领成长。学生成长德育导师制方式:用心沟通、以情动情;用身垂范,以行导行;用理疏通,以理服人;用史鞭策,以志励志。学生成长德育导师制内容:品行塑造,理想引领,人际光滑,学业鼓励,生活点拨,心理疏导。四、“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为保证德育导师制施行工作的正常进展,由校长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团委和学校工会的有关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依托年级组、教研组的协调,落实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转化职责,定点到人,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转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廖建涛副组长:彭卫

4、东、廖国怀、肖卫东、肖思文、毛小红、余利辉组员:林建武、周卓鹏、丁树红、屈春江、周永红、廖昆全、冯四新、周扬华、余三刚五、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学校德育导师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全校德育导师制工作的施行,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召开有关德育工作会议、经历交流会议和德育导师工作研讨活动;及时进展总结,提出改良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导师进展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依照德育导师的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方法,于学期完毕时对各德育导师工作进展考核与评定;通过各种方式对优秀德育导师的先进经历进展表彰、宣传、推行,提升德育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六、德育导师的工作原则德育导师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五个根本原则:1

5、、开展性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开展为指向,在全面理解受导学生的根底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的开展目的。2、个性化原则。德育导师要擅长发觉、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开展。3、人本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4、渐进性原则。德育导师要依照受导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根底,按部就班地进展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涵养与学习才能。5、保密性原则。德育导师在施导过程中,要尊重受导学生的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评价受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征询

6、题。七、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导师定位:学生的良师益友,倾诉对象,不是训导是引导,不能给受导学生贴标签。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力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治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养,为学生开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人才奠定根底。 导师通过参与治理活动,协助受导学生班级的班主任搞好班级治理与文化建立,协助寝室搞好寝室治理与寝室文化建立,为受导学生制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详细有以下职责:1、思想引导:(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引导优秀学生各类学生积极进步。(2)协助学生构成良好的道德质量

7、,经常检查和催促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孝敬等道德质量的构成。2、学力辅导:(1)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经历与根底制订学习与开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改良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提高学习才能。(2)定期向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理解该生情况,协助学生处理学习上的困难。(3)每次大考以后要协助学生分析,找出征询题提出对策。(4)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参考用书,因材施教,协助学生全面开展。3、生活指导:(1)关怀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2)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协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困难。4、

8、心理疏导:定期与学生谈心,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生理的长辈,心理上的医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各类征询题、苦恼、挫折。对受导学生反映的征询题要与各相关部门、老师、家长联络,及时为指导对象分析情况、排忧解难。5、参与治理:导师确定联络班级后,要加强与班主任联络,要更多地关怀联络班级。(1)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抓好班级治理,出好点子,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开展。(2)要积极参加该班级的活动,重点抓好班级文化建立,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班级的主题班会,进展一次专题发言。(3)与班主任一起进展家访,调动各方力量配合学校正学生进展教育。(4)班主任请假时应代理班主任,协同处理各项工作,

9、搞好班级日常治理。八、德育导师的权利1、担任导师的有优先安排各类培训、进修的权利。2、学生假如不尊重老师,导师能够要求调整。3、担任德育导师的老师在评职、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4、担任导师的老师每学期给予适当的工作量(1课时)学期完毕依照考核与学校财力给以一定的酬劳。优秀导师享受优秀班主任待遇,并在学期老师考核中加分。5、导师能够按一定比例计班主任年限(参照上级文件规定)。九、学生义务(一)与导师坦诚交往,彼此尊重,互相信任;(二)恳请导师分析本身情况,制订开展规划;(三)主动做好阶段开展分析,定期导游师汇报;(四)谦虚接受、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十、学生成长辅导档案的填写内容(一)学生家庭背

10、景及社会关系情况;(二)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的一般情况;(三)学生学习风格、同伴关系;(四)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情况;(五)学习计划;(六)对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录,分析对照;(七)谈心辅导内容记录;(八)家长联络、家访记录;(九)学生个案分析(每学期撰写一篇学生的成长故事、教育札记等辅导案例);(十)对学生的评价。十一、施行步骤1、选配德育导师(1)全校教职员工自愿申报(建议中层干部、班主任、课任老师和共产党员积极报名,争取担任德育导师),学校再对相关年段(班级)老师的学科专长、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个人风格等进展全面的摸底调查,在此根底上依照老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选

11、配好导师。条件成熟时能够从校外聘请有经历和热情的退休老师担任导师。(2)导师应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工作热情;在学生中有一 定威信,为人师表。(3)导师在学习德育导师制的有关材料后方能上岗。2、确定受导学生(1)面向全体学生,要留意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2)优秀学生是本着“自愿选择、老师引导”的原则;其他学生则主要由班主任依照实际情况列出人选,再征求本人意愿与任课老师意见,为其装备导师。(3)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向、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别学生群体应优先予以考虑。(此类学生是重点受导对象)3、受导学生主要要求(1)尊敬师长,遵从师长教诲,在约见的时间应当按时到

12、。要尊重导师,要主动跟导师联络,获得协助。(2)要积极进取,严格要求本人,刻苦学习,合理安排时间。(3)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培训,全面提高本身素养。4、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关系在本学期初,由学生与导师进展双向选择,详细步骤如下:(1)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老师名单。(2)通过征询卷调查理解学生的需要。(3)依照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4)导师依照本人所掌握班级的情况,选择受导学生。(5)依照师生双方选择的情况,适当进展调配,最后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为了保证指导效果,导师和受导学生的比例操纵在1/1-3人左右。(6)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进展聘任(一年一聘),明确导师的

13、职责。(7)导师和受导学生见面,确定结对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5、导师与受导学生关系的调整(1)假如学生不尊重导师,导师无法对受导对象进展指导,导师能够要求调整。(2)当导师不尽责,觉得导师对本人没有协助,受导学生能够提出中止,有更适宜人选的能够恳求互换导师。(3)任课老师调整任课班级,年级段能够对结对关系进展适当调整。(4)结对关系无特别情况,一般一年调整一次。6、建立工作制度(1)档案制度。导师要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情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

14、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变化曲线。(2)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联络制度,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明晰的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展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构造(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每月至少一次联络,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亲密与家长联络,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3)谈心与汇报制度。导师每2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记录辅导内容;受导学生每周一次导游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征询。(4)会诊制度。有两种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是由班主任组织召开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班级德育会议,本班级的导师针对前一阶段工作中所遇到的征询题或难点,进展交流、讨论,研究对策

15、,发挥“整体、合作、优化”的功能。二是由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的会诊会议,一学期两次左右,通常采纳个案研讨的方式进展,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处理,实在提高德育导师“导”的水平和艺术。7、考核评估(1)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对导师工作的评价鼓励机制。平时由政教处对导师工作进展检查催促,每学期由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对导师的工作进展一次全面检查、考核,通过检查导师工作记录、受导学生的反应和开展表现、班主任、年级组老师情况反映、受导学生家长情况反映等评价导师工作成效。学校应给导师颁发证书并记入老师业务档案,将导师工作纳入老师考核的重要方面,每年评选优秀导师和合格导师。考核采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德育导师能够按一定比例计班主任年限(参照上级文件规定)。(2)建立对受导学生的跟踪评价机制。畅通班主任、任课老师、同班同学、家庭、社区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对受导学生的进步和开展情况作出合理评价。十二、导师的工作策略与方法(一)德育导师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遵照以下策略:1、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相结合。2、尊重、理解、热情期望和严格要求相结合。3、目的引导、正面教育、协调妨碍和坚持不懈相结合。(二)德育导师采取的工作方法主要有:1、“身教”育人、人格陶冶。导师只有注重本身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