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五大领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01398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谈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五大领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谈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五大领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谈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五大领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谈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五大领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谈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五大领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谈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五大领域-幼儿教育论文- 【摘要】美感是人们对事物、对人和人的作品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没的体验。培养学前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是进行艺术观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根底,是培养幼儿丰盛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泼的审美发明力的根底。激发幼儿产生审美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最根本、最重要的组成局部。 【关键词】幼儿审美特点审美能力培养重要性一、幼儿期审美的特点1.注意审美对象的外形美,对那些鲜艳、活动、富有儿童情趣的审美对象易产生美感幼儿喜欢美丽的色彩,喜欢有趣的,特别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和节奏感强烈的儿歌。幼儿对作为审美媒介的文艺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

2、、色彩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2.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是构成审美心理的要素。幼儿在审美过程中,情感活动十分强烈。孩子来到野外,看见花呀、草呀、小动物呀,会快乐得又蹦又跳,甚至在草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愉悦。3.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想象是大胆而又奇特的。儿童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天上,太阳、小鸟、云朵却画在地上。同时,幼儿的审美想象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们把自己强烈的感情直接注入审美对象,审美想象那么随着自己的感情而变化。4.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盛,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急于对各种事物做出审美评价的强烈愿望。二、幼儿美育的特点根据幼儿期审美的特点,在对

3、幼儿进行审美兴趣、意识、情感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的根本特点:一情感表现性幼儿对美的兴趣、情绪、情感和态度总是毫不掩饰的。在幼儿审美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让幼儿充沛表现其情感和体验。示例:早上一入园,幼儿就告诉老师:“妈妈昨天给我买了一个好漂亮的大蝴蝶风筝!这时教师应当与幼儿一道描述风筝的美,叙述自己对风筝的喜爱之情,让幼儿的审美情感得到充沛地宣泄。二情节虚构性幼儿审美情节往往不因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才发生,而是他想象中的。尤其体现在编故事及绘画活动中。示例:幼儿在画小白兔时,忽然说:“小白兔迷了路,到处找妈妈。画熊猫时,不按老师的要求而添画了床、吊针,还解释说:“熊猫生病了,在打吊针。这时教

4、师绝不能批评幼儿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因批评只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美好情感。而是要充沛的肯定幼儿的想象力,尽量爱护幼儿的这种超现实的审美情趣。三伎俩表现性在幼儿审美活动中,伎俩总是为了表现一定的审美内容及形式的。示例:幼儿在砂堆里插上树叶,表示“绿在沙漠。又如,教师请幼儿自己想方法表现冬天的寒冷,有的幼儿画出了小朋友穿着厚厚的棉袄,有的那么用白色手工纸剪出美丽的雪花,有的用白色橡皮泥捏雪人,甚至有的小朋友直接用泡沫和纸屑抛上天空制造下雪的景象。四主体自主性审美活动不是由教师强迫幼儿进行的,它是作为活动主体幼儿的自主活动。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是对美的自我体验。对幼儿的审美活动,教师可以引导,但

5、不能代替。有的教师在玩色活动中胆怯幼儿将颜料弄脏了衣服桌椅,常会代替幼儿完成点色的过程,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这样的活动幼儿完全是旁观者,基本谈不上对美的自我体验。三、幼儿美育的重要性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有助于幼儿一般智慧和想象力、发明力的开展。幼儿所接触到的美的事物及创美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他们从事审美活动时所开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幼儿一般智慧的开展。已有很多事例说明,在幼儿期就有浓厚的审美活动兴趣并经常加入审美活动的幼儿,他们上学后即使是在有固定知识结构的学习中,也往往具有感悟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盛、动作灵敏协调、感情充溢等特点。四、如何培

6、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对美的事物或艺术的观赏和鉴别的能力,从小培养他们细致的察看力、丰盛的想象力、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一引导幼儿去发现美、感受美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我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让幼儿从大自然中寻找色彩,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蔚蓝的天,白色的云,使放飞在蓝天中的风筝变得更生动、更富有美感。又如雨后挂在天边的七色彩虹、小鸟和蝴蝶带领鲜艳的色彩高兴地飞舞;春天,在绿绿的草地上,孩子们在奔跑、打滚,草地与孩子的服装

7、交错在一起形成的色彩斑斓,富有动感的画面。在一年四季的交替过程中,同样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色调,也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教师在有效地利用自然素材的美,引导幼儿去感受去发现,并用彩笔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形成色彩美感。二利用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开展的关键期,在观赏文学作品时要发挥教师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语言可以通过语气、表情、语调等方式来到达叙述的意向。相同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说出来,配上不同的表情、动作即可叙述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使用语言时不断提醒自己注意:语言本身的作用表意和传情声情并茂,注意自身语言叙述的标准性;注意自身的

8、语言面貌包括语言的清晰度、合适的音量和适度的表情等;注意适度的语言修饰恰当的语词,让语言更富美感。“要给幼儿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由此看来,在文学观赏中教师的语言美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三让美育贯通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美,对于幼儿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美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其具体、丰盛化。1.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大量地接触作品。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该与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布置教室,让孩子们置身于美好的环境中。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从中得到美的情趣。示例,我带幼儿观赏诗歌?云彩和风时,在给幼儿展现系列画面后,幼儿体验到了云彩的美是由风带来的。于是,

9、我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片云朵,会变成什么样呢?伴随着优美的钢琴曲,幼儿凝神听之,细细体会,并运用想象和联想,他们感知出的表象分外丰盛。他们争先恐后地说,“我变成小白兔,小白兔在草地蹦蹦跳跳,我变成了小鸟,在自由的地飞翔。2.生活中我常见到孩子看电视非常喜欢模仿电视中的角色及语言动作。示例:“老师,我这个动作像不像奥特曼呀?这样的我很厉害吧,还可以打死很多的怪兽,我是英雄,要帮忙有困难的人。孩子是天真的,让他们自由去寻找美,发挥美。因此,在审美教育中,要多采用图片、实物、电视等生动有趣、好玩、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并使孩子多种感官参与审美活动。四要为幼儿提供更多审美实践的时机美育不仅要培养孩子对美的观赏力,还要培养发明美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幼儿多加入审美实践活动。如让孩子进行绘画、泥工、折纸、剪贴、制作小玩具、学习表演歌舞和童话剧等。教师可以比拟容易在方案中渗透审美活动的有关内容,也可以利用自然或人工的教育环境、教育玩具、活动材料、教育设施的完美外观、教师的端庄衣着、文明礼貌言行,师幼之间亲切友爱的交往等,来给幼儿以美感,使幼儿在美的教育中不断开展其审美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