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01315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慈善超市之发展困境和解决对策摘要: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慈善超市从无到有,因为它自身的特点优势,慈善超市经历了过迅速的发展;然而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慈善超市成本过高、资金不足定位不明以及政策不齐等多种因素,现在的慈善超市已遇到瓶颈。面对现今存在的这一系列发展困境,慈善超市要想得到长效发展,那么参与到慈善超市的各团体必须明确自己该扮演的角色和应尽的职责,只有解决了这些困境慈善超市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关键词: 慈善超市 发展困境 解决对策 慈善超市,作为一种新兴的慈善事业运作平台,在我国备受关注,并在初期得到了一定的快速发展。然而当今的情景却是那么的不堪,面

2、对这些必须改变的现状,本文主要从通过调查、了解慈善超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对策,以此来促进慈善超市的良好发展。一、 慈善超市的概述(一) 慈善超市的性质慈善超市起源于1902年成立的美国“好意慈善事业组织”,它是一种非营利组织,主要是通过接受、处理、销售市民们捐赠的旧物,用所得的善款帮助失业者、残疾者等生活困难者建立各种福利企业、就业场所等。在我国,慈善超市又名“爱心超市”、“扶贫超市”,它以社区为服务范围,以低收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通过人们或企业捐赠的生活用品和资金以及政府民政部门给予的资助为困难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为主要任务,实行属地管理。慈善超市的出现改变了

3、传统的“你捐我受”这一被动的捐助模式,它具有一系列人们所期待的特点:(1)慈善性质。慈善超市,顾名思义,主要是为慈善事业而存在的一种慈善组织,它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服务和物资也是无偿的。(2)非营利性。慈善超市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它不同于政府部门也不同于企业单位,它有法人代表但却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受政府部门和制度保护支持的一种独立组织。(3)市场化和企业化。慈善超市具有一般超市的特征,即在运作过程中采用市场化和企业化,在保证慈善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同时也保证了效率的最大化。(4)专业化。这是不同于一般超市的地方,慈善超市具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专业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

4、(二)慈善超市的优点在观察和了解慈善超市特点过程中可发现慈善超市与传统的社会捐助相比,在实践方面拥有以下一般慈善行为所没有的优势:1、社会捐助活动经常性过去的社会捐助往往是通过开展大型的捐助活动来筹集物资,这些活动都需经过好久的集中和准备才能开展,它本身是一个不定性的活动,会忽视生活中经常性的持续不断的捐助行为。于是导致很多有捐助意愿的居民只能把生活中淘汰下来的一些能够捐助的物品作废品处理,而这些物品可能往往是一些受捐助者需要的,却因缺乏这么一个捐助平台而使一次捐助行为破灭。慈善超市地点固定,就位于社区里或街道上,与过去的社会捐助活动相比时间上具有灵活性,捐助者可以随时到慈善超市捐助或由慈善超

5、市上门接收。慈善超市的这一经常性使得社会捐助行为可以时时刻刻存在,使得受助者能时时刻刻获得所需要的捐助,做到了把人们的慈善意愿转化为实际上的捐助行为。2、社会捐助活动规范化社会中制约捐助活动的除了上述的社会捐助活动的经常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捐助活动的不规范化。捐助者参加社会捐助活动都是希望所捐助的东西能够真正对困难群众起到帮助,而不是被某些组织或个人占为己有,这些都使捐助者对捐助活动感到不放心,往往会为此放弃捐助。这就需要一个有足够信任度的机构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间起到链接作用,慈善超市的出现使得其充当了这一角色,它的长期性规范化的运作以及完善的超市制度的建立,使捐助者对其产生了信心,可

6、以放心的累积性的捐助。慈善超市这一规范化使得捐助者提高了捐助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有利于社会慈善资源的整合。3、赋予了受助者选择权传统的社会救助从救助内容上看主要分为实物救助和现金救助。实物救助是指直接提供物品给救助对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避免社会慈善资源的浪费,但同时却限制了受助者的自由选择权。现金救助能保障受助者的选择权,但却丧失了对受助者如何使用的控制权,也就是说无法保证救助的资金被受助者用在了所期待的领域,从而没有实现社会救助的目标。在传统的社会救助活动中,往往实物救助和现金救助只有一者存在,于是那样的社会救助活动总是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劣势。而慈善超市的救助行为是既包括向受助者发放购物凭证

7、,也包括创办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提供社会服务,这样在达到社会救助的目标的同时极大的保护了受助者的选择权,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三)慈善超市的现状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救助模式,慈善超市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并得到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支持。从2003年上海第一家慈善超市的成立,拉开了我国慈善超市发展序幕,此后,武汉、广州、济南、苏州等城市也陆续成立了一批慈善超市。甚至2004年9月,民政部下发了 关于加快推广“慈善超市”和做好今年“捐助月”工作的通知,于是在政府的提倡和推动下,慈善超市在全国迅速大力发展起来。据调查,扬州市从2003年12月琼花观社区开办第一家社区慈善超市至今全市已有四区四县级市共开办

8、了34家慈善超市,其中光广陵区就有十二家。至2009年中旬扬州市区慈善超市覆盖率已达90%以上,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实现全覆盖,各超市提供生活用品合计折款200万元以上而且已成立扬州市慈善超市物资配送中心,对慈善超市的资助形式也由以往的现金扶持改为实物配送。 扬州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召开“519慈善一日捐”新闻发布会 2009年5月15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慈善超市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就不仅仅是它的那些优点了,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很多慢慢影响着慈善超市的发展进程。二、 慈善超市的发展困境 如今,在我国发展了七年的慈善超市,很多都已陷落了门可罗雀或者甚至关门倒闭的状态,这些都是因为在其运

9、作过程中那些没有避免的缺陷所造成的,纵观各地慈善超市,可把导致慈善超市现状的原因归为以下:1、慈善超市成本过高从2007年9月民政部组织的慈善超市调研看,成本过高是制约慈善超市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慈善超市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但不代表它可以不计成本、不讲究效益的运作。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加强社会效应,不惜物力、财力,大搞形象工程,忽视了慈善超市本身存在的目的。比如很多的慈善超市不乏市区黄金地段的门面,有着宽阔的室内面积和充足的工作人员,甚至有些慈善超市还有着其自备的运输车辆和处理物品的清洗工具等,虽然相对于落满灰尘和门面破烂的慈善超市我们更希望看到这样完整齐全的情景,但是这些同时意味着更多的成本花费

10、在慈善超市的房租、水电费、人工工资和物品加工费上。特别当这些巨大的成本导致很多募集的资金被用于维持高成本的慈善超市的运作而使得有限的募集资金用于救助的事项方面,使得慈善超市运作过程中的非补助资金大于补助资金时,这与慈善超市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这样子的慈善超市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2、慈善物资来源不足且单一慈善超市的物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捐赠,政府财政占主导地位的形式,在慈善超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如果持续这种做法,不仅政府要背负沉重的包袱,慈善超市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慈善超市的后备运作主要还是要依赖社会上个人和企业的捐赠。在我国,由于慈善事业的发展的不良性,我国

11、的社会捐赠是临时型、集中型、半强迫型有余,而常规型、自愿型的远远不足,往往在慈善超市的负责人的劝说下会有企业同意捐赠或多或少的物资,但这也仅这一次,下次他会以已捐赠过的借口而拒绝再次捐赠。饱一顿饥一顿甚至饱一顿饥几顿是当今慈善超市物资的鲜明描述,所以大部门慈善超市的物资来源不固定且物资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我国慈善超市的捐赠主要为实物捐赠、而且主要捐助物品以衣物为主,捐赠现金的很少,整体来说捐赠的物资很单一。面对慈善超市大量捐赠的衣服,受助者因看病、子女上学、住房等致贫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往往更需要现金资助或者是粮油等生活日用品。而且据在调查过程中一名受助者所言可知,旧衣物一来对他们用处不是很大,

12、二来考虑到卫生等因素,对旧衣服有排斥心理,同时,旧衣服尺寸不全也是导致衣物捐赠难的另一个因素。于是导致一边衣物等物品大量堆积一边生活必需品短缺的现象,这就不但造成供需不平衡还加重了慈善超市处理积压旧物的负担。3、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知晓度低中国的慈善超市自2003年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首创之后,经过近七年的发展历史,很多由开始的红红火火陷落到苦苦挣扎的境界。对此,大部分专家和研究者都将其主要归结于慈善超市的物资不足和不合,然而不是说一家慈善超市要想良好的发展只需保证超市的物资充足。举个列子,美国LDS慈善超市,一家非常成功的二手货慈善超市。它95%的物资来源于社会捐赠,而在其95%中,95%是个人

13、或者家庭捐赠,也就是说在这家慈善超市企业捐赠只是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LDS慈善超市经营至今已有70多年,它没有政府的拨款,但每年的盈利都很不错,在美国西部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在全球也是慈善超市的一个典范。光顾这个二手超市的除了贫穷的人以外,还有一些人是来选购物有所值的商品,他们不认为二手的东西不好,不认为别人穿过的衣服不能再穿,也不会因为物品不能退货而与超市争执,因为这里的东西比别的地方要便宜很多,人们很热心来这里选购商品。所以,LDS慈善超市经营得很好,不仅仅因为其有充足的货源,还因为客流量得到了保证。也就是说,一个慈善超市经营状况如何,取决于慈善超市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两端是否流畅, 蒋积伟:

14、论慈善超市市场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20卷第4期只解决输入端的问题, 而输出端是阻塞的,即使有了充足的物资,慈善超市也未必能够做到运转良好。而慈善超市的输出端如何保证不阻塞,这就需要充分的社会宣传来提高慈善超市的社会知晓度。因为慈善超市的社会知晓度一低,就极大的制约了慈善超市的输出,同时慈善超市的知名度一低,很难引起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意识,物资也无法充足。美国LDS慈善超市之所以可以在无政府的支持下能够永远保证物资的充足也正是因为其在美国的知名度,很多人会新人它并向其捐赠物资或热心来购物。目前,我国慈善超市的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往往极少的宣传都是通过一日捐等突击的捐赠而被民众知

15、晓,但其功能、作用、运作过程却一直都是不被大家所知晓的。4、慈善超市定位不明确该如何定义慈善超市,该如何界定慈善超市的功能,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关系到慈善超市未来能否稳定发展的关键。为什么中国慈善超市最初能够大力发展现在却是难以为继,当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样化的,而慈善超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的不明确也是其主要的因素。(1)、性质不明确目前的慈善超市既不是民非也不是社团,处于未工商登记状态,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只能依托街道和社区。在这种状态下,慈善超市很难走入市场化。不能市场化,而同时政府也无法从国家角度过多给予慈善超市政策性的扶持,慈善超市的物资来源就无法得到保证。再者由于不能市场化,相对于市

16、场化的超市,人们更乐于去那购买有质量保证的商品,慈善超市的客流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慈善超市的性质问题也关系到政府在慈善超市中的角色问题。虽然民政部在关于在全国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通知中指出;在推广“慈善超市”工作中,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形式,充分发挥公益性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在政策、管理、经费上鼓励与扶持公益性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社会捐助工作,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关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 民政部(民函2004109号),但事实上在慈善超市性质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各地政府还只是把慈善超市作为民政工作的一部分并一直到今。慈善超市性质不明确,过于依托政府而不能市场化终究制约了其发展。(2)、功能不明确倒观历史,慈善超市是社会救助和扶贫救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对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