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008815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教材第48-50页的内容生活中的比.教学目标: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 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3.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学重点难点:经历比产生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将下列除法改成分数,分数改成除法56= 914= 357 = 47= 9 6 = 38 =2、出示练习,(1)、书法小组有男生8人,女生11人,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2)、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24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3、学生解答。4、小结:上面两道练习都是应用两个数量间的相除关系解决问题的,这是一种比较两个数量关系的常见方法。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方法能比较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呢?二、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照相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想把自己的美好瞬间拍摄下来,留作纪念,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也不例外,今天老师带来了他的相片,大家想不想看?1、比照片,认真观察这些照顾片,谁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你有什么发现?生:照片有大有小师:照片A是淘气的照片原版,请认真观察这组相片,哪几张照片与A比较像。生照B,它把A缩小了。生3:照片D它是把A扩大了。师:那谁能说说C和E为什么不像?生4:C变胖了,E变瘦了 。师:同学们

3、观察得真仔细,为什么B和D和A比较像,而C和E不像呢?仔细观察这些照片,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同学。(老师提醒: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约定:横方向的叫长,竖方向的叫宽。)现在我们将这些照片移入相应的方格之中,找出与照片相应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学生观察比较(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小明把A、B、D三张照片放在了一起(3)老师点拨:看看三张照片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A的长和宽分别是B的2倍。A的长和宽分别是D的1.2倍。而A的长和宽分别是C的.,而A的长和宽分别是C的.,长和宽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相同就比较像,长和宽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不同就不像

4、。用这种方法的小组请举手。这几个小组都要是另外几个图片的长、宽同A的长、宽进行比较,找到了原因,还有别的办法吗?生6:我研究的是每张照顾片的长和宽的关系。A:64=1.5 B: 32=1.5 C: 38=0.375 D、128=1.5 E:122=6 因为A、B、D的长都是宽的1.5倍,而C、E不是师:刚才我们都是用除法计算发现了这些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有的同学发现了长方形A、B、D的长都是宽的1.5倍,宽是长的2/3,所以他们比较像;也有同学发现了长方形A的长和宽分别的B的2倍,长方形D的长和宽分别是A的2倍,所以它们比较像。2、 求速度师: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例子很多,同

5、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师:要比较谁快必须求什么?(速度)怎样求?(速度=路程时间)那你能分别口算出马拉松选手和骑车人的速度吗?(根据汇报出示课件)师:通过计算我们比较出谁的速度快了吗?(生汇报)3、求单价师:我们购物时要货比三家,谁家便宜去谁家,我们看A、B、C三个摊位上的苹果,要比较谁家便宜只比给我们的总价行吗?比什么?(单价)怎么求?(总价数量=单价)你能分别口算A、B、C三个摊位上苹果单价吗?(根据汇报出示课件)师:通过刚才我们计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速度和单价的认识吗?(生汇报)二、 归纳总结,巩固新知。1、 引导学生总结比的意义。师:像计算照片这样的长与宽的关系,我们都是用除法对

6、两个数进行了比较,在生活中我们常说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生齐读)根据比的意义,任何两个数相除都可以写成比的形式。师: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相除关系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都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2、比号:你知道比的符号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史料:17世纪,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现在比号。)3、比中各部分的名称:(1)比中的各部分叫什么呢?(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比的前项、后项、比值)(2)结合板书,认识各比的各部分并求出各比的比值。6

7、46:4=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仿照老师的写法,谁能把下面这个式子写成比的形式?(生8叙述,师补充板书:323:21.5383:8 = 让学生说说各部分名称,根据这个式子,你能说说比值是怎么算的吗师:64可以说成谁比谁呢?64写作6:4 读作6比42、 认识比的读、写和区别。师:在教材50页中认一认的内容里还涉及了一些关于比的其他知识,请同学们自己学习。(同桌交流)师:指名汇报板书6 : 4=64=6/4=1.5前 比 后 比项 号 项 值师:用比的方式说一说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0:2 。A摊位上的苹果总价与数量的比是15:3师:我们知道了比的意义,你能说说比、分数、除法三者之

8、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小组讨论)(根据汇报出示课件)师:如果用字母表示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ab =a/b= a:b ( b0)师: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呢?(生汇报汇)读出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三、巩固练习:3、国旗法中的比。国旗法规定: “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如果国旗的长是9米,宽是米,这面国旗符合规定吗?4、(1)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5、(1、)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5个月完成,乙独做需要7个月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时间的比是( ),工作效率的

9、比是( )。(2)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白球和红球的比是() 比(),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比() 。(3)李师傅8小时生产了72个零件。李师傅生产零件总个数和时间比是()。(4)修一条长2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3千米。已经修的长度和公路全长的比()。6、师: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以4:0的好成绩战胜对方。(课件出示)这里的4:0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比吗?为什么?了解各类比赛中的比与我们所学比不是一类比。我们今天学习的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只是借用比的形式,是记分的方法,是比较大小的,表示的是谁多谁少,是一种相差关系。完成教材50页第一题 四、总结全课 师:

10、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以填空形式汇报)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你们收获了许多知识,老师真的为你们高兴。 五、布置作业下课之后与同桌合作完成51页实践活动,并做好记录,下节课汇报。 板 书 设 计 生活中的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6 : 4=64=6/4=1.5前 比 后 比项 号 项 值ab =a/b= a:b ( b0)教学反思:一、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创设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环境、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获

11、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创设如下情境:“这些图片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后发现原因是A、B、D三个图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体会同类量的比;再设计了“速度”“单价”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类量的比,从而感受比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了解“人体上有趣的比”,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这些情境都是把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需求,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二、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教学本课时,我主要

12、从生活中的像片入手,巧设悬念:“为什么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多媒体来演示,注意数形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情境,使学生对比的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节课,我们并不是一下子就归纳出“比”的概念,而是充分创设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展示小组合作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数、形的有效结合,感受同类量

13、的比和不同类的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第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想问题。三、关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要有方向,而如何把握这个方向,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引导适时、到位,学生就能控制自己,随着学习内容步步深入学习。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 “图形为什么像或不像,有什么秘密?”时,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别人的学习经验。四、关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究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与交流的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并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先为学习小组提供了图形、问题、表格,教师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在他们的合作中,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