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4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00823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部分 第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部分 第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部分 第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部分 第4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局部第四章 命题点1光现象辨识1(2019北部湾2题2分)如下图 ,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C)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2(2019北部湾3题2分)如下图的四种光现象中 ,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2(2019防城港5题3分)如下图的四种现象中 ,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C)4(2019来宾4题3分)以下对光现象的解释 ,说法错误的选项是(D)A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5(2019防城港17题2分)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 ,入射角的大小为_45_

2、;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属于光的_折射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 命题点2光现象的理解及应用6(2019防城港11题3分)如下图 ,渔夫叉鱼时 ,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D)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7(2019北海7题3分)以下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 ,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8(2019钦州14题2分)(1)如下图的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 ,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直线传播_来解释 (2)由于光线照射到人的

3、脸、衣服等上面产生_漫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所以老师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学们 命题点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2019钦州13题2分)如下图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 ,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3_m.假设他向镜面靠近0.5 m ,那么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_1_m.10(2019南宁19题2分)小芳站在平面镜前2 m处 ,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4_ 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 ,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不变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命题点4光现象作图类型1光的反射作图11【2019防城港22(1)题2分】请在图中做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并标出反射角【答案】如答图所示类型2光的折射作图12(2

4、019北海21题2分)如下图 ,一束光线AO从玻璃中斜射到空气中 ,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答案】如答图所示类型3光的反射、折射综合作图13【2019南宁23(1)题2分】请在图中做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并大致做出其折射光线【答案】如答图所示类型4平面镜作图14(2019防城港22题2分)如下图 ,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 ,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答案】如答图所示 命题点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5(2019南宁25题6分)如下图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_较薄_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 ,目的是便

5、于比拟像和物的_大小_关系(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 ,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 ,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_完全重合_.(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 ,发现光屏上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虚_像(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_不变_ .16(2019北部湾25题6分)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原因是玻璃板透光 ,便于确定像的_位置和大小_.(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 ,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直至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

6、完全重合 ,这说明像与物大小_相等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3)记录蜡烛B的位置 ,用刻度尺在白纸上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s如图乙所示 ,是_7.55_cm.通过屡次实验 ,比照分析 ,得出结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相等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移去蜡烛B ,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 ,光屏上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虚_(选填“虚或“实)像 命题点6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7(2019北部湾25题6分)利用如下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 ,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

7、O和OF的轨迹 ,那么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_入射角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2) 屡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ir130302454535050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_等于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 ,光线OF_远离_ (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3)以直线ON为轴线 ,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 ,在纸板B上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 ,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同一_(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4)实验中 ,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黑板外表反射的光线 ,这种反射属于_漫反射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