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6005804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力 第四节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并能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通过形变实验,感受和感知力的三要素,并能正确的用力的示意图表示。3)通过实验,认识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过程与方法:1)探究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能对问题进行猜想并进行实验研究。2)从生活现象中获取知识并能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热情。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竞争。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演示,得到结论再联系实际,巩固应用。教学难点力的认识。教学策略通过具体的

2、力,分析共同点,体现由具体到一般的原则。三、设计思路 通过对所学和几种特殊力的复习,引出力的一般性的分析,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分析具体图片中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对如何知道物体受力的疑问引出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对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的探究,和推门的实验,引出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通过阅读了解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知道还可以用力的图示;通过对手压铅笔、磁铁小车运动等实验的研究,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阅读“高空王子“阿迪力,了解物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长塑料尺、铅笔、

3、小车、磁铁等。2演示器材:学生实验器材、旱冰鞋两双。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 评引入新课1复习,通过第八章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几种力?2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投影显示: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弹力的作用。2)地球对地球附近的物体有重力的作用。3)接触面对将要或已经运动的物体有摩擦作用。积极回忆,回答问题。观察老师的投影,积极讨论,寻找力的共同特点。(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问题,寻找不平衡点,引导学生探求的欲望。从现象到本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般途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授新课一、力及力的作用效果。1

4、根据几种常见的力,寻找力的共同特点。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投影: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设问:你如何理解力的概念?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介绍两个物体分别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简单请学生分析重力的施力物及受力物。5出示投影:“孤掌难鸣”。请学生分析原因。6展示一组图片,P53图829,39,31,32。分析其中的施力物和受力物。7设疑:你怎么知道物体受力的?8力作用于物体后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三要素1设问: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2引导实验探究: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3提出问题:1)怎样使塑料尺向下弯曲?施力方向应向 (上/下)2)要使塑料尺

5、产生相同的弯曲,力作用于哪点较省力?3)如何使塑料尺向下弯曲程度大一些? 4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用实验证自己的猜想。5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开门,要求学生说出应如何施力。6共同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就像介绍一个人应当了解他的姓名、性别等。7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三要素。介绍重心。并指导阅读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8在物理学中如何表示力的三要素呢?指导学生阅读P54-55相关内容。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力都是作用,力是在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作用”是判断有没有力存在的标准。当有力存在时,一定会存在两个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物体。分析:一只

6、手只有施力物,找不到受力物,因此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积极回答每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图中物体的形状变了,或者有的从静止变成了运动,或者有的运动方向变了,有的运动快慢变了。思考,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可能有哪些方法。积极猜想。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再次应用。配合老师演示实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为学生画重力的示意图服务。同时,也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从概念入手,抓住力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教学虽然没有在教材中提及,但,对帮助学生建立正解的受力分析打下基础。也会后面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的学习埋下伏笔

7、。对重力的分析可以深化理解,同时也为后面重力作用点的分析做好铺垫。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使教学内容自然转折。教师用凳子放在讲台上做实验,清晰,使每个学生都能知道实验的操作要求。友情提醒:不能用很大的力,以防折断的尺戳破手。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在教室中取材,反映出事例的广泛性。用类比法,使学生更易于掌握。让一部分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9阅读后老师演示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学生练习。10介绍力的图示。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1)用手压铅笔,手有什么感觉?2)两个相互靠近的载有磁铁的小车,松开手后出现什么现象?3)两个学生在讲台穿旱冰鞋互推,观察看到的现象。2教师演

8、示flish 动画。3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老师出示图片,游泳和中国火箭在太空飞行。5学生尝试解释游泳时向后划水时,人向前进。火箭向下喷出气体,所喷出的气体向前推火箭。6指导学生阅读“高空王子”阿迪力,了解重心在生活中的应用。知识应用完成课堂练习。(附后)本课小结(略)。布置作业略。在老师示范的指导下,练习用力的示意图法完成P56练习四。阅读力的图示的作法,并与力的示意图进行比较,尝试用力的图示表示一个物体的重力。积极配合实验,并在实验中总结。观看动画,从动画的直观描述中体会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现象,游泳时向后划水时,人向前进。火箭向下喷出气体,所喷出的气体向前推火箭。阅读短文,了解阿

9、迪力保持平衡的方法。完成随堂练习。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的练习都是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指导阅读力的图示,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深入研究的机会,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从现象到本质,是学习任何物理知识的途径。运用直观的媒体,通过慢动作,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将物理与生活、社会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附:随堂练习。 力 力的作用的相互性1、体育课上,小明用力将铅球向斜上方推出去,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上,地面被砸了一个小坑。在这段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 (2)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是 ; (3)铅球以某个速度落向地面,这是受到 作用的结果,铅球落地后,会运动一小段距离后,最终会因受到地面的 而停下来,保持静止状态。2、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统称为 。力的作用一定是 ,有施力物的同时,必定有 。当两个物体间存在力的作用时,两物体 直接接触(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是 、 、 。3、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力时,脚也会感到 ,这一现象说明 。请再举出相类似的事例: 。4、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各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5、重50牛的铅球被抛出在空中,用力的示意图作出铅球所受的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