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00275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3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 139(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B(总题数:13,分数:26.00)1. 关于立法的原则,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A. 立法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三方面丿B. 合法性原则是指立法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依据、权限和程序C. 科学性原则是指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D. 民主性原则是指立法的过程和程序都具有民主性 本题考点为立法的三个原则。本题是在上一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三方面原则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

2、, 即每一原则内在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合法性原则包括合宪性和法制统一两方面:科学性原则的内涵除了 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即科学预见)之外,另一方面还强调合理地吸收、借鉴历史上和外国的经验(即 总结借鉴),科学性原则是这两方面的结合;民主性原则的两方面内容是立法内容的民主性和立法程序(过 程)的民主性。2. 下列选项中,不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各专门委员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C.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纪委丿D.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本题考点为立法提案权即提出法律草案权利的主体。本题作为简单记忆性考题并无太多理解层面问题可言,

3、 但一般而言一国的立法提案权享有者包括立法机关内部组织及其一定数量成员、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司法 机关、政党及相关社团、一定数量选民等一一由此可见,A、B选项属于我国立法机关内部组织以及一定数 量代表,“两高”属于最高司法机关,A、B、D选项正确。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并不是立法 机关,或者说不直接享有立法权限,故而政治局和纪委无提案权,C选项错误。3. 关于法律的公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法律的公布是指法定机关将法律以一定形式予以公布,以便全社会遵照执行丿B. 法律的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凡是未经公布的法律都不能产生法律效力C. 法律的公布必须依法由特定的机关或人员采取特定的方式进行

4、D. 在我国,法律的公布权由国家主席根据最高权力机关的决定行使 本题考点为法律的公布。法律的公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使法律为民众所知,在此基础上方可依法行使和 追究违法者的责任,民众无从知晓则逻辑上无所谓遵守和违反,B选项正确;作为立法的重要步骤,当然 应由法律所规定的特定机关和法定方式进行公布,在我国法律的公布主体是国家主席,但是前提是最高权 力机关决定公布,亦即国家主席行使的是形式意义上的公布权,C、D选项正确;但是,作为法律公布的前 提性内容,被公布的法律必须是已经被依法通过的,A选项忽略了这一点,错误。4. 关于立法程序和立法活动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立法程序是唯一能够产生法律的

5、国家机关活动,国家机关的其他活动都不能直接产生法律B. 立法程序不仅包括对制定活动本身的规定,还包括对某些立法技术的规定C. 立法活动实际上是对社会实行国家领导的一种方式D. 立法活动是立法机关的专门职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能进行这项活动 丿 本题考点为立法程序的特点。立法程序是唯一能够产生法律的国家机关活动,国家机关的其他活动如行政 活动、司法活动都不能直接产生法律,最多只能通过其活动为立法活动积累经验,最终的立法依然只能靠 立法程序进行,A选项说法正确;立法程序除了规定制定法律的步骤,同时还包括对立法技术的规定,B选 项说法正确;立法活动制定的法律为全社会所遵循,引导和规范全

6、社会的活动,这当然是一种国家领导社 会的方式,C选项说法正确;立法活动主要是由特定国家机关进行的,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非 经国家机关授权都不能进行这项活动,D选项说法错误,为本题答案。5. 关于法律实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法律实施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种方式B. 法律实施是把书本上的法律变成现实中的法律,从实然状态进到应然状态C. 法律实施是法作为社会存在的作用和目的,法的实施就是实现立法者的立法目的D. 研究法律实施,就要对法律实施的状况进行评价,以便矫正完善法治状况丿 本题考点为法律实施的方式。法律实施的内容有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四种

7、方式,立法是为法的实 施提供法律条文,是实施的前提,A选项错误:法的实施是把书本上的法律运用到现实中,这是从应然到 实然,B选项错误;法律实施是法的作用和目的实现的前提,而不是作用和目的本身,C选项错误:D选项 就是研究法律实施的目的,正确。6. 关于法律实施、法律实现和法律实效三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和法律实效产生的前提B. 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的目标C. 法律实效是法律实施的实际结果或效果D. 法律实效和法律实现都是法的实然状态丿 本题考点为法律实施、法律实现以及法律实效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是比较容易混淆的,它们的区别在于: 实施是行为和手段,实现是实施要达到的应然目标,

8、实效是实际产生的效果即实然状态,由此, A、 B、 C 选项都是正确的,D选项错在法律实现属于法的应然状态。7. 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狭义执法的特点的是A. 主动性和单方面性B. 内容的广泛性和主体的法定性C. 中立性和终极性丿D. 强制性和灵活性 本题考点为执法的特点。狭义的执法即行政机关等实施的行政执法活动,其特点包括执法的主动性、执法 的单方面性、执法内容的广泛性、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等。其中,主动性强调的是 执法活动是由执法机关依法主动进行的;单方面性强调是由执法者单方面主导的;内容的广泛性是因为执 法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体法定性强调的是拥有执法权的主体必须

9、是依法设定的;国家权威性 是指执法活动是代表国家权威来行使执法权的;强制性是指执法是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来进行的;灵活性 则是指执法活动虽然有其法定性,但是相对于司法活动而言自由裁量的程度较高。中立性和终极性司法活 动的特点:中立性强调的是司法活动是居中裁判的行为,不能有所偏私:终极性强调的是司法活动是最后 的裁决,不能随意一再推翻,显然执法活动是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双方活动,不存在居中的问题; 也不可能是终极性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可能对执法活动进行矫正。对于这些活动的特点都要能够这 样稍微具体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而不是简单记忆几个词语。8.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狭义上的执法活动是A. 司

10、法局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丿B. 某市检察院对王某贪污案进行侦查C. 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某省制定的有违宪法的地方性法规D. 某报社通过全程报道来监督张某受贿案的审理 本题考点为狭义执法的概念。司法局属于司法行政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其指导刑满释放人员等的安置 帮教工作属于法律领域的行政行为,A选项正确;检察院的立案侦查活动不同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后 者属于行政执法活动,前者属于检察机关的司法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违宪法规属于立法活动,报社 通过报道来监督案件审理属于社会舆论监督,B、C、D三选项都不属于狭义的执法活动。9. 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中,必页遵

11、循法定的步骤、方式、形式、顺序和时限,这是执去活 动必须遵循的A. 依法行政原则B. 合理性原则C. 讲求效率原则D. 正当程序原则丿 本题考点为各执法原则的定义。与正当程序原则比较容易混淆的是依法行政原则,前者专门强调步骤、方 法、形式、顺序等方面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而后者则包括了执法主体合法、执法内容合法以及执法 程序合法三个层面的内容,由此也可以认为正当程序原则是依法行政原则的内容之一。10. 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下列说法不属于其要求的是A. 要求法官、检察官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B. 要求建立以主客观相统一为追责原则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C. 要突出对司法权力的限制和制约,防止其滥用 丿D

12、. 要完善法官、检察官的入额遴选办法,配套建立员额退出实施办法 本题考点为司法中的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新增考点。落实司法责任制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关于司法体制改革 的重要内容,其要求通过改革,形成以法官、检察官依法独立办案为前提,以法官、检察官员额制为配套, 以完善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为条件,以主客观相统一为追责原则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以及完成一系列 配套措施,如完善法官检察官入额遴选办法、员额退出实施办法、推广科学办案等,但限制司法权力、防 止权力滥用并非直接的相关的要求。11.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我国司法独立原则的是A. 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是司法权及其行使具有专属性、中立性和合法性B. 司法独立

13、包括审判权和检察权两方面权力的独立行使丿C. 司法独立要求司法活动不受党的领导和监督D. 司法独立并不排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本题考点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是司法权及其行使具有专属性、合法性 和独立性,而不是中立性,独立性强调的是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处理案件时候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 和个人的非法干涉,中立性是司法的特点之一,是指司法活动尤其是法院的审判活动具有明显的居中裁判 的特点,A选项错误;司法独立不仅仅是法院审判权的独立,还包括检察院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后者是比 较容易被忽视的,B选项正确;司法独立并不排斥党对司法活动的领导和监督,以及法院

14、之间的相互监督 和约束,但是这种领导、监督和约束,都不意味着直接指导和监督审判活动,而是一种宏观上的一般性监 督,不涉及具体案件审理活动的干预, C、 D 选项错误。12. 关于守法的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守法的要素包括守法主体、守法范围和守法内容三方面B. 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我国境内的一切国家机关、各党派和社会团体、公民和外国人或外国组织C. 就守法的范围而言,对于只适用于当地的地方性法规,外地人是不需要遵守的 丿D. 守法的内容包括法律义务的履行和权利的行使,两者同样重要 本题考点为守法的要素。因为守法行为是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只涉及主体、范围、内容三方面, A 选项正确;在

15、我国,守法主体包括我国境内的一切人和组织,尤其注意也包括外国组织和享有豁免权的人, B 选项正确;守法的范围包括了我国所有规范性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两点;其一是非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也包括了当事人和非当事人,后者守法的形式是尊重和不干涉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实施或履行;其二是关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遵守只是有地域范围上的局限,外地人如果涉及了肯 定也需要遵守,C选项错误;守法的内容的两方面里,义务必须履行好理解,权利的行使对法律实现而言 也同样重要,不能轻易放弃,这一点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 D 选项正确。13. 关于监察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监察法是关于反腐败的国家立法

16、,是一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B. 制定监察法是坚持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监察道路的创制之举C. 制定监察法属于完善法律实施中的法律监督问题,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无关 丿D. 监察法立法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本题考点为监察法的意义和主要原则,为新增考点。监察法作为十九大及最新宪法修正案的重要 内容,是接下来各类法律考试的重点,必须对其相关知识点进行全面细致的理解。法理学层面主要考查其 时代意义、指导思想和制定原则等,宪法则可能考查监察机关的宪法地位、职能以及与其他相关国家机构 之间的关系。本题即对该考点的细节知识点理解的准确度进行考查。在四个选项中, A、 B、 D 三个选项分 别考查意义和制定原则,C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