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000363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生疏,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听到写报告立刻头昏脑涨?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1一、林木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与趋势全市现有林地面积410万亩,其中用材林120万亩,其他均为经济林。在用材林中,以杨、柳、榆、槐、椿、白蜡、泡桐、合欢为主,其中杨树、柳树面积约占到全市用材林总面积的90%,且多为近年来的工程造林。然而,随着造林面积的快速增加,林木病虫害发生也呈加重之势,给我市林木生产平安构成了严峻威逼。(一)主要病害据调查,我市造

2、林树种杨属、柳属树木中,以病源微生物为主的病害杨属有25种,发生较普遍,常常造成灾难或偶发造成灾难。柳属树木病害有11种,能够构成危害的根枝干部病害主要有3种,为枝枯病、冠瘿病、腐烂病;叶部有1种,为斑病。同1980年全面调查相比,杨树病害危害种类增加了9种,而1980年只有腐烂病和溃汤病2种能够形成危害。在发病面积和发病率上,也呈大幅上升趋势。在1980年的28万亩杨树上仅发生0.3万亩,发病率仅为1.1%,而目前全市110万亩杨树病害发生合计(含全部病害)为49.6万亩,其中轻度为39.4万亩,中度以上发生的为10.2万亩,总发生率为45%。危害较重的病害是腐烂病、溃汤病、锈病、角斑病、冠

3、瘿病和杨树斑枯病;柳树在1980年调查时,没有造成危害的种类,而20xx年则上升为4种。林木病害的发生趋势是:原来造成危害的种类接着危害,发生面积增大,危害程度加重;原来不构成危害的,现已成为危害种类,主要发生和成灾种类大幅增加,而且发生面积日趋增大,危害严峻;同时传入了外来病源微生物,如冠瘿病、杨树花叶病毒病。冠瘿病已侵入我市的沧县、任丘、黄骅、东光、青县,分布面积达2.2万亩,杨树花叶病毒病已侵入我市的*、青县、献县、海兴、孟村,分布面积为0.1万亩。这些外来有害微生物将进一步扩大扩散,危害加重。有害病源微生物一旦条件适合有可能大面积暴发流行,例如今年杨树腐烂病传播非常快速,现在已有5.4

4、万亩发病并造成部分树木整株死亡。(二)主要虫害目前以杨树为寄主虫类有154种,常常发生或偶发造成危害的枝干部的主要虫害有光肩星天牛、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等13种;危害根部的有蝼蛄、暗黑鳃金龟等8种;危害叶部及枝梢害虫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美国白蛾等22种。以柳树为寄主的虫类有186种,常常发生或偶发造成危害的根及枝干部害虫有蝼蛄、光肩星天牛、柳干木蠹蛾、小褐木蠹蛾等16种;枝梢及叶部害虫有绿盲蝽蟓、大青叶蝉、美国白蛾等18种。与1980年相比,杨树虫害主要种类增加了41种,而1980年仅有杨扇舟蛾、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杨银潜叶蛾5种。同时,主要虫害的发生率也大幅增加。1980年

5、全市28万亩的杨树上,虫害发生面积仅为7.6万亩,发生率为27%;而目前全市110万亩杨树虫害发生率高达264万亩(含异种重复,同一种多代重复),发生最重的害虫是绿盲蝽蟓、大青叶蝉、黑绒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杨扇舟蛾、盗毒蛾、春尺蛾、杨枯叶蛾等10种。对柳树造成危害的虫害与1980年相比,种类增加28种,而1980年仅有柳毒蛾、蓝目天蛾、光肩星天牛、黄刺蛾、柳瘿蚊等6种。在发生面积上,1980年在3.7万亩柳树上发生4.4万亩(含异种重复、同种多代重复),而在目前,全市在18.8万亩(含四旁植树折合)柳树上,虫害发生面积高达64.2万亩(含异种重复、同种多代重复)

6、,发生较重的几种虫害主要有绿盲蝽蟓、蚱蝉、大青叶蝉、光肩星天牛、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等12种。林木虫害的发生趋势是:原来造成危害的种类接着危害,发生程度加重,原来构不成危害的,现已变成危害种类,主要危害种类增加,发生面积增加,危害日趋严峻。如:桑天牛随着白杨树种的引入,危害随之发生;原来基本上不危害杨柳的皮暗斑螟、大青叶蝉现在对杨柳幼树已造成危害,外来有害生物美国白蛾对杨柳等树种的平安构成威逼。历史上危害的较重杨扇舟蛾、春尺蛾、柳毒蛾等叶部害虫经过几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了肯定的基数,一旦气候条件相宜,有可能暴发成灾。(三)有害植物1980年全面调查时,对有害动植物没有做具体调查,而在当前的调查中发

7、觉34种植物对林地有害,其中形成占据的有加拿大一只花等24种,形成攀援、覆盖、缠绕的有律草、牵牛等5种,形成寄生的1种,为菟丝子。在林地中形成占据局部优势的,一般发生在幼林地和疏林地。栽植初期,同林木争水、争肥,当林木存活,生长2-3年以后,这类杂草就失去局部优势,一般对林木不构成危害。形成攀援、覆盖、缠绕、寄生的有害植物对林木的危害大,危害时期长,严峻影响林木的存活和生长,去除时困难较大,在一些土肥条件较好、粗放管理的林地常见到这类植物危害,一般是连续多年发生。寄生类的菟丝子在林下有伴生豆科植物时才能见到,去除林下豆科植物即可将此根除,一般对林木危害不大。二、林木有害生物严峻发生的主要缘由一

8、是一些县市工程造林缺少防范有害生物的设计。工程造林一般规模较大,在进行造林设计时,应当很好地考虑到林木病虫害的发生与管理。但一些县市,栽植的树种绝大多数是速生杨系列,如中林46、84K、107、108、20xx、毛白杨及三倍体毛白杨,树种过于单一,虽然属于不同的杨树派系,但它们的共存有害生物相差无几,适生的天敌种类相同,生物链较短,不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群之间制约程度低,为病虫害的发生、扩散、暴发流行创建了机会和条件。同时,一些县市在造林设计时过分强调景观效应,株行距整齐划一,没有留出病虫害防治专用作业道。成片的杨树,生长速度较快,现有的.已经达到12-14m,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无法应

9、用高射程的机载机具进行防治。二是一些工程造林未能很好地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特殊是一些县市在荒地、次耕地上栽植林木,一般没有水源条件,土壤肥力较差,盐碱化程度高,对这样的地块有的仍旧选择了须要高水肥的速生杨系列品种,导致杨树生长不良,树势变弱,极易感染病源微生物。三是部分地方造林苗木质量把关不严。工程造林时,由于时间短、规模大、任务重,一旦苗木出现缺口,一些县乡就放松了对苗木质量的管理,造成根系不全、生长不良,甚至是没有“两证一签”的苗木流入工程造林区,导致一些带病苗、带疫苗没有得到有效地限制,运用这些苗木营造起来的林分生长衰弱,抗逆性差,成活率低,极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扩散和扩散。四是一些群众

10、林木管理过于粗放。多数农夫对林木的管理意识不强,重造轻管,干旱时即便有条件的地方也很少浇水,树下杂草丛生,放牧家畜咬啃、冬秋野火浇草,病虫害发生时得不到刚好有效地限制,农夫缺乏防治有害生物的主动性。五是林木有害生物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对于农户来说,由于发展速生林近期内没有产出效益,投入的主动性不高;对于大户承包造林,由于前期投入较多,占用了大量资金,受资金限制,管护投入不足;对于地方来说,病虫防治费用尚未纳入财政预算,缺乏投入,从而导致严峻缺乏病虫害防治经费,致使一些新型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得不到刚好推广和应用。六是受气候改变异样的影响。近几年来,冬季气温偏高,春季持续干旱少雨,特殊在今年遇到历史

11、上少有的干旱,直到7月中旬,全市没有一次有效降雨,多数林地缺少浇水条件,在持续高温干旱的状况下,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树势减弱,致使今年杨树腐烂病广泛发生,有些地块甚至出现了成片感病,造成大量死树。三、治理对策依据我市林木生产实际,针对病虫害发生状况,笔者认为应实行“把好两个关口,坚持四个加强”的治理对策。(一)把好两个关口:1、严把造林方案关,坚持做到适地适树。在进行造林设计时,要对造林地土肥条件进行测试评估,依据立地条件选择树种,做到适地适树。要按着工程的要求进行设计,合理配置树种,营造混交林,避开大规模的纯林设计,彻底杜绝先造林后设计,削减树种选择的盲目性,从造林设计起先就应留意抗有害生物

12、的设计,同病虫感性树种不能混交,并预留出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道。2、严把苗木质量关,确保造林运用优质苗木。各级要对造林苗木,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对检验合格的核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对外地苗木要严格复检,复检合格的才准运用。要严格执行查验“两证一签”制度,彻底杜绝有害生物随着苗木传入。(二)坚持四个加强:1、加强病虫害监测,刚好精确发布病虫信息。要建立健全有害生物监控测报体系,对造林集中分布区和重点地块要设立常年监测点,布设标准地,定时、定期、确定专人负责。同时结合线路踏查、群众调查,最大限度地精确驾驭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状况,做到发觉刚好。预报精确,发生防治信息传递快速。2、加强宣扬工作,增加对病虫害的

13、防范意识。林木病虫的危害,是不起烟的“火灾”,造成的损失巨大。要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舆论宣扬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扬有害生物的危急性,宣扬有关法律法规,使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及群众意识到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加群众的自觉防护意识。3、加强依法防治,努力使病虫害防治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要依据林权全部人成份困难的实际,大力宣扬和实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全面推行限期防治制度,对那些不执行防治义务的单位、集体、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4、加强综合治理,实行分类施策。(1)对主要病害的治理。导致林木病害的病原菌绝大多数是弱寄生菌,限制其流行首先要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树势,有条件的地块做到适时浇水,刚好解除

14、积水,增加肥水供应,培育地力。在林地边缘、迎风面栽植紫穗槐等灌木,要实行秋季树干涂白进行爱护。在已经发病的林木上要留意治理初侵染树,首先刮除病斑,并喷涂50Be石硫合剂、或1:5福美砷、9281康复剂,对重病株、枯立木要刚好除去。同时留意感染区树木的伤口爱护。(2)对钻蛀性害虫的治理。在有桑天牛危害的树木四周500cm内不要设计栽种白杨派树种,在已经栽种白杨派树种的地块上,林地内及外围500m内的无价值的桑科植物要去除。林地内要做到加强抚育,适度修枝,刚好剔出无接着培育价值的弱小树、频死树、枯立木、虫源树。同时,要留意爱护利用天敌,如啄木鸟、肿腿蜂。对已发生天牛危害的健壮树木可用毒签、毒膏及打

15、孔注药等方法防治。(3)对食叶害虫的治理。特殊是要加强对金龟子类、鳞翅目害虫的监测,当危害程度超过经济阈值时可采纳诱虫灯捕杀,人工协助释放天敌,利用性引诱剂诱杀等方法,必要时林地内可喷施Bt、灭幼脲、烟.参碱等无公害杀虫剂。(4)对有害植物的治理。在幼林地内,对于有占据危害的植物可实行树下翻耕除草,施用除草剂等方法灭草。对有攀援、覆盖、寄生等危害的有害植物,要加强治理,可采纳人工刈割后实行施用除草剂的方法,加速灭亡此类有害生物,以爱护造林成果,推动全市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林木有害生物调查报告2一、林木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与趋势全市现有林地面积万亩,其中用材林万亩,其他均为经济林。在用材林中,以杨、

16、柳、榆、槐、椿、白蜡、泡桐、合欢为主,其中杨树、柳树面积约占到全市用材林总面积的,且多为近年来的工程造林。然而,随着造林面积的快速增加,林木病虫害发生也呈加重之势,给我市林木生产平安构成了严峻威逼。(一)主要病害据调查,我市造林树种杨属、柳属树木中,以病源微生物为主的病害杨属有种,发生较普遍,常常造成灾难或偶发造成灾难。柳属树木病害有种,能够构成危害的根枝干部病害主要有种,为枝枯病、冠瘿病、腐烂病;叶部有种,为潻斑病。同年全面调查相比,杨树病害危害种类增加了种,而年只有腐烂病和溃汤病种能够形成危害。在发病面积和发病率上,也呈大幅上升趋势。在年的万亩杨树上仅发生万亩,发病率仅为,而目前全市万亩杨树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