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99819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湖南教资考试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欢迎来到湖南省教师招聘网(http:/ 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 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 最佳报告文学。本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 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 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 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 诉人们罗布泊的

2、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 搞好生态保护,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 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 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概括要点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

3、归纳变化原因。2、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那些教 训。3、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教学过程】(一)、课前分组准备、网络自主学习根据这节课的特点,课前提前两周,布置学习任务,按专题,分成四个小组: 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青海湖的过去和现在、月牙泉的过去和现在、相关的受人 为破坏的例子。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与专题有关的资料,并整理、筛选、加工, 做成课件。这一环节设计我主要考虑一是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小 组协作学习。经过合作交流、筛选、分析、加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完成信 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二是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来锻炼他

4、们的能力。(二)、教学设计第一板块:课前出示课题(画面配上月牙泉歌曲)此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忧伤的情感氛围。第二板块:导入设计有这样一句公益广告: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有这样一首印第安歌谣: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最后一条 鱼被捕你们才发觉钱财不能吃同学们,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地球资源,最后遭殃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走进受到人类破坏的地方罗布泊,消逝的仙 湖。(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既与本文主题紧密相关,又能引 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学习文本奠定情感基础。)第三板块、解题:1、“泊”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泊”应是

5、什么样子的?2、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3、针对题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4、再读题目,同学们能读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激调吗?(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 了一个重要的方法一一从题目入手解读文本。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不是教师提 问,由教师领着走到学生自己走,由学生自己研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真正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第4问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 这篇文章时的感情基础)第四板块、整体感悟(1)罗布泊情况介绍(2)图片欣赏: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第一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已查找到的相关 资料制成的PPT演示文稿

6、,目的是通过课件从视觉角度打开学生想象空间,了解 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为探究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过渡:美丽的罗布泊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也一滴水也没有的罗布泊呢? 同学们,我们打开课文,共同去寻找答案。(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4)教师出示筛选出的图片,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符合这几幅图片的解 说词,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概括罗布泊的现在和过去。(这个环节,为使学生的学 习不脱离文本,因此要求回答问题时先读出原文相关语句,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 话概括。既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5)找出变化的原因?(从中探究深层原因)(教师

7、再播放视频)教师过渡:同学们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碧波荡漾的仙湖罗布泊,那里水平如 镜,花草繁茂,是各种鸟儿栖息的天堂。如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恐 怖的罗布泊,成了痛苦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找一找告诉大家。(这个环节既使学生了解了报告文学具有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又能让学生 对文本的相关资料了解得更全面、更形象,避免了传统教学下教师枯燥的介绍。 视频中强烈、鲜明的画面对比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造成罗布泊生态破坏的深 层原因。图文并茂,文字与解说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6)我们在西部正在大开发中该吸取那些教训。第五板块:研读赏析(美读法)找出文中你认为最有感染力的语句在组内朗诵,并说

8、说这些语句有怎样的表 达效果?学生分组朗诵,组内发言,小组代表在班内发言。(播放背景音乐)(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作 者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学生边读边配有背景音乐及自由选择相关画面,进行解说,使文本更具震撼力和 感染力,这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文字所不能达到的。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各抒己见,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 体现。)第六板块:拓展延伸1、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

9、,说明悲剧仍 在继续。(请二、三两个小组用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制成的PPT呈现给大家,让我 们用真实的画面来感受这两个悲剧。)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这样的悲剧?(第四小 组展示)2、你身边有类似的悲剧吗?3、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 么?(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更多地了解了受到生态系统破坏的活生生例子,学习 更多的环保知识,呼吁环保。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图片的出示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第七板块:课外作业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这个环节可以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第八板块:总结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 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母亲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 绿,水会更清!(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系统完整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