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997699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作者:单位:邮编:)【关键词】免疫组化;质量;染色免疫组化可以辅助病理诊断、指导治疗、评估预后,所以在做免疫组 化过程中的质控问题处理尤其重要1。随着免疫组化试剂新种类不 断出现及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即用型试剂盒的出现,使抗体的标记更 加简便、快捷,更加规范化。免疫组化标准化染色技术是一项实验性 很强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直接影响免疫组化结果 2。因此,本文就免疫组化标准化染色质量的应注意的问题报告如 下。1组织固定及时、恰当、完好的固定是制作好的组织切片的基础。组织固定的 好坏是影响免疫组化结果的关键因素。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最大限度地 保存

2、组织细胞的抗原性。组织标本离体后30 min内应进入固定液或 低温保存,固定时间为824 ho固定液为10%中性缓冲甲醛溶液, 固定液的量为组织块体积的410倍。2抗原修复物质所具有的抗原性主要由分布在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决定。固 定液的固定对免疫组化的正确结果极其重要,此液能使抗原保存良 好。抗原修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进行 免疫组化时并非所有的抗原都要进行抗原修复,抗原性保存良好或基 本保存者不需要修复。目前抗原修复的方法主要有蛋白酶消化法、硼 氢化钠(NaBH4)修复法和热修复法。最常用的是热修复法,尤其是 细胞核抗原经热修复后,其染色效果特别好。热修复包括单纯加

3、热、 高压加热和微波加热3种,其原理是以热效应来引导抗原决定基重新 暴露。热修复法影响抗原修复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温度,至少要 达到100 C,时间315 min;二是修复液的pH值为7. 58. 5。所以 我们必须清楚影响抗原的因素及各种抗原修复的方法,严格按照抗体 说明书进行抗原修复。鉴于抗原修复的方法较多,在实际工作中,究 竟选用何种抗原修复,应根据抗体种类予以选择,必要时可以多种方 法同时使用,这样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标记结果更理想。组化染色结 果有很大影响。3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技术是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 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通过借助显

4、 微镜的观察,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结构的一门组化 技术。在病理诊断、基础医学研究工作中免疫组化技术已成为非常重 要的手段。免疫组化显色是一种酶促反应,它通过连结在抗原抗体复 合物上的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酶与底物DAB发生反应,生成有色的 复合物沉淀在组织细胞中的抗原部位。由于标本组织来源不同,细胞 分化不一,抗原含量不等,显色反应所需时间不可能完全一致。整个 免疫组化过程步骤较多,每步应按操作要求严格操作,脱蜡一定要充 分。每步PBS冲洗时间、次数一定不能省略,因PBS液内含有盐,可 以减少背景染色。滴加试剂时要均匀、足够,要比切片上的组织界限 宽出0.050.35cm防止出现边

5、缘效应。即使是同一种抗体,由于产 品批号不同,其效价可能有差异,因此,新购进的抗体一定要进行预 实验,找出最佳条件并进行记录。此外,组织浸液的温度,切片烘烤 的温度控制,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室内温度及抗体的效价等都是影响免 疫组化标记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标准化、 规范化的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证。【参考文献】1李飞虹,高嵋.研究生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的质控与标准化 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 26 (2): 218-220.2 郑晖.浅谈病理制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的质控问题J.临 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 10 (2): 119-120.3 赵承军,邓其跃,张东梅,等.小鼠室旁核内雌激素受体 与催产素、加压素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17(3):164-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