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997145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共76页)(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一、地下综合管线施工测量1、交接桩测绘院交桩后,及时做好护桩、拴桩工作,进行导线点及水准点的测量复核,其精度要求:测角测回差15,量距(往返大量)1/5000。经验证无误后,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2、平面控制测量为确保测量的精度,本着先整体后局部,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对业主所交控制点复核无误后,进行护桩;在施工范围内进行拴桩并绘制拴桩平面图。测设所用全站仪,其精度为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棱镜(2mm2ppmD),反射片(4mm3ppmD)。3、高程控制测量根据业主所交的水准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测设一条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

2、布置在便于施工测量和保护的地方,其精度等级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2002693三级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所用仪器为DZS3-1自动安平水准仪,其精度为3mm/Km。4、施工测量在各综合管线的施工中,由控制导线点的坐标及管线中心线各折点的坐标计算出放线要素,然后采用极坐标法,用全站仪将各折点测设出,再根据开挖所放坡度及槽宽,计算并测设出开挖的上、下口线。测设时以附近控制点为准,用相邻控制点或其它准确参照物进行校核,测设点和控制点之间距离不大于100m。在测量过程中,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特别标志表明其位置。测量放线的精度要求如下:管道起点、交点井位及终点相对于附近控制点的定位允

3、许偏差10mm。在基槽内侧设高程及坡度控制桩。间距不超过10m。在回填土前测出起点、终点、交点、井位的坐标及管顶高程其高程允许偏差3mm。5、保证施工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及测量资料管理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测量的精度,项目部采用两级符合制度。测量所用的仪器设备都在检定有效期内。本工程所有的测量桩位都必须设有明显的标志,并加以保护,桩位的选择应便于施测,牢固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砌砖围护,严防车辆碾压。如遇有破坏的桩位,应及时补测,并做好复核。测量放线、验线都要按照相关文件做好相应的资料,同时,要保存好测量原始资料,以保证竣工时资料齐全、无丢失。二、雨、污水管道工程1、概述本工程污

4、水管道和雨水管道采用柔性接口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材。2、雨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开槽砂基础下管管道安装锁管检查井施工闭水(污水)回填。3、施工测量放线雨污管线的施工中,由控制导线点的坐标及管线中心线各折点的坐标计算出放线要素,然后采用极坐标法,用全站仪将各折点测设出,再根据开挖所放坡度及槽宽,计算出开挖的上、下口线并撒灰线标明开槽上下口线及管道中线。测设时以附近控制点为准,用相邻控制点或其它准确参照物进行校核,测设点间距不大于200m。在测量过程中,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特别标志表明其位置。测量放线允许偏差如下:项目测点间距(m)允许偏差水准测量高程闭合差12K1/2 (m

5、m)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40N1/2 ()按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2001/50002005001/10000500保证施工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及测量资料管理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测量的精度,项目部采用两级符合制度。测量所用的仪器设备都在检定有效期内。本工程所有的测量桩位都必须设有明显的标志,并加以保护,桩位的选择应便于施测,牢固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砌砖围护,严防车辆碾压。如遇有破坏的桩位,应及时补测,并做好复核。测量放线、验线都要按照相关文件做好相应的资料,同时,要保存好测量原始资料,以保证竣工时资料齐全、无丢失。4、开槽测量放线后,雨污水管道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根据现场

6、实际土质情况(第四纪冲洪积层)和管道埋深(3.55.0m)确定雨污水管道开槽坡度为1:0.5。管道两侧工作宽度取0.5m。具体见下图:机械开挖严格控制标高,为防止超挖或扰动槽底面,槽底留出10cm厚的土层暂时不挖,待临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槽底。向施工人员和机械司机进行详细的施工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情况、安全要求等。开挖土方堆于槽边,堆土坡角距槽口上缘距离不小于1.0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堆土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它设施的安全,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以免正常使用。采用现场轻便触探试验(一井段两点)得到槽底地基承载力,若槽底地

7、基承载力大于60KPa,槽底不处理;若槽底地基承载力小于60KPa,约请甲方、监理、设计和我施工方共同协商地基处理方法。槽底基础基本分以下几种方法处理:槽底处理深度小于0.8m时,采用换土法处理;槽底处理深度大于0.8m时,采用砂桩法处理;若部分管段基地落在填土层,换填级配砂石或2:8灰土至设计基底标高,分层碾压,压实系数不低于0.97。雨污水管道开槽施工时遇到现况管线交叉时,分以下几种情况处理:若现况管线已废除,则进行地基处理后再进行管道铺设;若现况管线正在使用,则与设计、监理、管理单位协商解决。本雨污水工程槽底高程允许偏差10mm。中心线允许偏差10mm。首段槽底开挖完成后约请监督、勘察、

8、设计和监理单位共同对槽底情况进行验收。5、砂石基础本工程雨水管道结构均为150砂石基础;污水未出详细图纸。砂石基础使用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32mm。管内径D(mm)管壁厚t(mm)管基尺寸(mm)aC1C2400404001001785005040010022260060420100267700704401503111000100050015044512001205501505341400140600200623160016065020071218001807002008002000200800250889验槽合格后,摊铺管下C1部分的砂石垫层,管道承插口部位砂石垫层必须与管身下砂石垫层同

9、厚。摊铺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使用冲击震动夯夯实;夯实过程中适量洒水,洒水至砂石湿润为止,表面不得出现积水现象。待夯实达到相应密实度,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安管。安管经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回填管体两侧C2部分的砂石层,回填时特别注意对管下砂三角的处理,此部分由于机械无法行夯,因此采用人工蒜头夯加强夯实,夯实遍数不得低于3遍;其余沟槽对称回填,两侧高差不得大于20cm。砂石基础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厚度不少于上表规定15m1尺量2高程20,015m1水准仪测量3宽度不少于上表规定15m1尺量6、混凝土管安装做好砂基础后,开始进行混凝土管的下管及安装,施工中采用吊车

10、进行下管,用倒链进行撞管。撞管前采用医用凡士林润滑插口一侧,以减少撞口时的摩擦力,同时承口要安装胶圈。管道安装方法如下:在已经安装好的混凝土管管身上(或开始安装首节管的管身上)环向捆紧钢丝绳套(或采用专用卡环箍紧),将待撞口的混凝土管承口端面架设横向钢梁,横向钢梁与混凝土管之间采用方木垫衬以防止破坏混凝土管口,在钢丝绳套与钢梁之间,两侧对称悬挂两个同样规格的手拉吊链,拉紧吊链使管口对正,同步拉动吊链,使已套好橡胶圈的插口端部徐徐进入承口工作面就位。同时随时矫正管子底部的直线度和橡胶圈的滚动位置。施工时要注意随时进行测量,以保证管道平面顺直,高程满足要求。作法见图上图。锁管方法已安装就位的管道,

11、承插口间隙处被压缩的橡胶圈积蓄了径向膨胀应力,由于承口内工作面和插口外工作面有一定的坡度,在安装外力取消后,橡胶圈膨胀的水平分力会推动管子插口端向外退,锁管的目的是外加一个相平衡的水平拉力,以保持承插口的正确安装位置,控制插口由于橡胶圈回弹造成的退出量不大于10mm。锁管的方法是将刚安好的管子,在拉管就位倒链未卸荷之前,另与后面已安装就位的第45节管子之间,用另外的钢丝绳和倒链拉紧,防止其自由松弛。随着管子向前安装,锁管位置也向前移。可以用两套拉紧装置倒换交替使用。和检查井的衔接管道和检查井的连接采用刚性连接,井和管之间用1:2.5的砂浆结合密实,井底溜槽溜槽做什么用?和管内壁接合平顺,管口和

12、井壁齐平。管道铺设允许偏差如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刚性接口柔性接口范围点数1中心位移1010两井之间2挂中心线用尺量2管内底高程10D1000 10D1000 15两井之间2用水准仪测量3相邻管内底错口3D1000 3D1000 5两井之间3用尺量注:1.D700mm时,其相邻管内底错口在施工中控制,不计点数; 2.表中D为管道内径(mm)。7、检查井浇筑检查井在管道安装完成后施工,本工程检查井结构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筒采用砌块。检查井施工按先基础、后侧墙、顶板的顺序进行,侧墙和顶板一次浇筑。对插入检查井范围的管外皮认真凿毛,确保与井墙连接牢固。垫层:挖槽见底放线

13、后,用1010cm方木支模,垫层混凝土标号和尺寸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实施,并严格控制垫层标高在0-15mm范围内。钢筋工程施工钢筋加工:A、加工前由专业技术人员按图纸要求制作钢筋加工表,经总工审批后实施。B、钢筋集中在加工厂加工成型,并按编号分束标识。钢筋绑扎A、钢筋绑扎前由测量人员将检查井控制线投放在垫层上,并在垫层上弹墨线。B、对于有油渍、铁锈、泥土等的钢筋,清除干净后使用。C、钢筋交叉点用2022#金属丝扎牢,中间部分可隔一绑一,四周的3根筋及板筋相接处钢筋要逐根绑牢,接头绑扎应在中心和两端三处扎牢。D、绑扎底板筋时同时绑扎墙预埋筋,预埋筋要做到位置准确并与底板筋连接牢固;E、底板上、下层,

14、墙内外层筋间距使用钢筋排架控制;F、钢筋保护层所用垫块提前加工,保证使用时强度符合要求,布设垫块纵横向间距不大于80cm;G、钢筋搭接接头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H、钢筋搭接接头,对受拉区钢筋不得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25%,对受压钢筋不得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50%,受力钢筋接头错开1.3倍的接搭长度。模板支搭采用“SZ”系列钢模板,局部配木模支搭。选用平直、无坑、无破损的优质模板,清除模板表面的油污、锈迹后刷脱模剂。模板安装前要清除钢筋内的杂物,弹出结构轮廓线,按线支搭。 保证安装质量,拼缝严密不得漏浆。随时自检、互检,发现不符合质量的问题及时纠正。模板后背必须牢固、可靠;侧墙模板后背的主楞、次楞均采用双排48钢管,横向次楞间距30cm一道,竖向主楞间距为50cm一道,主次楞的布置根据图纸检查井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保证后背牢固。顶板模板支撑采用钢花梁,花梁结构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模板拆除:A、底板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B、井墙侧模:按本工程结构强度须达到75%时方可拆除。C、顶板模板:在顶板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进行拆除。D、模板小心拆除,拆下的模板轻拿轻放,运至指定地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