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9387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41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1页
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1页
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1页
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1页
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项目应急救援预案(2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 船窝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基建矿井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3二、 船窝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基建矿井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8 矿井地震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42 矿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47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56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71 矿井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84 矿井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96 矿井放炮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07 矿井跑车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18 矿井触电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23 矿井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32 火工品异常爆炸应急救援预案141三、 船窝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

2、基建矿井事故现场处置预案143 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0 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60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69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80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88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97 跑车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04 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10 地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17 放炮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23四、事故汇报记录表234五、应急救援行动实况记录235六、应急救援行动通讯记录236七、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风险评价表237山西曙光船窝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基建矿井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

3、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1.2.6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2.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1.2.8 煤矿安全规程1.2.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2.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1.2.11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安监应急字2008370号)1.2.12煤矿安全生产重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国家安全

4、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字2006第133号)。1.2.13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2.14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晋煤执发2009272号)。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山西曙光船窝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基建矿井矿界内、地面行政区域界址内发生的突发事故。1.4 应急预案体系山西曙光船窝煤业有限公司执行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事故应急救援现场处置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

5、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伤亡和危害,1.5.2 启动迅速、措施得力应急救援体系的特点是“紧急”,是在突发状态下的紧急处置(处理);目的是“救”,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必须达到启动迅速、措施得力。1.5.3 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发生事故的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山西曙光船窝煤业有限公司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当山西曙光船窝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基建矿井发生危害较大的灾难难以有效应对时,才启动曙光集团应急救援预案。1.5.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

6、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1.5.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重大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2 矿井危险性分析2.1 矿井基本情况2.1.1 矿井面积、范围、地理位置行政区域根据2009年11月11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30042947),批准山西曙光

7、船窝煤业有限公司开采2、10号煤层,井田南北长7.25km,东西宽6.285km,井田面积12.8439km2。其中精查勘探区地质储量67.92Mt吨,可采储量35.41Mt吨。山西曙光船窝煤业有限公司120万吨基建矿井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城西北部37km处下化乡陈家岭村西,行政区隶属下化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4281103846;北纬354251354712。有九一公路从矿区经过,距108国道14公里,交通便利。2.1.2地形地貌该矿井井田位于吕梁山支脉龙门山区河津市境内,属低山丘陵黄土地貌景观。井田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V”字型冲沟发育,地表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北丁家湾梁峁上,标高为

8、862.5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沟谷中船窝村西,标高为378.00m,相对高差484.50m。2.1.3河流水系井田系黄河流域,黄河由北向南流经井田西南边缘,距井田西南边缘约500m。在禹门口以北,河床陡狭,宽仅100.00m左右,坡陡流急,出禹门口河面骤增达数公里,水的流速顿减。根据黄河水文站观测结果,黄河最大流量出现在1967年8月11日,水量为21000m3/s,水位384.72m,含砂量464kg/m3;最高洪水位出现在1977年7月6日,水位标高385.83m,流量达14500m3/s,含砂量621kg/m3,最大流速同日为10.7m/s;最大含砂量出现在1966年,含砂量最高达

9、933kg/m3(过后一天或几小时后即恢复正常)。河床一般高度为378.00m,近年来,由于泥砂淤积,河床高度为382.00m,待河床面高度上涨七、八年之后即有一次冲刷,将河床面降到380.00m以下,这样河床冲刷与淤积这一过程约78年为一周期。因而黄河最大流量和最高洪水位、最大含砂量等都不是同一时期出现。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仅在雨季时,井田内较大沟谷中才有洪水流出,注入黄河。2.1.4气象及地震本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据河津市气象站19851989年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13.5,每年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5,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6.8,最高可达39.8;降

10、水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占年降水量的44%,平均年降水量为466.10mm;平均年蒸发量为1824.6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春夏两季多为西南风,秋冬多为西北风,最大风速15m/s;每年11月上旬霜冻结冰开 始,至次年3月上旬终,最大冻土深度400mm,无霜期平均226 d。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据山西省地震局资料,本区未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959-1990年间河津地区曾发生4.1级以下地震8次。2.1.5矿井地质条件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乡宁矿区南部王

11、家岭井田的西南部边缘,井田内沟谷发育,在沟谷梁脊多黄土覆盖,沟谷多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出露。据井田地层结合周围矿井及井田内钻孔资料,将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埋藏于井田深部,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岩性为灰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泥质灰岩。厚度100.00130.00m,平均110.00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之上。下部为灰色铝土泥岩,有时底部含铁质结核;中部为灰色、深灰色粘土岩及粉砂岩,局部夹不稳定12号煤层或煤线,厚度10.2019.60m,平均15.00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连续沉积于下伏本溪组之上,为海陆交互相含

12、煤建造。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砂岩和3层石灰岩及78层煤层组成。底部为一层浅灰色细粒石英砂岩(K1)与本溪组分界。本组厚度52.8865.53m,平均60.16m。本组井田南部沟谷底部出露。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与下伏太原组呈连续沉积,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含煤建造,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灰白色粉细砂岩及46层煤层组成,底部一层灰白色中细砂岩(K7)与太原组分界。本组厚度29.6759.19m,平均48.32m。本组井田南部沟谷出露。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下部为中细砂岩,有时为粗砂岩,灰白色,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泥岩碎屑。上部为深灰色、灰绿色、紫红色斑块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在顶部有一层杂色铝质泥岩、鲕状结构。底部以K8中粗砂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本组厚度65.2588.30m,平均76.49m。在井田东南沟谷出露。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该组为灰紫、灰绿、紫红色、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厚度大。井田内沟谷中大面积出露。厚度431.91-555.70m,平均494.54m。本井田内仅残存中下部地层7)第四系中更新统(Q2)灰黄色、棕黄色带红色,以亚粘土、亚砂土、粘土为主,夹砾石层。厚度040.00m,一般为18.00m,分布于井田沟谷梁脊上。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