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99357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论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党父兄、不偏富贵: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思想命题。墨家反对儒家的宗法制和礼治。表现为用人上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任人唯贤。该命题是反对以父兄为党,以富贵为偏,对儒家“亲亲”、“尊尊”给予了彻底否定。 9 Q ; j原心论罪:是指在审理案件中,要根据犯罪者的动机来酌定刑罚。只要有动机、不管是否已经作出了行为,都要加以惩罚;如果没有犯罪动机,即使有犯罪行为,也应当从轻发落。“原心论罪”实际上是一种动机论,着重行为者的动机而不是效果。它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司法主张,有“本其事”的一面,但因过于强调“原心论罪”,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有一定弊端,容易导致执法者主观定罪,徇情枉法。 4 ?& Y7 - d S

2、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认为,从为民除害兴利的作用上比较,“法”的作用要大于“人”的作用,更应重视“法治”的订立与实行。因此要先有好的法律,“治法”不但决定着社会的治乱,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能治之人”的才智能力,约束贪婪残忍的人。黄宗羲的“法治”论具有近代资产阶级的“法治”理论的特征。 & h* O: x! # M5 P& . A; k- # G8 M“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思想命题。梁启超借用西方“三权分立”原则,创造了他自已的“三权分立”说,即由国会行使立法权、由国务大臣行使行政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使司法权。他把统一“三权”的统治权称为“体”,“体”是不可

3、分的。国会、国务大臣、独立审判厅分别行使的三权,是“用”,“用”可分。用君主的统治权来统一“三权”,这就是梁启超的“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嫡长继承制:我国古代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它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我国古代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其中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长子称为嫡长子。我国从商朝末年就开始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妻所生的长子为王位继承人。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这种制度,与宗法制相结合巩固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这种制度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并长期沿用。 M: u4 Y6 z- R Z7 j( f春秋决狱: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引经断狱,

4、将儒家的经义运用到法律中去,从而把儒家的经典 法律化。董仲舒有“本其事”的一面,但他过于强调春秋决狱、“原心论罪”的司法主张,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有一定的弊端,容易导致执法者主观定罪,徇情枉法。 , O/ z0 v+学校议政:是黄宗羲提出的思想命题。他认为,学校不仅仅应该是“养士”(即培养官吏)的场所,同时也应成为“治天下之具”,即反映民意,决定政策,监督行政的机关。这可说是近代议会政治的雏形。 1 J V r# X1 d: i; O# M仁学:是谭嗣同的代表作。书中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提出了“冲决一场封建网罗”的口号,表达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向往,标志着他从扬“中学”到扬

5、“西学”的转变。从反对变法维新发展到积极参与变法维新。 道:道本义是路、途径,引申为规律、道理。在老子书中,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宇宙观、人生观的角度,指支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规律、常以“天道”相称;一是从统治方术方面、指统治者制驭天下的最高原则和根本策略,又称“人君南面之术”:老子之“道”,就是自然之道。“道”是万物的本原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 / D6 U4 K% k7 y1 5 _ I) f韩愈的性三品说: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认为统治者生来具有上品的“善性”,劳动人民具有下品的“恶性”,中间阶层的性则是中品,可以“导而上下”,即可上可下。这种性三品说

6、,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人性论,为统治阶级的严刑竣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性三品说同时也可以用来反对佛教。 % e3 J) W- 2 v7 V) h0 A* I9 s5 r0 u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太平天国初期立法的指导原则。它以改革封建土地私有制为核心,设计了一套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结构。它反映了农民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但是这种绝对平均,只能是小生产者的空想,无法实现。 ( A D; o5 2 W- q礼法之争:清末修律过程中产生的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之间的论战。两派论战的焦点是采用旧的纲常名教还是采用西方资产阶级法律理论作为立法宗旨

7、的问题,论战的结果以法理派的退让妥协而告终。但论战对于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中华法系”的瓦解。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法即效法;是即肯定,“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被万世所效法。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9 * s5 i! M) T ?- c/ U禁奸止过,莫若重刑:是商鞅提出的重刑论。商鞅认为制止犯罪,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重刑处罚。这种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之上的重刑论,目的是达到“以刑去刑”。 6 C - c |2 Y

8、9 Q o“天人不相预”:是柳宗元反对天有意志的唯心主义观点而提出的。他认为天(即自然)和人(即社会)各有其发展规律,是互相不干预的。所以天人之间根本不存在感应关系,律的存亡得失与天毫无关系,天也不能赏罚人的功过。 # 0 y6 有其法,尤贵有其人:近代著名法学家、礼法之争中法理派的代表人物沈家本认为,有了好的法律,还要有好的执法之人,才能推行资产阶级法治。因此,他主张所有国家官吏“皆宜知法”,司法官吏更应具有专门知识。他还主张设置律博士,教授法学,培养法学专门人才,并积极付诸实践。沈家本的这种“法贵得人”的主张无疑是可贵的。不法古,不修今:这是商鞅变法时提出的口号。他认为法令制度都是随着时代

9、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保守于旧的礼制,不能拘泥于既定的法令。商鞅以进化的历史观说明变法的重要性。 * o5 |# A) 4 u8 x5 y5 刑、礼、道迭相为用:白居易认为法家的以法治国,儒家的礼乐仁政,道家的清静无为,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来说,刑、礼、道各具有不同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刑、礼、道”循环表里,迭相为用,才能使“王者之化”成功。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主张,在不违反纲常名教的前提下,可以“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主要是改革刑狱,采取“除讼累”、“省文法”等一些表面措施,进一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而“西法”中一切先进的东西,如“

10、罪行法定”、男女平等,他都是反对的。 * S* s; H+ l5 t* j三民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总称,是孙中山为了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三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经济和理论纲领,也是其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三民主义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个阶段。以德去刑: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视道德教化为消灭犯罪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审判和刑罚的目的在于消除争讼发生的原因,而不在于残酷地制裁。他的这一思想被后人归纳为“以德去刑”。 , 1 l K7 g6 K8 U. J以刑去刑:战国时期法家推行的重刑思想。法家以人“好利恶害”的本性为基点,

11、认为只有严酷的刑罚才能起到禁止民众作恶的作用,同时刑罚运用本身才能体现君主的“大德”,以教化民众。它夸大了暴力作用,成为法家及秦始皇推行严刑竣罚的理论基础。 3 z c! ?9 B/ f r* 7 ?$ p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曾国藩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提出了所谓“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反动政纲。所谓“以礼自治”即用礼来呼吁他的同伙,谨守封建伦常与法纪,加强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所谓“以礼治人”即用礼来“辟异端”,正纲纪,强迫人民接受礼的统治。曾国藩主张礼或礼治,并,建立对劳动者有利的社会秩序,是进步的。隆礼重法:这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荀子提出的思想命题。这不但是对西周礼的修正,也是对孔子礼治思想

12、的发展。隆礼治法就是礼、法并重。在治理国家中,两者都不可缺少。而且荀子将礼的原则法律化,使之有法的性质。隆礼重法对秦汉以后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3 d3 X5 W; T s( N4 ?- M抱法处势:这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思想命题。指君主治理国家,首先要有权势,势治是法治的前提。若无势,则不能令行禁止。但是,势又不能离开法。离开法治,势治就会变成人治。因此,法和势必须结合。抱法处势,就能治理好国家。 ( T2 M5 v( e, c7 c4 M5 J君臣共理天下:由范仲淹提出。他认为君主应该克服“独断”、“偏听”,重宰相谏官御史之职,“舍一心之私”,执法公正。这一学说

13、不仅是针对当时皇权太重的现实而发,更重要的是为推行改革服务的。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只是建立在劝谏君主和君主自觉的基础上,不可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因而是无法实现的。 7 X% j ; O$ i8 G: H公羊三世说:这是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的思想命题。他认为公羊春秋的核心是“公羊三世说”。即人类社会的演进分三个阶段,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再由“升平世”进入“太平世”。他还认为,春秋里的大义是孔子治据乱世之法,而“微言”是孔子治“升平世”、“太平世”之法,康有为以自己的政治意图解释治世之法,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认为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

14、统治者的人,而非法令。有了良法而国家仍然混乱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没有有君子的治理而国家混乱的情况。所以礼治的关键是人,即统治者,而不是法。只有善于治国的人,没有善于治国的法。这一论断体现了荀子的人治思想。 . F8 Y! W- Z6 & T! z8 v三不足:北宋思想家王安石为推行其变法提出的一种理论。其含义主要是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它是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思想的总结和升华,显得相当彻底和完整,是王安石法律思想的闪光之处。 a& O U( z* P3 n: ?% ?去九界:这是康有为的法律思想。他认为,要致刑措,达大同,最根本的方法是“去九界”。这就是:一去国界,二去级界,

15、三去种界,四去形界,五去家界,六去产界,七去乱界,八去类界,九去苦界,达到至平、至仁、至公、至治的大同社会。 / y, Z2 m7 l0 H0 w直接民权:新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主权在民”的保障,也是五权宪法的精华所在。孙中山认为西方的间接民权难以全面维护“主权在民”的宗旨,故“于间接民权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其中选举权、创制权体现了主权在民,罢免权、复决权体现了人民保留收回权。直接民权突破、补充了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模式。 : 杀盗人,非杀人:这是墨家的思想命题。墨家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反对“亏人自利”而主张“交相利”,痛恨抢

16、劫他人财物的恶人、贼人。认为盗人已脱离了一般“人”的意义。因此,杀“盗人”不是杀一般的人,可以不通过“政长”将其杀死。 1 U0 n n1 1 T3 E. P便宜一十八事:元代政治家耶律楚材为统一全国政事而写的奏章。其内容很广泛,涉及政治、吏治、赋税、刑法、诉讼等方面,经朝廷批准,以成文法形式颁行,成为当时的临时法典。 9 p+ T T- A3 I i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指出;“公羊三世”里的“太平世”即大同世界,是人类发展的“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在那里,人们摆脱了“乱世”中存在的各种“苦道”。社会上致人犯罪的政治经济根源消失了,人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社会可以达到“治至刑措”,实现“太平之世不立刑”。 8 _/ 9 w) V% N$ F同条共贯,相扶成治:这是王夫之提出的法律体系说。他认为,法律要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