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993020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朋辈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探析 【摘 要】 文章解析了高校就业文化与朋辈教育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文化建构的困境,提出基于朋辈教育思想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策略:利用朋辈榜样加强就业示范效应;利用学生组织加强就业文化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利用社会实践加强价值导向教育。 【关键词】 就业文化;就业指导;朋辈教育一、高校就业文化与朋辈教育内涵解析 高校就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在学生就业领域的延伸。一般认为,高校就业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积极追寻自身价值、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校园就业理念总和。1当前,就业形势十分复杂,在就业市场中,不少学生存在着诸如

2、认知偏差、缺乏服务意识和合理规划等问题。而不少高校仍将解决就业、提升就业率作为主要指导思想,而不是建构就业与育人结合的就业文化,这无疑降低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因此,建构就业文化仍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而朋辈教育是指因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原因相近而产生共同语言的同龄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知识共享、观念互通或者是行为技能互补,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2朋辈教育由于其具备的个性化、多样化、实践化等特色,充分迎合了学生需求,加强了教育实效性,在大学生心理预警、思政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看出,朋辈教育在思想育人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而建构就业文化的重点就在于思想育人与就业实践相

3、结合,因此将朋辈教育应用在就业文化建构中是高校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高校就业文化建构的困境 1、建构高校就业文化的专业性困境 专业性困境是指就业文化建构对结构建设的专业化要求,包括科学的顶层设计和资源投入,人员配置和专业化程度等。在实践中,高校就业文化建构的专业性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者的专业性困境。在文化建设的物质和规范层面,一些高校就业领导部门对文化建设专业性认识不足,仍是以传统的“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建设思路,以纠正为主,缺少重点关注和人文关怀。二是培育者的专业性困境。当前高校普遍采取校级就业指导与二级学院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校级就业指导部门顶层设计,设定规范,

4、划定标准,各二级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改进,具体实施指导工作。在实践中,二级学院主要通过辅导员开展就业工作,他们能投入文化建设的精力有限,最终影响就业文化的实际成果。三是参与者的专业性困境。就业文化是高校全体人员共建的结果。各参与者对就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对就业文化的需求不同,并且高校也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参与的成果。 2、建构高校就业文化的影响性困境影响性是学生受就业文化影响的实效性,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认知培育,当前高校普遍开展了就业指导课,在理论上解决学生的一些通识问题。但为了节约教育资源,就业指导课通常是大班制教学,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针对性教育,学生也很难进行系统的

5、互动实践。同时,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理论的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缺乏认同培育,许多高校重教学和科研,把就业工作作为完成指标的“装饰”任务,侧重于宣传和执行政策,而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就业文化的建设中。缺乏参与者的规范,就业文化建构就缺乏合力,也就无法真正影响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三是缺乏协同培育。首先是家庭因素,相较于高校,一些毕业生的就业实际受家庭因素影响更大,而高校很难影响到学生家庭。其次是平台因素,网络平台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交流共享经验的重要平台,但就业文化在网络层面发展的较为缓慢,跟不上网络发展进度,导致高校就业指导缺失话语权,整体降低了就业文化的影响力。 3、建构高

6、校就业文化的实用性困境 实用性是指文化的物质、制度基础与精神、行为成果的科学匹配程度。许多高校就业文化的建构缺乏实用性基础,落入“假大空”的境地。从宏观设计角度来看,文化建构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但许多高校缺乏建设的资源和意愿。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就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贸然投入可能导致資源浪费。另一方面是高校在建构过程中并未贯彻实用性原则,将就业文化与就业工作分离。一些高校的就业文化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导致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匹配。从科学发展角度来看,很多高校还未形成有效的互动和反馈机制。就业文化建构缺乏互动,学生就无法真正形成认同感。就业文化建构缺乏反馈,就业文化就没有针

7、对性和实用性。从思想育人角度来看,许多高校尚未把就业文化与思想育人相结合,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道德的培育,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素质,使就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三、基于朋辈教育思想的高校就业文化建构策略 、利用朋辈榜样加强就业示范效应 朋辈榜样是朋辈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实践中,榜样示范机制已经广泛应用在就业指导实践中,典型的如朋辈讲座,就业报告会等。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相较于抽象的理论学习,身边的优秀典型的事迹无疑更加直观和具体,有利于其他成员直接观察,模仿和学习。因此,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利用朋辈榜样资源,拓宽朋辈教育通道。如选拔一些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年轻校友作为朋

8、辈导师,直接引入就业指导课,由他们直接向学生传授相关经验和方法,加强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同时,高校可以借助朋辈导师机制在就业工作中掌握话语权,提升就业文化的影响性。 、利用学生组织加强就业文化交流在就业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交流互动是就业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组织是高校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其中存在这样的交流关系,即每个学生都是交流的主体,在交流互动中形成了稳定的组织价值观,最终形成组织文化。高校就业文化建设要加强就业文化与这些组织文化的融合。以学生社团为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扶持职业类、创新创业类和就业类社团,给予政策和资源支持,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优势。同时联通其他社团,有计划的在社团活动

9、中引入就业文化内容,不同社团、不同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升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朋辈教育层面上共同促进高校就业文化发展。 3、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文化载体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软硬件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媒介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手机APP等平台拓宽了教育途径,丰富了教育方式。高校就业文化要可持续性发展,就要加强就业网络平台载体建设。当前看各高校在网络平台建立的就业指导体系,虽初具成果,但总体上仍呈现“散、乱、低”的问题。因此,高校首先要在技术上层面建立和完善网络就业服务平台体系,为朋辈教育开展建立载体基础。在内容上强化朋辈教育影响,如在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传播优

10、秀学生的成功案例,建设网络校园就业论坛,让优秀朋辈教育主体可以在线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分享,提高就业文化在网络平台的影响力。 4、利用社会实践加强价值导向教育影响学生最终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内因是就业观。就业观的形成与个人能力,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等因素有关,而成型的关键在于是否经过实践。当前高校都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源扶持,但高校很少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心理变化。因此,高校应在原有的社会实践机制上,利用朋辈教育加强价值导向教育。一是要建立朋辈指导机制,如按照实践的具体要求,选拔就业辅导员,针对问题学生展开辅导,推动问题学生就业观的自我调适。二是要完善朋辈反馈机制

11、,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朋辈收集关键信息,为高校就业指导提供实践基础,增强就业观培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参考文献】 1 王兆龙,徐博函,郭乙言,谭文卓.试论林业行业院校就业文化的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02X(2)-59. 2 许公正.大学生朋辈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2. 3 孟强飞.从就业文化视域看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X(1)2829. 4 倪颖.高校就业文化培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X(1)1697. 郑纯.浅谈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文化建设J.职业,202X(02)1-13. 【作者简介】 吴凡(199)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