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99293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浇带支撑回顶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温州市瑶溪北单元11-B-05地块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温州天然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大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设计图纸,本工程 1#13#楼建筑层数为地 上 26 层,地下 1 层,地下室共设有混凝土后浇带 71 条,地下室主楼部分与副楼部 分设计图纸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35P6、地下室人防部分建筑层高为4.95m,非人防区为4.05m高,具体详见设计图纸。二、后浇带设计施工说明:1、本工程后

2、浇带从地下室底板、顶板、内外墙水平及垂直贯通留设,缝宽800mm, 钢筋在此处贯通不断,并在部分位置增设附加加强筋。2、后浇带板厚、墙厚、梁高范围,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设置施工缝以及止水钢板, 使新老混凝土咬合并达到防水作用。3、后浇带施工时在刷纯水泥砂浆两遍后,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较原构 件提高一级浇灌,并应加强养护,地下结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21 天,上部结构不应 少于14 天。4、后浇带用作消除部分混凝土收缩应力,应在此构件施工完成浇筑 2 个月后浇 筑混凝土,如后浇带兼作消除两部分(例如主楼和裙房之间的部分或多栋主楼之间的 部分)差异沉降时,须待各部分主体结构封顶后才能浇灌后浇带混凝

3、土。5、后浇带浇灌前及浇灌后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 100时,其两侧构件此跨范 围模板及支撑不得拆除,确保施工安全,后浇带两侧结构模支撑措施应按单体工程的 施工方案确定。6、施工应采取措施保护后浇带浇灌混凝土前此范围的清洁,并有清扫措施。7、后浇带两侧采用钢筋支架将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固定。三、后浇带的支撑回顶:1、支撑回顶说明:针对本工程后浇带设置较多的特点,结构模板按施工组织设 计采用满堂支撑架体,根据GB50204 - 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3.3 条和 7.4.6 条相关规定,由于施工方式的不同,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及支顶 方法也各有不同,但都应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质量

4、,后浇带跨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 系,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架体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随时拆除随时回顶。回顶后的支 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2、回顶前结构施工要点: 结构施工时后浇带的墙、梁、板模板与结构层的模板同时施工,以确保后浇带部分的墙、梁、板的几何尺寸、标高与结构工程一致。为保证结构受力要求,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为同一体系。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后浇带处需采取防护措施进行保护,而且不得随意挪 动,防止后浇带部位的钢筋变形坠物伤人等事件发生。3、回顶施工流程:后浇带梁板所在跨的模板拆除与回顶顺序:梁底模板拆除梁底回顶顶板 模板拆除顶板模板回顶。4、回顶换撑方案

5、:后浇带两侧构件此跨范围的结构混凝土浇灌后按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 设计强度(C35 )的100%以上,且此跨上层结构的混凝土已浇灌,按拆模试块经检 测达到设计及规范规定要求时,方能拆除模板。换撑须采取边拆除模板,边利用原模板支架顶的办法进行。在后浇带模板拆除时,沿后浇带两侧梁、板底,用0 48.3钢管扣件通长搭设换 撑支架。换撑支架横向宽度0.5m(立杆间距500mm),水平杆M1500mm沿立杆方向 设置,最高处水平杆距地下室顶板底 300mm 设置,立杆下脚距地下室底板面 200mm 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纵向长度同后浇带长度(立杆间距按 跨度尺寸情况小于500m

6、m)(见附图),遇到有梁处按梁两侧各加一根立杆,换撑支 架步距小于 1m。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梁侧模,再拆除梁底模。梁底模拆除后,按换撑支架搭设的 梁侧立杆,在梁底处设横短钢管用十字扣件扣紧,确保梁底回顶支撑的顶紧。 板底模板的拆除,按已支撑回顶梁内的单跨,一次性拆除的长度不超过 2.5m, 即进行板底的支撑回顶。施工时在钢管立杆顶部扣设支撑成品顶托,顶托上(即板底) 加90x45mm支模木楞,顶托进行螺旋顶紧确保架体预应力达到11.25KN/m混凝土 自重平均25KN/m3)。按此要求进行逐跨的板底拆除和及时的板底支撑回顶。各立杆支撑回顶后,进行全数的检查,再次检查顶托、梁底支撑回顶的顶紧,确

7、 保回顶质量,防止因失去底撑梁板产生结构性破坏。四、安全措施:1、模板拆除前,进行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检测,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时,方能拆除模板。2、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拆除后浇带位置时必须按方案规定要求进行支撑的 回顶。3、搭设换撑支架部位的模板,需要注意不能大面积整跨拆除后再顶撑,以防止 因失去底撑, 梁板产生结构性破坏。4、支撑时按一跨一跨循环进行。5、严禁梁、板同时拆除后再回顶。6、拆模支撑回顶时,现场设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的监督检查,确保支 撑回顶的质量,确保梁板结构安全。7、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面覆盖固定 2 层 30mm 后实木板(行车部分设置 1 层 20mm 厚铁板),并设置醒目标志。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 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 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 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