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文:2848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98473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范文:2848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申报范文:2848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申报范文:2848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申报范文:2848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范文:284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范文:284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选题意义将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作为选题,基于以下考虑:(1)该题目比较新。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方向。随着教育信息化的 持续性建设,教师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各级各类资源平台在前几年不断涌现,为方便教师 利用平台服务于教育,方便学生利用平台推进学习,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 势在必行。(2)该方向的研究比较新。截至目前,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国内和国外可 供参考的同行业的范例太少,但不同行业间,如电信业、信用卡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等都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某些

2、方面可供教育行业借鉴和参考。特别是西方提出的双边市场经济型 理论的深入研究,将是对本课题理论参考的一个主要参考依据。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探索让资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良性运转的市场机制也将为教育改 革的一大重要突破。因此,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经济考虑,该课题都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探索。(3)湖北省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近几年来,湖北省内各地市州各类资源平台 逐步搭建起来,因各资源平台各具特点,为更有效整合,服务于全省教育,作为教育主管部 门,创建新的市场激励机制将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势在必行。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当前,国内外针对互联互通研究的文献与案例有不少,包含金融行业、服务行业、电商行业 等等

3、,如国内陕西省开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模式,电信行业的互联互通模式等等。 但是国内国外针对教育行业互联互通的研究甚少,特别是教育资源平台间互联互通的研究更是稀少。因此本次课题,先是以理论探索,后是实践应用探索, 针对近几年来市场上涌现出一大批教育资源平台,在丰富教育行业数字资源的同时,也存在 如下问题:(1)多类资源平台缺乏对服务主体的关注。在当前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区域因为缺乏对服务主体的重视和关注,忽视了用 户的主体地位,没能根据其实际需求进行资源和应用建设,导致用户只能被动接受,缺乏自 主选择的机会与权力,难以满足一线师生实际教育教学需求,甚至出现“劣胜优汰”的怪相, “

4、应用系统多而杂,账号密码一大堆,出了校门用不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导致用户“不 会用、不常用、不想用”,平台活跃度低下,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投入与产出明显不符。(2)应用系统间无法有效整合。由于不同时期由不同供应商完成的系统没有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技术,导致系统之间的通信 和数据共享困难,数据冗余度大,即使能够实现应用系统间的整合,也仅是通过统一身份认 证进行单点登录的初步整合,不能做到系统间的数据互通、深度融合,因此形成了相互独立 的“信息孤岛”,省、市、区、校间的应用也不能进行复用和互联互通,最终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方的优秀教育资源和应用无法有效整合,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难以建立教育信

5、息化的生态系统。(3)教育大数据应用能力不足。当前多数教育资源平台只是一种技术加资源的简单累加,只能提供一种在线的资源支撑,缺 少对教育数据的统一沉淀及有效的挖掘分析,缺乏有效的教育数据管理能力和机制对教育基 础数据及过程数据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应用。因此选用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作为本次研究的课题,目的在教育领域做 出相应的探索与研究案例。3、本项目的研究价值(1)学术价值a.构建教育行业间互联互通探索后的模型构架,论证分析,为后期实践提供参考依据。(2)应用价值a. 采用竞争机制和非竞争合作机制,将各类资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更好服务于学生和教师,一定程度上促

6、进教育公平发展。b. 为其他省份开展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的实践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和范例。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研究目标:(1)探究构建互联互通统一认证平台,实现各资源平台间的数据整合和流程整合的方式方 法;(2)探究各级各类资源平台的功能特点,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实现用户的统一认证;(3探究利用何种机制和措施可构建优质教育资源超市,实现将部分优质资源进行筛选和 优质资源进行推送;(4)探索互联互通后的数字教育资源汇聚、交易和使用的市场化机制,以及研究各资源平 台间利益分配模型和激励机制,激发教育界、产业界的创新动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 配置;(5)探索出台资

7、源平台互联互通后的资源准入办法和相关条例,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借鉴 案例。2、研究内容:通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和数据分析,分层次、分阶段探索,构建互联互通的统一认证平台, 通过探索省内各级云平台资源配置机制、精准推送的机制,创建资源平台统一认证系统,构 建优质教育资源超市,实现预期目标,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的技术建设规范体系。分批对不同地方的资源平台和相关的市 场公司进行案例研究,论证体系维度的可行性;(2)实践运用互联互通技术实践方案,研究创建竞争与合作机制,建立互联互通平台的框 架。通过分析各类资源平台的特点和对各类资源的研究,确定哪些类别平台采用收费,哪些 部门免费。(

8、3)研究基于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后的全省优质教育资源超市方案;(4)研究互联互通资源超市的管理办法。通过了解各资源平台间利益分配模型和激励机制, 探索互联互通后的数字教育资源汇聚、交易和使用的市场化机制和资源超市的管理办法,构 建优质资源的精准推介机制。(5)开展网络空间人人通在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后的案例研究。深入研究各级资源平台互联 互通后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应用模式,进而进行经验积累;(6)挑选应用试点区域进行推广运用研究,统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试点、示范、培训” 的业务环节,总结相关经验。3、主要观点:(1)教育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是解决当前平台间信息不能互通、资源不能共享、活动不能 协同的一个重

9、要手段;(2)实现教育资源平台的互联互通,未来在平台内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测,有助于缩小 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3)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选择出一批优秀的资源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全省的教育。4、创新之处(1)研究依托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拥有的学生基础数据库、教职工基础数据库和办 学条件基础数据库,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学、系统论、信息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 这些数据与各级教育资源平台进行用户打通,分步实现省内各级平台的资源整合和统一的数 据支撑中心。(2)构建新型的竞合资源管理平台,通过建立多种收费模型来激励不同资源平台间在实现 互联互通后达成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给

10、行业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3)实时利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的数据,从政策层面进行资源平台互联互 通信息的反馈渠道,有效对平台互联互通实行监测。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1)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已有调查数据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和难点。(2)根据调查数据,对地方的教育资源平台这一不同的组织载体,调研分析,特别是市场 策略的调研,进一步理清要实现资源平台互联互通的要点。(3)研究具体实践路径,结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试点操作,阶段性调查数据及实践调 查分析,科学论证互联互通机制、统一认证平台、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合理性。(4)最终通过实践应用

11、,总结经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促进信息化工作绩效评价和专项督导制度的建立。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综合指数法,网络研究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并梳理国内外课题研究与实践的资料文献,作为研究资源。(2)调查法。通过调查,访谈,比较全面了解企业、学生、家长、学校、地方教育部门 以及升级教育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践资源。(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区域试点进行跟踪研究,探讨论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为本课 题提供论证资源。(4)综合指数法。通过阶段性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体系指标的建立,为本课题提供 系统总结资源。(5)网络

12、研究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不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而且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 及时交流研究动态,沟通信息,对本课题研究实时进行指导。3、技术路线:(1)理论支撑采用双边市场竞争与合作模型作为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理论支撑点。双边市场的竞合模型从基 本概念、分类条件及市场结构进行理论验证,从各资源平台的服务质量、服务差异、纵向和 横向条件进行探索,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索不同平台在进行有差异化的产品类别交易时的定 价策略,探索不同定位方式、定价方式和管理方式对资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长远影响。(2)技术实现框架互联互通的技术框架结构主要是基于OAuth理论,目的是为用户资源的授权定义了一个安 全、开放及简单的标准,

13、第三方无需知道用户的账号及密码,就可获取到用户的授权信息 具体的流程图可见纸质版的材料。.4、实施步骤(1)理论研究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学习有关文献,完成研究综述,把握该课题的研究动向和问题;组 织小范围研讨和论证,确定各自的分工与研究任务。(2)试点应用阶段(2017年1月2019年4月)A、各个资源平台调研(2017.1-2017.4)。调研各级各类资源平台详细的技术指标和接入难 点,以及市场运行策略,撰写分析报告;B、原型建立(2017.5-2017.9)。建立平台互联互通的原型方案,并召集所有参与资源平台 互联互通的企业进行探索,确定最后的综合解

14、决方案;C原型测试(2017.9-2017.10)。确保原型测试全部通过,编写数据监测数据报告、编制试 运行跟踪计划,并确保不出现系统bug等问题;D挑选局部区域进行试点应用(2017.11-2018.6)。前期挑选2-3家资源平台进行整合,在 地市州挑选两个地方作为应用试点区域,进行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应用实践;E规模化试点应用(2018.7-2019.4)。如前期局部试点应用情况良好,则该步进行全省应用 化试点,为下一步的总结做好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的准备。(3) 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7月)整理实验材料,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进一步理清思路,梳理课题研究全过程成果;对课题研 究进行全面总结,明确问题和经验,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完成湖北省教育资源互联互通的 对策与应用研究的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