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983269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 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饮食文化,中国自古注重饮食养生,向有“民以食为天”之说。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食俗内容很丰富,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因此就形成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起因,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功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一个民族 、一个地区的食俗不仅与地缘、物产等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着必然和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还反映了人们在审

2、美情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观念和传统意识。 年节食俗 产生原因 文化特征 年节食俗的含义和产生原因 (一)年节的含义 年节是有固定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有特定的主题和活动方式,约定俗成并世代传承的社会活动日。我国年节的种类众多,从节日的性质看,大致可分为单一性质的节日和综合性质的节日;从节日的内容看,可分为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从节日的地域分布看,可分为跨国家节日、现代节日。 (二)年节产生的原因 年节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四时、八节、二十四气,这筻形成了许多节气节日,如立春、春分、清明、立夏

3、、夏至、冬至等。在中国,节日的本意是指节气相交转换之日,没有民俗意义上的“节日”的含义。但一部分节气节日逐渐变成了民俗节日,如清明、夏至、冬至等。 生产与生活习俗 起源于人们生产生活中某种习俗活动的节日,在传统节日之中数量最多。有的起源于祭祀活动,如苗族的吃新节、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毛难族的庙节等,节日期间,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的仪式和活动是必不可少、重要的内容;有的起源于农事活动,如壮族的牛王、侗族的舞春牛与洗牛节、鄂温克族的米阔勒节等,常常天农业生产开始和结束时进行活动;有的起源于社群如乐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的爬坡节、龙船节,侗族的花炮节等;有的起源于性选择活动,如苗族的姐

4、妹节与踩山节、布依族的跳花会等;有的起源于宗教活动,如首都提倡阴阳信仰,奇数为阳,象征光明、有力、兴旺,节日中多取月日复数为吉利的象征,如正月 一、三月 三、五月 五、七月 七、九月九,其中的五月五为天中节,体现阴阳调和均匀之意,还有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再哪因佛教而兴的腊八节、泼水节(浴佛节)等。 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时常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事后人们往往设立节日,以志纪念。现代节日中大多为这类节日。如我国的国庆节、建军节、五四青年节,以及五一国际劳动节等。也有一些传统节日起源于重大历史事件。如侗族的林王节、壮族的吃立节等。 年节食俗的文化特征: (一)多元复合 多元复

5、合首先体现在参加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到社会各层面。每逢年节,无论城乡,官民、贫富、老少都要进行各色各式的饮食文化活动。节日期间,合家团聚,欢庆一堂。若遇重大节日,则整个社会作出反应,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人们互相拜贺、宴饮、交际往来。其次体现在文化活动的多种功能上。它往往融合了农事、娱乐、饮食、交际、信仰等多种功能,如大型车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即是如此。而这些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往往与民间祭祖祀神、新友团聚、社会交往、年节娱乐等活动,相互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生动的社会画面。第三体现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上。年节饮食文化中融入了农耕文化、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等,

6、令节日食品、节日文化变得丰富多彩。 (二)崇祖好祀 由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孤立闭塞性,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大自然极易产生敬畏;再加上宗教信仰的桎梏,统治者装神造神的愚弄,古人更是虔信万物有灵;加之中国人有崇祖好祀的传统,因此民间常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年节的祭祀和铺张上面,以乞上苍保佑与神灵的庇护。每逢年节,人们特意烹制专门的美味佳肴,以示对祖先神灵的虔诚祭祀,同时对现存长者毕恭毕敬,以示敬诚。 (三)讲求功利 人们在节日中的饮食活动无不透着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如过年要吃年糕,寓年年高,吃鱼,寓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吃元宵,象征团圆美满;端午节吃粽子、咸蛋以强身,求子;中秋节吃月饼寓示团圆,“摸秋

7、送瓜”以求子;灶王节供灶糖为的是灶王爷不讲人间坏话,以求来年风调雨顺;除夕吃团年饭以示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一些祭祀活动也是为了神灵的庇护,以求一家老少平安。 (四)异乎寻常 古代中国普通居民的饮食水平是相当低下的,平日很少吃荤。丰收年景大抵只能吃饱饭而已,若遇灾年则果腹都十分困难,只能是“糖菜半年粮”。节日饮食相对充裕得多,有些地区称“年饭”和农历七月十五的“月半饭”为一年中的两餐饱饭,虽有些夸张,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百姓的日常饮食与节日饮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节日饮食是各家饮食生活水平能达到的高或最高水准。另一个异乎寻常的是人们在过节时的心态,只有年节才可以舍展一下筋骨,松弛一下神经,

8、异常行为易于出现。如过年允许小孩喝酒、老人簪花,团年饭可以大吃大喝,而且提倡剩饭,这些在平时是不正常的,但在年节却视为合理。 (五)区域差异 中国古代民间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还存在着一事实上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如北方有填仓节、龙头节等饮食文化活动而为南方少见,南方盛行的春社饮食文化活动在北方却不流行。同一节日的饮食文化活动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小的差异。如元宵节北方多“走百病”,南方盛行迎神赛会;浴佛节南方好做“乌米饭”,也与北方有异。 (六)功能显著 传统瓶子日有显著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宴饮以及一系列节日活动,可以加强新族间的联系,调节人际关系;整合社群及社会集团的意识,使

9、部族团结一致,提高生存竞争能力;调节和改善饮食生活;提供社会交和择偶机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改进菜品制作质量等。继承和发扬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授生产技能与生活知识,帮助后代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还可以进行传统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了解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洋溢着活泼欢快的情调,从中可以得到乐趣。 我国年节食俗传承至今,在我国影响重大,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应该放弃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更加努力地将它发扬光大。 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饮食文化之后,我了解到:我国是一个比较注重饮食的国家,在饮食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

10、不同的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和风格,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饮食体系。在我国,无论是正餐,还是小食都是各有特色,与众不同,不一样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饮食习惯,而同一个地区也有着其他地区的饮食,因而给地区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饮食是一门艺术,在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用途,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素苑杂谈J,饮食文化概论,2023 孙金荣,中国饮食的主要文化特征J,社会科学版,2023 曾晖.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理论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 2023 杨虹.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幅长卷评中国饮食史J.浙江社会科学.2000 民俗研究,1991 金炳镐,民族丛刊,中央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北京,1999 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 企业文化的特征有哪些 文化创意产业有哪些特征? 理想的课堂特征有哪些? 代理记账有哪些特征 信托财产有哪些特征 观光农业的特征有哪些 票据保证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癌细胞有哪些特征(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