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98254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教学内容 一、人体的消化器官教学目的 向学生介绍有关消化吸收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消化道的组成。教学重难点 消化道的组成。教具准备 消化器官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们喝的水和吃的每样食物都要经过人体自身地处理,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成份并且将废物排出体外。那么,进行这项工作的器官有哪些呢?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 2、板书课题,学习课文: (1)朗读课文,出示挂图,了解消化器官的名称及位 置 (2)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为可吸收的成的过程叫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吸收:消化后的营养成份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3)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

2、能和形态 (4)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消化道短而窄,管壁薄,容积小,消化能力不强,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3、学生提出疑问,相互讨论学习,教师总结 4、再次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效果考查,让学生根据挂图按顺序说出各消化器官的名称。 板书设计 一、人体的消化器官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口腔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二、不吃变质的食物 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变质食物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变质食物对健康的危害。 教学过程1、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吃完东西后,肚子很不舒服(疼痛、腹泻、呕吐,请学生谈亲身体

3、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因为 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为了我们的健康,这堂课就来学习“不吃变质的食物”,板书课题。 2、什么是变质的食物?指沾有细菌、毒素和虫卵的食物,食用这些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哪些是容易变质的食物(罐头、水果、肉类等) 3、食物中毒的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等,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被污染的食物被食用后,还可引起痢疾、伤寒、肝炎及寄生虫等传染病。 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四人小组讨论、记录,派代表回答。 5、教师小结:吃干净的食物,腐败、有异味、潰烂不洁的食品和水果不能吃,餐具清洁,小摊上的东西不要乱吃,购买食品要注意。 6、学生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7

4、、效果考查:怎样防止病从口入? 板书设计 二、不吃变质的食物 1、 吃变质食物引起的症状和疾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无力、痢疾、伤寒、肝炎、寄生虫病2、 怎样防止病从口入?教学内容 三、手的卫生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保持手的卫生的重要性,养成饭前便后 洗手,经常剪指甲,保持手清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手的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怎样保持手的卫生。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1、上课开始让同学互相检查手,看手是否干净,是否剪指甲,导入新课。 2、授新课,提出问题:(1) 脏手吃东西会引起什病? (蛔虫、蟯虫、腹泻、痢疾、病毒性肝炎) (2) 什么情况下应洗手?(饭前便后、劳动游戏后、接触过病

5、人和病人用过的东西)(3) 为什么不能留长指甲? (指甲缝的污垢中藏有更多的细菌和虫卵)(4) 结合挂图说说怎样洗手?(要认真、流动水、用肥皂、全洗到、不马虎、要擦干、勤洗手、不留甲,不借用别人的东西擦手,更不要在衣服裤子上擦)(5) 有感情的领读,齐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3、 效果考查,利用晨检或抽查,检查学生手的卫生;课后了解学生是否养成饭前、便后、劳动后、游戏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板书设计 三、手的卫生 洗手:要认真 流动水、 用肥皂全洗到 不马虎要擦干 勤洗手不留甲教学内容 四、预防蛔虫病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蛔虫病的危害,懂得蛔虫病的防治。 教学重难点 蛔虫病的防治。 教具准备 挂图 教

6、学过程1、了解什么是寄生虫,介绍蛔虫的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2、蛔虫的感染方式及感染途径。3、蛔虫对人体的危害:营养不良,消化不良,中毒,刺激肠道,引起疾病。4、 怎样预防蛔虫病?四人组讨论、记录,派代表回答,教师小结:第一,健全洗手设备,供应开水;第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三,保持环境卫生清洁;第四,加强健康教育;第五,进行蛔虫感染的普查。5、 蛔虫病的治疗: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驱蛔药。6、 齐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7、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四、预防蛔虫病 蛔虫卵 土壤 水果、蔬菜、手指 人体小肠(成虫) 蛔虫病对人体的危害 蛔虫病的防治 教学内容 五、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教学目

7、的 让学生知道脊柱异常弯曲的原因,掌握脊柱异常弯曲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难点 脊柱异常弯曲的预防。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1、导入,脊柱在哪?有什么作用? 2、通过挂图讲解脊柱的形态和正常生理弯曲: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上连颅骨,下接骨盆,分颈 胸、腰、骶4个部分,由33块椎骨及椎间盘连接而成。从侧面看,有颈、胸、腰、骶3、脊柱异常弯曲:侧弯、后凸、前凸、平脊等。4个弯曲:颈、腰前凸,胸、骶后凸。 按病情发展情况,脊柱弯曲异常可分为三期: 一期:习惯性脊柱侧弯 二期:固定性脊柱侧弯 三期:特发性脊柱侧弯病一、 二期的大部分属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三期绝大多数是病理性脊柱异常弯曲。 4、了解脊柱

8、侧弯检查方法:是诊、触诊、重锤 5、脊柱异常弯曲形成的原因: (1)缺乏身体全面锻炼 (2)课桌椅尺寸不适和,长期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 (3)书包过重背法不正确,经常单侧背书包,习惯 用某一侧负重,用手提物 6、脊柱异常弯曲的危害:影响人体姿态,防碍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及功能,工作时容易疲劳,体力下降成为从事某些专业的受限条件。 7、脊柱异常弯曲的预防:(1)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姿势和端庄的体态,课桌椅要适合学生的身高(2) 注意双侧交替,避免长期单侧肌肉紧张,使用 双背带式书包,书包不宜过重,小学生一般在1-1.5公斤之间,中学生一般在2-3公斤之间 (3)加强体育锻炼 (4)赶善营养,预防疾病 (5)定期检查,根据身高定期调换座位 8、脊柱异常弯曲的矫治: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脊柱弯曲需到医院治疗(即三期),患轻度脊柱侧弯的学生(一、二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做矫正操恢复正常。矫正操包括伸展、挺胸、脊柱扭转(转体)、侧体屈体等运动,及全身运动、整理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每天做操时间低年级30分钟,高年级40分钟左右。 9、齐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10、效果考察:同学们平常都是怎么做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吗? 板书设计 五、预防脊柱异常弯曲 1、正常生理弯曲和异常弯曲 2、脊柱侧弯检查方法 3、异常弯曲形成的原因 4、危害 5、预防 6、矫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