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文化传承与创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98094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十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考点十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考点十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十文化传承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十文化传承与创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1、(2010北京文综T26) 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跑,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命题立意】本题以徐悲鸿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为材料背景,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规范解答】选C。徐悲鸿正是因为对生活和实践的感悟,才使得文化创作有了丰富的源泉,由此可见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C符合

2、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观点错误,文艺作品来源于实践;D说法错误,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对艺术作品具有重大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类题拓展】解答该题也可以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艺术作品属于意识的范畴,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徐悲鸿画马,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马”的反映,离开了对马的观察和感知,不可能有马的艺术作品。材料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A不符合题意;B否认了意识来源于物质;D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C符合题意。 2、(2010北京文综T24)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

3、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B.C. D.【命题立意】本题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文化生活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化现象、判断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选C。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深入生活,说明正确;催生了新的文化产业,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创新的问题,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说法错误,所以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源泉,错误。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回答2728题。3、(201

4、0浙江文综T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命题立意】本题以世博会为材料背景,体现了高考对文化生活的关注。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规范解答】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重大发明通过世博会转化为主流产业,体现了世博会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B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错误但与材料无关。4、(2010安

5、徽文综T9)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遗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考核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规范解答】选B。本题是一道因果关系选择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错误;错在文化的“趋同”上,应排除;我国之所以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

6、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符合题意。故选B项。5、(2010天津文综T7)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少数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为背景材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问题的关心。 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解析】选C。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急需要我们做的是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

7、维护文化的多样性。A项与现实状况不符;B项不能解决当前问题;D项与题意不符。6、(2010江苏单科T20)近年来,中国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说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演出及其影响为背景材料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规范解答】选B。中国乐能够在欧洲受到欢迎,满足欧洲听众的需要,说明中国乐既是中华文化的魄宝,也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没有体现,C、D两项观点错

8、误,均不选。7、(2010江苏单科T2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高铁时代高达350公里的时速,将旅行时间大大缩短,传统的交通运输格局、传统的经济版图都面临着重新洗牌,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文化互动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是科学技术对文化影响的体现。【规范解答】选D。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方便了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而且改进了人们获得文化产品的效率、扩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与题意相符。材料没有体现,不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