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979756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8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项目建设可研报告(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 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承办单位、承办单位负责人、项目建设地址 1.项目名称:XX生物制品研究所综合测试大楼 2.承办单位: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XX生物制品研究所 3.承办单位负责人:4. 项目建设地址:XX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XX生物制品研究所成立于1934年, 原为国民政府中央西北防疫处, 1949年解放以后,隶属于国家卫生部,先后称为西北军区XX生物制品研究所(1951年)、中央卫生部XX生物制品所(1953年)、卫生部XX生物制品研究所(1980年)。到目前已有70多年的历史, 现隶属于中国生物技术集

2、团公司。该所1958年迁址至现址XX市盐场路888号。1985年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85年后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1999年在政企分开的改革大潮中,与原主管部委卫生部脱钩,隶属于中央企业工委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原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更名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隶属国资委),XX生物制品研究所为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历经70余年的发展,XX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长为科、工、贸一体化的国有医药生产大型高科技企业,也是国家医用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学和实验动物学的重要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生物安全相关产品的储备任务。同

3、时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国家人事部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产业化基地、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批准为国内生物制品领域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06年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2009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XX生物制品研究所内设有11个职能管理部门,15个生产及辅助生产部门,1个质量保证部,1个质量检定室,1个工程技术管理部和一个企业技术中心由6个专业研究室(第一研究室:肠道细菌及其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研究;第二研究室:病毒及病毒疫苗研发;第三研究室:呼吸

4、道细菌及其疫苗研究;第四研究室: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和生化制剂研究;第五研究室:细菌毒素制剂研究;第六研究室:联合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工艺研究),2个国家专业菌种保藏实验室(梭菌专业实验室、杆菌专业实验室)和1个生物效力实验室以及分布在生产科室的12个研究小组组成。XX生物制品研究所占地43万平方米,总资产13.73多亿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97亿元,实现利润3.12亿元。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均列我省生物医药行业前列。2002 年以来,连续六年入选“甘肃工业百强”的前50位。2005年列“甘肃工业实现利润30佳”第12名,2006年、2007年列“甘肃纳税百强”前40位;2008年列第

5、27位。2008年实现利润列全国医药行业工业企业第17位。XX生物制品研究所现有在岗职工1439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410人。具有国家全日制教育学历的职工人数占在岗职工总数的81。截止2005年底,全所所有的生产车间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主要有血液制剂车间、流感疫苗车间、轮状病毒疫苗车间、乙型肝炎疫苗车间、狂犬病毒疫苗车间、麻疹疫苗车间、风疹疫苗车间、乙脑疫苗车间、抗毒素和免疫车间、多糖类疫苗车间、DTaP疫苗车间、分包装车间、诊断试剂车间。XX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以生产疫苗类产品、血液制品和诊断试剂为主的生物技术企业,疫苗类产品所占份额在75左右,目前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6、预防类制品:病毒性疫苗有麻疹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CHO)乙肝疫苗、流行性感冒疫苗、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冻干纯化狂犬病疫苗。细菌性疫苗有Hib结合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A+C群流行性脑膜炎多糖菌苗、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DPT、DTaP、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治疗性制品: 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肉毒抗毒素(A、B、E、F型和四价混合)、抗狂犬病毒血清等。诊断试剂:有正式文号的产品计38种。XX生物制品研究所拥有国内独家产品口服轮状

7、病毒活疫苗、A+C群流行性脑膜炎多糖菌苗、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Hib结合疫苗、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肉毒抗毒素和肉毒分型诊断试剂等。国内占较大的市场份额产品有麻疹减毒活疫苗(75%),破伤风抗毒素(40%)。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是我国第一个以成品形式出口的生物制品,已在2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销售(韩国、印度、香港地区、科威特、巴西、墨西哥、中美洲四国、乌克兰、印尼、土耳其等)。 XX生物制品研究所科研成果有:国家类新药4个品种、类新药8个品种、类新药2个品种、 类新药及仿制药13个品种,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

8、4项、杜邦科技创新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1998年以来主要科研成果和产品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国际上唯一被批准注册的口服福氏2a和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苗,国际上第二个被批准注册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国际上第三个被批准注册的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国内第一个被批准注册的A+C群流脑多糖疫苗,治疗用神经生长因子,Hib多糖蛋白结合疫苗。上述产品的销售额已达到全所总销售额的80%,已经成为XX所的经济支柱。XX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发展规划为:紧跟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的步伐,成长为以疫苗类生物制品为主导,科研特色鲜明,人才结构合理,基础设施优良,具有稳定的国内市场和逐

9、步增长的国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和抵御能力的一流生物技术企业。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2006年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原国家计委2001年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原国家计委(第9号)令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4.原国家计委(第3号)令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5.甘肃省实施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办法;6.甘肃省建设厅、甘肃省抗震办公室关于加强“5.12”汶川地震后我省城乡规划编制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甘建设2008249

10、号;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其他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1.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生物制品研究所院内,办公大楼的北侧,生产大楼的东侧。北临研究所内的配电室,其东侧为污水处理站和锅炉房。2.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综合测试大楼1座,其总建筑面积26246(其中地下部分1422,地上部分24824),主体地上十五层,地下一层,建筑主体高度74.80米。新购买实验及检测设备615台(套),其中进口设备451台(套)。3.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4267.61 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资金

11、构成为:设备购置费4082.40 万元,占建设投资的28.61%;安装工程费2105.08 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4.75%;建筑工程费6458.71 万元,占建设投资的45.27%;其他费用1621.42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1.36%。资金来源:全部投资由XX生物制品研究所自筹解决。4.结论从项目的选址,建设方案的分析评价,建设的必要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当地社会文化互适性以及项目实施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XX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药品测试环境,有力的提高XX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建议项目承建单位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争取早日建成投

12、入使用。并成立项目办公室,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编制好工程进度计划,每周、月、季核查工程进度,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完善。项目承建单位应选择有相应资质、信誉良好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把工程建设成优质获奖工程。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占地面积26572总建筑面积262463建筑基底面积26574项目总投资万元14267.61其中:设备购置费万元4082.40安装工程费万元2105.08建筑工程费万元6458.71其它费用万元1621.425资金筹措(全部由企业自筹)万元14267.6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

13、的背景一、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条件XX市处在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即北纬36,东经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区)的省会平均距离最近。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枕山带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黄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东西狭长,呈一带状,市区有黄河和及其支流形成的不少盆地与峡谷,盆地与峡谷相间是市区地貌的主要特点。XX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620.3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7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年平均气温9.3。二、社会经济条件1.行政区划与人口XX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

14、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总人口329.43万,有汉、回、满、东乡、藏、蒙、土家等36个民族。2.文教卫生XX科技实力较强,现拥有近1000多家各类科研开发机构,9个国家重点研究实验室,17所高等院校,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600多项,人才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有些研究机构如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XX冰川冻土研究所、XX化学物理所等在国际国内都有一定声誉。3.社会经济XX经济运行呈现出增势稳健、后劲提升、活力增强、协调发展、整体效益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15、73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幅较上年提高0.4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9亿元,增长3.69;第二产业增加值336.08亿元,增长15.78;第三产业增加值370.59亿元,增长10.22。三次产业比例为3.56:45.87:50.57。非公经济增加值236.4亿元,增长21.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2.26。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09.4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6.08万亩,比上年增长2.57,粮经比例为60.1:39.9。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作物品质结构调整加快,“两高一优”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增加。全市优质作物播种面积90.27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7,其中优质粮食播种面积66.36万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产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5.5万千瓦;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6.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