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97832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高起专)试卷A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考试试卷A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对农村儿童来说,下列活动中不合适的是( D )A. 参观养鸡场B.观察庄稼 C.认识无土栽培 D. 了解基因工程2. 下面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B )A. “这是什么颜色的?”B.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C. “你喜不喜欢蝴蝶?”D. “它叫什么?”3. 在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对儿童行为限制程度的维度是( B )A. 简单复杂B. 开放封闭C. 冷硬柔和D. 干预隐退4. 评价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或者评价教育质量达到什么等级,这体 现了教育评价的( A )A. 鉴别作用B. 诊断作用C.

2、预测作用D. 改进作用5. 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以优化教育过程的评价称为( C )A. 改进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6. 教师看到有儿童聚在一起捉“西瓜虫”时,认为“西瓜虫”太脏了,就责令儿 童把虫子扔掉,教师的这一态度是( B )A. 恰当的B. 不恰当的C. 应予提倡D. 不知道7. 儿童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新异刺激的积极反应倾向,这说明儿童( B )A. 是无知的 B.具有好奇心C.处在室外D.已经接受了系统的学校教育8. 下列内容中便于学前儿童直接探索的是( B )A. 太阳的结构B.太阳能发光、发热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D.太阳黑子9. 下列关

3、于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正规性科学活动不是完全由教师设计、计划和组织的B.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学习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C. 在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教师一般要为儿童提供人手一套的材料D. 正规性科学活动注重的是儿童的记忆而不是理解10. 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D )A. 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B. 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C. 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D. 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11. 在下列天气现象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 B )A. 了解风形成的原因B. 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的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C. 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天气现象:

4、冰、雪、雾、雨等D. 了解雨的成因12. 下列关于儿童科学活动重要性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A. 有利于培养儿童学习的主动性B. 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C. 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学科学的兴趣D. 给予儿童充分的满足,享受科学过程所带来的乐趣13. 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中材料数量多少和功能多寡的维度是 ( A)A. 简单复杂B. 开放封闭C. 冷硬柔和D. 干预隐退14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决定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 ( C)A.整合性 B.灵活性 C.年龄层次性 D.可操作性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可以结合科学教育的内容

5、B. 可以借助美术的形式开展科学教育C在音乐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D在科学活动中可以渗透认识社会的教育16关于儿童活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C )A.儿童的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是互不相关的B. 儿童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C. 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D. 儿童有时是活动的主体17下列观察活动中,不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 A )A.观察彩虹B.观察春蚕C.观察蝌蚪D.观察小草18. 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A. 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B. 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C. 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D. 教师要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11

6、9. 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B)A. 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B. 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C. 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D. 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2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A )A. 科学性与启蒙性B. 广泛性和代表性C. 地方性和季节性D. 时代性和民族性21. 组织儿童把水果、蔬菜、飞禽、走兽、水生动物、陆生动物等按同类性质进行分类,看谁的速度又快又准确,这是科学游戏中的( C )A. 感知游戏 B. 情景游戏 C. 分类游戏 D. 活动性游戏22. 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因在于( C )A. 儿童提高学习成绩的需要B. 是幼儿园工作安排的需

7、要C. 对儿童个人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D. 是家长的需要2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 B)A. 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 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C. 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 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24. 不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 D )A. “你有什么主意?”B. “它像什么?”C. “你们发现了什么?”D. “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25. 有关观察指导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A. 教师应教给儿童相应的观察方法B. 教师应引导儿童只用视觉观察物体C. 教师应尽可能让儿童自己观察D. 教师应引导儿童学习有顺序的观察方法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 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

8、区别与联系?答案:(1)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 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的经验,这些 经验因其是有关自然事物与现象的,因此就被命名为科学经验。(2)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3)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但他们又紧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 依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1)科学性:指所选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的原理。(2)启蒙性: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

9、知发展水平, 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即能够理解 和接受。(3)系统性: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有具体到 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编排。(4)时代性:指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 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5)地方性:地方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6)季节性:季节性要求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3. 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答案:(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

10、育目标的学科依据。三、论述题(10 分) 论述教师态度对儿童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影响。参考答案: 一般说来,教师对于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态度有三种类型:(1)第一种态度是深入了解、鼓励支持、积极引导。采取这种态度的教师在发现了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后,会主动地观察、了解他们在干什么,鼓励和支持儿童的探索行为,并能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引导儿童进行有意义 的探索活动。显然,这种态度能使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它不仅充分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遇,还对儿童自发的探索活动给予了 积极的反馈,鼓励了儿童的探索行为。(2)第二种态度是干预、制止,甚至训斥。这是教师对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教 育作用

11、认识不足的表现。所以,当这样的教师看到儿童聚在一起捉西瓜虫时, 就会认为“西瓜虫太脏”,坚持要让儿童扔掉。这样的态度会使儿童颇有兴趣 的探索发现活动被迫终止,从而熄灭那些刚刚点燃的科学火花。从长远看, 将会磨灭儿童的好奇心,对儿童产生不利的影响。(3)还有第三种态度,那就是忽略,或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致使儿童已 经出现的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自生自灭。这种态度尽管不会像前一种态度那 样打击儿童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但也有“失察”之过。儿童科学探索的行为 需要教师的肯定、鼓励和支持。如果他们自发的科学探索行为得不到教师的 及时发现和肯定,久而久之,他们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减弱。 这是非常可惜的。四、活动设计题(16 分) 请设计一份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参考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