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97626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商业广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案_(DOC 56页)(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广场人工挖桩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xx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八年三月十五日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拟建的xxxx广场基坑工程位于xx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与华夏路交界,拟建建筑主体为一栋超高层商务综合楼,包括有商业、办公、酒店和公寓。地上总建筑面积143000m2,地上66层,建筑总高度288米,地下5层,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拟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坑深度约23.6米。工程建设单位为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xx省建工设计院。工程范围包括人工挖孔方桩、人工挖孔圆桩及压顶梁。拟建的xxxx广场东侧为一规划路,路宽7米,路的另一侧为xx珠江新城西塔副楼部分(

2、施工中);南侧为一规划路,路宽7米,路的另一侧为一变电站规划用地,现建有一些临时工棚;西侧为华夏路,路宽约30m,路边线离基坑边约14米,路底下为xx地铁三号线与五号线的换乘站-“珠江新城站”;北侧为规划中的花城大道,路内边线离基坑边约12米。拟建的xxxx广场原始地貌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经堆填后地面平坦开阔,经钻探揭露,场地上覆盖第四系土层主要由人工填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残积层(粉质粘土、粉土)及白垩系基岩组成。基岩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粉砂岩、砂岩、砂砾岩、砾岩,局部差异风化发育。场区上部土层为弱透水的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强、中风化基岩裂隙

3、带中的裂隙水,裂隙的连通性较差,透水性较弱。总的来说,场区地下水较贫乏,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裂隙带的侧向迳流补给。本工程周边地下管线分布如下:基坑东侧和南侧均无管线;西侧离基坑由近到远依次为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信管网;北侧离基坑由近到远依次为电力管网、排水管网。第二节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钢筋切割机台32风镐台1503潜水泵台1504空气压缩机台155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台46电焊机台157挖孔桩机具台1308手推斗机台1009鼓风机台10010挖掘机台111吊机台112经纬仪台113水准仪台114电箱台若干第三节 设计要求及参数本工程基坑拟分两部份施工,一期基

4、坑与二期基坑,两部份均采用逆作法,支护桩采用互相咬合的人工挖孔方桩,支撑采用地下室内楼盖的结构梁板。另外,一期基坑中,主体结构核心筒基坑采用正做法,支护桩采用人工挖孔圆桩,并设一道冠梁、四道环梁作为支撑基坑周边采用直径1.2m人工挖孔方桩,约266根桩,桩距为1.2m,桩长约24.7m,桩端支承嵌固于微风化岩,ZH1、ZH4桩外、内侧长纵筋为1025,ZH2、ZH3桩外、内侧长纵筋为825,加劲箍161000,螺旋箍8130,两侧长纵筋416,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25,桩护壁强度等同桩身砼强度。主体结构核心筒基坑采用直径1.2m人工挖孔圆桩,约59根桩,桩距为2m,桩长约24.9米,桩端支承嵌固

5、于微风化岩,长纵筋为1425,加劲箍161000,螺旋箍875,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25,桩护壁强度等同桩身砼强度。主体结构核心筒基坑从现场地面平整至-1.5米,高压喷C20混凝土80厚(单层钢筋网6200200)放坡,坡度为1:1,人工挖孔圆桩从-4.5米开始往下挖。第四节 工程施工的特点及难点一、在施工中,场地降水必须采用挖孔桩井内降水,需和桩施工过程协调配合措施。二、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较紧,需作好工期的合理安排及劳动力的投入。三、本工程的桩深较深,约25米,需作好护壁及各项安全措施。四、本工程采用方桩工艺,需进行跳挖,必须作好调度及安排。五、本工程为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的安全措施必须安

6、排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施工。六、因近西塔工地,原有的预应力锚杆我司采用液压切割器处理。第五节 编制依据151工程招标文件、有关设计图纸和地质勘查资料。152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 925897)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4、xx省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DBJ15-201-9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7、建筑基坑支护工程规范(JGJ120-99)8、xx省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BJ/T15-20-97)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7、-92)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11、xx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 02-98)153国家、省市相关安全条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xx市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xx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二章 施工组织机构 我公司将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部、技术部、质安部、材料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及办公室,详见施工组织机构图。施工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等,详见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将派出各工种作业层人员共355名,见劳动力组织安排表。

8、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本工程中任职备注1xx男项目经理2xx男技术负责3xxx男安全员、质安员4xxx男测量员6xxx男施工员7xx男材料员8xxx男资料员劳动力组织安排表序 号工 种人 数备 注1挖孔工2662钢筋笼加工403电工34维修工35灌注工206材料37杂工20合计355第三章 施工准备第一节 施工技术准备311做好调查工作1、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由于施工所需混凝土、钢筋、水泥、中细砂、钢材、柴油等数量大,故应对各生产厂家的生产、供应、价格、品种等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及早进行供需联系,落实供需要求。由于施工用电的起动电流大,负荷变化多,因此,对电源的供应情况应作详细调

9、查。312做好与设计部门的结合工作生产技术部门应协助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上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组织各工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细节。313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生产技术部门认真编制该工程的施工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生产的指导性文件。第二节 施工物资条件准备321建筑材料的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

10、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程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根据材料需用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到落实。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保管工作。322施工机械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323施工现场准备1、场地控制网的测量,建立控制的基准点施工前按总平面图的规划,并按一定的距离布点,组成测量控制网,各控制点均应为永久性的座标和水平基准点桩,必要时应设防护措施,以防破坏,利用测量控制网控制和校正建筑物的轴线、标高等,确保施工质量。

11、2、做好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在现场接通施工用水、用电、平整好施工场地。3、组织机械设备进场根据施工机具的需用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机械设备进场后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布置,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主要机械设备用量计划详见附录1。324施工人员的准备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施工管理层,并从公司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本工程的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法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12、在大批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做好后勤工作安排。职工的衣、食、住、行、医等应予全面考虑,应认真落实,以便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325施工作业条件准备向班组进行计划交底和技术交底,下达工程施工任务单,使班组明确有关任务、质量、安全、进度等要求。做好工作面准备:检查道路、垂直和水平运输是否畅通,操作场所是否清理干净等。对材料的规格、数量等进行清查,并相当一部分运到指定的作业地点。施工机械就位并进行试运转,做好维护保养等工作,以保证施工机械能正常运行。326建立项目管理制度由有关部门协助项目按照我公司项目管理文件的规定,制订一套适合于本工程特点的项目管理制度,使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步入标准化、制度化、

13、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中来,要求建立的项目管理制度有:1、项目经理部组织及人事管理制度2、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制度3、项目安全管理制度4、项目施工生产管理制度5、项目技术管理制度6、项目质量管理制度7、项目设备租赁管理制度8、项目技术资料管理9、项目现场保卫管理制度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土方开挖及边坡加固4.1.1施工流程:开挖土方修整边坡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4.1.2主要技术参数:网片钢筋:62002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喷射混凝土厚度:80mm;坡顶混凝土:外延1.0m,作好护坡顶排水;4.1.3施工方法:1.坡顶面的处理:施工前应于核心筒基坑四周坡顶,按设计图要求,进行网喷。如

14、坡顶为松软土层,则坡顶喷射砼层应用素喷适当加宽,以防止雨水及地表水下渗软化边坡土层。在网喷完成后则施工坡顶排水明沟。2、开挖土方:挖土应按设计图纸坡度面开挖,机械挖土时应预留0.1m,之后人工修整,根据边坡土质情况,可采取分层开挖方式,开挖深度首层为1.5米,核心筒范围挖到-4.5米。3、铺设钢筋网片:网片筋应顺直,按设计间距绑扎牢固。在每步工作面上的网片筋应预留与下一步工作面网筋搭接长度。钢筋网应与土钉连接牢固。埋设控制喷层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4、喷射混凝土:按配合比要求拌制混凝土干料。为使回弹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喷头与作业面间距宜为0.61.0m。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时应控制用水量,使喷射面层无干斑或移流现象。喷射混凝土厚度应保证钢筋网和加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15mm,终喷总厚度不小于1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