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975481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2 建设规模与内容21.3 投资估算31.4 资金筹措31.5 项目建设期31.6 效益分析3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62.1项目背景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2.4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1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15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153.2产品方案17第四章 技术方案18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205.1 选址原则205.2 建设地点205.3 地理位置225.4 建设条件225.5 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分析235.6 项目实施的有

2、利条件24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27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17.1投资构成和估算317.2 资金筹措32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338.1 项目组织管理33第九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369.1经济效益分析369.2社会效益分析379.3 生态效益评估37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910.1 可行性研究结论3910.2 可行性研究建议40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1.1.2项目建设类型: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1.1.3 主要养殖畜种:奶牛1.1.4 建设地点*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衣家营子村*

3、祥和奶牛养殖场(原*利发奶牛养殖基地)*市松山区安庆镇元茂隆村*茂隆奶牛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市松山区夏家店乡三家村*市松山区树民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市松山区夏家店乡山水坡村*兴鑫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市松山区初头朗镇柴胡栏子村*柴胡栏子金烨矿业有限公司金牛养殖场*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穆家营子村*蒙伊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1.5 建设单位*祥和奶牛养殖场(原*利发奶牛养殖基地)*茂隆奶牛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市松山区树民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兴鑫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柴胡栏子金烨矿业有限公司金牛养殖场*蒙伊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1.6 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1.1

4、.7 技术负责人: 1.1.8项目主管部门:*市松山区农牧业局1.2 建设规模与内容1.2.1改扩建牛舍改扩建牛舍108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540万元。改扩建挤奶厅15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75万元。以及水、电、路配套设施。1.2.2 挤奶设备购置挤奶设备6套,单价20万元,总投资120万元。1.3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735万元,牛舍、挤奶厅、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土建工程投资615万元,挤奶设备120万元.1.4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3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6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35万元。1.5 项目建设期建设期为2012年-2013年。1.6 效益分析1.6

5、.1 经济效益改扩建标准化牛舍10800平方米,可增加奶牛饲养量1800头,年增加效益670万元。1.6.2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既保证了奶源的数量,又提高了奶源的质量,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奶牛产业是高附加值产业,饲养奶牛不仅可直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带动加工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牛奶加工增值,可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繁荣市场,扩大对外贸易。 该项目生态效益显著,饲养奶牛消耗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可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秸秆变废为宝。奶牛产生的粪便是

6、优质的有机肥料,通过科学处理和利用,不仅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替代大量的化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真正做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业协调发展”。 随着奶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促使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4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

7、的意见中发20051号;7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8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市松山区统计年鉴;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3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2.1项目背景奶牛产业是我区农牧业产业的朝阳产业,区委区政府一直将奶牛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实施产业化发展、专项推进。自2003年以来,我区奶业持续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生鲜乳产量持续增长,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以来随着奶业发展需要,我区奶牛养殖场(小区)进

8、行了一系列标准化建设和规范性整顿,规模较小的奶牛小区(场)及散养户大部分都牵牛入驻规模较大的小区(场)进行重组,同时都进行了规模奶牛场和合作社形式的工商注册,生鲜乳收购站也进行了一系列整合、整顿和规范化建设,奶牛产业步入良性化发展轨道。但是仍有许多不足现实存在,体现在:一是奶牛养殖效益仍然较低,部分奶牛养殖户仍然亏损。原因为饲草料、人工等成本涨幅高于生鲜乳收购价格的涨幅,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收售机制不合理等,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有奶牛养殖小区(场)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程度不高,受资金等影响标准化建设进程较慢,养殖方式较为落后,奶牛养殖新工艺引进力度不够,奶牛良种覆盖率和生产水平

9、低,等因素导致奶牛养殖技术含量低、成本过高,奶农发展积极性受挫,各地曾一度出现过淘卖或宰杀奶牛现象。二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除人为因素外,追根溯源还在于奶牛养殖小区(场)标准化建设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养殖基础设施、防疫设施、粪污处理等环保设施、优质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挤奶工艺等硬件建设力度不够,相应的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不能配套更新,导致奶牛疫病及常见病防治难度较大,奶牛生产力提升较慢,生鲜乳质量优质化进程更慢,严重影响了我市建设优质乳业大市的进程。国家对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鲜乳质量安全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措施,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扶持奶业的发展,对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小

10、区(场)的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等配套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给予支持,以加速养殖小区(场)标准化建设,提高生鲜乳质量和产品竞争力,推行健康、生态、环保型养殖,发展无公害甚至绿色、有机型奶牛业,不断优化奶牛养殖环境和生产条件,实现奶牛业与环境友好协调发展。但是扶持力度毕竟有限,奶牛小区(场)标准化建设“以点带面”的辐射示范带动功能,还不足以短时间内实现奶牛产业整体的提档升级,所以还需加大扶持力度。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通过对养殖小区(场)的牛舍、水电路防疫设施、饲草料加工贮藏设施、粪污处理设施、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标准化建设,改善奶牛的饲

11、养环境条件,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奶牛生产力。使养殖小区(场)的疫病防治、改良配种、饲草料供应、集中挤奶、环境保护水平得以提高,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以此推进奶源基地建设和产业化进程。该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保证奶源数量,提高奶源质量的根本需要从我区的奶源需求看,生鲜乳收购企业,内有*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毗邻通辽的蒙牛乳业科尔沁有限责任公司。另外三元、圣元等集团,因奶源不足也到*地区争奶源,有四大乳业巨头在*收购鲜奶。*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液态奶加工厂日处理液态奶300吨,以后将随着*生鲜乳供应能力的提高

12、,加工能力也要随着提高,最高日处理鲜奶的能力可达800吨。以目前松山区的供应能力看,还远远不能达到市场需求量。随着人们对牛奶及其制品消费量的逐年增加,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鲜乳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这就必须建立高标准的奶源基地,保证奶源的安全和优质化,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已经成为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农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均面临着卫生、安全、品质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建设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小区(场)提高生产能力,保证奶源质量,是稳定和发展奶业的现实需要。二、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需要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场)的建设,奶牛

13、养殖规模化、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养殖风险和养殖成本一直不能有效控制,一旦发生疫病,都会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损失,另外,小区(场)标准化水平低,硬件的不完善,致使许多配套新技术、新工艺不能及时引进推广,导致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是大部份奶牛户收入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牛场软硬件的标准化建设,改善奶牛养殖环境和生产条件,配套提高饲养管理科技含量,降低奶牛发病率,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提高奶牛繁殖力、泌乳性能等生产力,提高生鲜乳安全和优质水平等,都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多可观的效益,因此,实施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是养殖户减低成本、降低风险、提质增产、增效增收的迫切需要。三、是

14、保障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友好发展,打造绿色、有机农牧业的需要奶牛属草食家畜,农村有大量的农副秸秆,现利用率不足30%,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是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饲养奶牛,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变废为宝”,随着奶牛数量的大幅增加,加强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场)的粪污无害化处理,甚至进行有机肥生产,循环供应种植业,实现种养业的有机循环,对调整种养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更是为发展绿色甚至有机农牧业奠定了基础。四、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奶牛产业是高附加值产业,饲养奶牛不仅可直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一头奶牛,年牛奶和产犊可获纯收入5000余元),而且能带动加工业、种植业

15、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牛奶加工增值,可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繁荣市场,扩大对外贸易。五、是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探索科技服务新途径的需要养殖业作为传统产业,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场),完善奶牛养殖服务体系,配备各类专业技术团队,提供规范化服务,探索新型经济合作方式,实现饲草料生产供应、疫病综合防治、改良选育、现代化生鲜乳生产、生鲜乳质量安全,奶源销售加工等,都能够充分得到保障。是综合科学技术应用于农牧业生产,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效益的具体方式,也是养殖业经营方式向新模式转变的一种有益探索。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领导重视,发展奶牛业的政策环境良好2003年以来各级政府一直把奶牛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