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974072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

2、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自主预习案】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动停止,发声也_。2声音的传播需要_,声音可以在固体、_和_中传播,但真空_传声。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_。不同介质中的声速_,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当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发生变化。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4回声是声音的_现象,对着山崖、高墙喊话,声音会被山崖、墙壁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m。【课堂探究案】知识点(一) 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图,播放有关声的视频。思考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_;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_;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猜想:_。活动2: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更有创意?你是如何让物体发

4、声的?_;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_;结论:发生的物体在_。活动3:共同体验:(1)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2)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_。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运动”的方法吗?_。知识点(二) 声音的传播想一想: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探究1: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结论:_。探究2: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

5、声。结论: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议一议:声怎样向外传播的?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探究3: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结论:_。小组交流: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_。知识点(三) 声速看一看:阅读课本 “声速”中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声传播的快慢用_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声速大小跟_有关,还跟_有关,一般情况下, _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液体、气体)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变_(填大、小)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停止,其发声也就停止。2、声音靠_

6、传播的,_、_、_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于_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3、声音在空气中(15)的传播速度为_;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小于_中的速度,更小于_中的速度。【当堂训练案】1. 鸟鸣是靠其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_发声的,清脆的蟋蟀叫声是靠左右翅摩擦引起的_发声的,笛子和萧都是依靠其_发声的。2. 在冬天风大的日子里,电线杆上架设的电线会嗡嗡的响,这种声音是由于_而产生的。3.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击鼓时,会看到碎纸屑在鼓面上不断地跳动,在此实验中,小纸片的作用是( )a 使鼓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 使鼓的振动时间延长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别是由 、 、 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的。5、坐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a 教室不能产生回声b 教室产生的回声从门窗缝隙中跑掉了c 教室反射产生的回声正好抵消d 教室太小,四周反射来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无法分辨6、 一辆停在山崖前某处的汽车某时刻鸣笛后,经过1.2s后听到了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则汽车中的人距山崖的距离是( )a 170m b 408m c 204m d 34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