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97118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第一篇:金色的鱼钩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语文教研组2014-06-0319:42:32 阅读626评论4字号:大中小订 阅教学目标1. 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学习 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2.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 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4 .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 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5.训练朗读能力,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

2、学过程:一、导言金色的鱼钩是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想信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之后,一定会被那位老班长的精神所感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字词,读熟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听写。听写,同桌交换检查书写情况冰推荐字好和得100的同学,得星星。二. 新授: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要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并结合下列阅读要点进行阅读: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划出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部分。说说你“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这句的理解。2.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a外貌描写:(第2

3、821222328段)含义: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 两鬓都斑白了。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 皱紧眉头硬咽下去。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 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 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 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 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

4、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b动作和语言描写:(找几处不唯一,自由说)c人物神态描写的语句,从文中画出来。3、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 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4、 本文是刻画老班长,为什么写“我“呢?(讨论)(反面衬托)5、 分析老班长的性格特征。(板书)舍己为人?忠于党和人民6、品读老班长牺牲的段落(28 33)(1)找一学生有感情朗读。(2)师设疑,生分组讨论回答。7、选读你喜欢的语句。(要饱含真情)&讨论,提高思想认识。(ppt课件)a.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 衣兜里?

5、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我”把鱼钩收藏起来,是为了革命胜利后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 去,教育子子孙孙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舍己为人,忠于党,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3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说明了什么?金子是高贵的,而老班长的精神同样是高贵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 进的方向。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身上看到了老班长那颗金子般的心。c你是怎样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 的光芒”这句话的?(同上)三、扩展与延伸.你能列举老班长式的人物吗?(“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塘中的老同志”“妈妈”“爸 爸”.)四. 作文片段训练:(二选一)受老班长精神鼓舞方面:我们要走

6、出草地。引导学生想象,在老 班长舍己救人的精神鼓舞下,三个小战士互相帮助,艰难地走出草地的情景。五. 作业:1、缩写本文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3、搜集长征时期的故事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外貌描写老班长语言描写 “我”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正面描写) (侧面衬托)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舍己救人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 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 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 本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 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背景

7、,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2. 这篇文章要求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 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质疑: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 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 在初步理解文章之后,我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 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字行句间。之后,组织学生进行 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4. 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 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 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课文

8、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说课稿: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我认为有 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

9、的神情、动 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 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 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2.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 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4 .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5. 训练朗读能力,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教学方

10、法上,为了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 程。(1)、教学前,运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简介时代背景,创设情 境,初步感知课文。(2)、从课题入手,直引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 生体会“金色”的含义,抓住中心,读中感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 感情。结合老班长的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的词句分析,进一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的内心世界。在学法指导上,本课侧重指导快速阅读的方法。课前预习初步感 知课文,课中交流呈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势;重点明确,抓住 重点句感悟全文。课前做到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胸有成竹。在 “快速阅读文章”指导上,借助引导学生勾画两“笑”三“哭”,揣 摩体会,悟出方法。通过训练,学生

11、悟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程序上,我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课前铺垫。了解课 文背景,寻找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及课件,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二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即快速阅读勾画体会。快速阅 读的对象是全文,勾画的对象两“笑”和三“哭”。体会的对象是老 班长的崇高品质和作者的敬爱与怀念之情。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 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 童心理看,符合认知。在教学环节上,我是这样设计的:(一)紧扣课题,设置悬念,使快速阅读有目的的进行。1、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由课题引出问题:“这是一个怎样 的鱼钩?鱼钩隐藏了一个什么故事?为

12、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二)互动交流,勾画重点,仔细研读,提高快速阅读的质量。1、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2、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引导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老班长,而题目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 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抓住重点,直奔中心,深入领会。教师质疑,“我”为什么小心地把鱼钩保存起来? “我”说生锈 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是指什么?为什 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 语言来体会老班长的精神。4、感情朗读,体味情感

13、。让学生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部分有感情 的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老班长的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板书设计上,主要体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三个特 点。主要体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第二篇:金色的鱼钩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么事?把和题目有关的句子用线划出来。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舍己为人忠于革命课堂讨论1.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对红军有了怎样的认识?2你们认为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3.从老班长身上我们学会了什么?4. 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5.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金色的鱼钩”呢?课文总结这篇课文运用了()描写()描写,()

14、描写,()描写等手法,塑造了()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和()的 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外貌神态语言行为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接受任务:草地途中、照顾我们(亲切)(1、2)护送病号:弯钩钓鱼、自己不吃(焦急)(3、22)壮烈牺牲:安定情绪、昏迷不醒(鼓励)(23、33)永远怀恋:保存鱼钩、子孙瞻仰(教育)(34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扩展阅读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 过后尽开颜。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盘山

15、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作业布置1. 课后观看关于红军长征的书籍、电影。收集关于红军长征时期的故事。2.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金色的鱼钩” 呢?第三篇:金色的鱼钩,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金色的鱼 钩的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完成金色的鱼钩的教学后,写了这篇教学反 思,从四方面;1. 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 件非常感人的故事。因此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先交代学生查月历史资 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常品质奠定基础,。并且提示 学生联系毛主席写的长征这首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 时间、经过的省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