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967945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 式结构作者:李云龙王勇来源:音乐生活2021年第11期贝多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其作品体裁形式多样。钢琴奏鸣曲被称为他一生的 “传记”式写照,从青年时期到晚年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奏鸣曲已然成为贝多芬内心的独白。第三钢琴奏鸣曲(Op.2, No.3)和第一、第二首同样都是献给恩师海顿的四乐章奏鸣曲, 创作于1795年前后,是在贝多芬刚到维也纳求学时写下的。这三首钢琴奏鸣曲一经问世让刚 到维也纳打拼的贝多芬一时间声名远扬,“但就是从奏鸣曲第二号起,开始了深受人们欢迎的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时期”。第三钢琴奏鸣曲作品朝气蓬勃,活泼欢快,丝毫没有命运即将 发

2、生转变的感觉,在这首作品中既能看到师从海顿学习到的规整的奏鸣曲写作方法,也能感受 到贝多芬在作品中表达向往自由打破规则的想法。在车尔尼的回忆录中提到,在当时这首生气 勃勃的奏鸣曲被认为包含了最难的技巧,需要最辉煌的演奏。而第二乐章是诗情画意的柔板乐 章,优美且寂静,好像在悄悄地诉说着什么,很有意境。音乐评论家兰兹这样评价道:“在这 首Adagio中,你可以体验到对崇高的美敬仰的感情,犹如在罗浮宫中的维纳斯像前一样,。当笔者对该乐章进行曲式划分的时候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由于主题材料的第二次高八度再 现,让本来的奏鸣曲式具有了一定回旋曲式的特征,习惯性地把它归纳为奏鸣回旋曲式,但当 翻阅教材时发现,

3、奏鸣回旋曲式的特殊类型里并没有类似的曲式结构,重要的是呈示部内主部 并没有再现,主部的第二再现出现在再现部副部之后。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对于该乐章的曲式划分有着不同的观点。首先是魏纳莱奥的器 乐曲式学中把该乐章的曲式划分为较低级的回旋曲式,是回旋曲式的一种。钱仁平在一个 被误会了的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一文中认为该乐章应该划分为回旋奏鸣曲式。在范乃信贝多 芬密码一书中,提到该乐章的再现部是典型的回旋奏鸣曲式结构样式,整体上具备回旋性的 结构特征。考虑到奏鸣原则在前,回旋原则在后,故命名为湊鸣回旋曲”。为此还特别强调, “名称位置的改换,并没有产生出新的曲式,奏鸣回旋与回旋奏鸣仍然是同一种曲式结构。”

4、陈 雷在奏鸣回旋曲式与回旋奏鸣曲式辨析一文中认为是回旋奏鸣曲式,并且在命名上认为奏 鸣回旋曲式的基础是回旋曲式,奏鸣性与回旋性相互渗透,更接近于回旋曲式,具有奏鸣性的 回旋曲式,称作奏鸣回旋曲式仮之则为回旋奏鸣曲。1必兀耐折-4即抿勒忡J林An殆灯aliiliE小U社1A2g1斗36!現(SPt(*7-S2?划#t:矗|l麻rt卄丘n乐旬Ih2hi小JrRA42615575wrt:ECF:通过对以上文章研读可以得出,该乐章的曲式结构应被称为回旋奏鸣曲,是具有回旋性的 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是由4+6小节构成,a和al为平行乐句,al看似是a乐句向上2度移位而成,实则是 建立在E大调二级上,第

5、8小节不完满完全终止后又延长补充了2小节,并且转入同名e小调 开始的连接部,此时右手声部的三十二分琶音使乐曲从主部那种静谧的感觉过渡到柔美的律动 中,左手跨越右手演奏的咼音,就像在相互交谈。调性在不知不觉中进入G大调,并且在G 大调上引入副部。从材料的角度来看,此时从旋律或是织体来看都非常容易把连接部和副部划 分为同一乐段,第18小节K46-V7-I清晰地告诉我们此处开始了新的乐句。副部是由3+4小节 构成,bl是b乐句的变化重复,前3小节完全一样。左手不断地跨越右手演奏,切分重音在 高音区响起,声部重心也转移到左手,副部和主部对比更加具有抒情歌唱的特点。该乐章的呈 示部是没有结束部的,直接在

6、第26小节转调进入了展开部,副部短小的两个乐句出现了两次 终止式,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7小节的副部旋律也承担了结束部的功能。从材料还有旋 律的角度来看此处的确省略了结束部直接进入展开部。而主部没有再现也可以确定该曲式不是 奏鸣回旋曲式。(二)展开部展开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材料使用了连接部的材料,前半部分很有意思,每当力度 从ff到p变化的时候调性也会发生一次改变,形成了 e-a-b的调性变化,左手在高音区下行音 阶然后紧接力度ff上的变化,使这里的音乐色彩对比更为强烈。从调性的变化、力度的强弱对 比来看都意味这里是具有展开性质的乐段。后半部分属副部材料的出现,左手声部的织体依旧 是来回

7、跨越右手演奏切分音,不断出现在不同八度的b音,和声也一直在终止式的连接上徘 徊,预示着再现部即将出现。和贝多芬其他的钢琴奏鸣曲相比,该乐章的展开部可以说是短小 精简。(三)再现部再現部中主部的再现和呈示部中没有太大的差别。连接部缩减为6小节,从E大调(降六 级和弦)转为C大调开始进入连接部,并且用ff力度、柱式和弦的织体弹奏了两小节主部材 料的动机,而后进入和呈示部中连接部相似的材料。如谱例所示。这三小节的出现有力地证明了该处为连接部,起到了连接主部和副部的作用。副部在E大 调上再现,体现了奏鸣曲式的调性服从原则,即呈示部中主部、副部不在同一个调性,而再现 部中副部会服从主调,不在呈示部出现的

8、调上再现。(四)尾声尾声中主部材料的第二次再现,正因为它的出现让该乐章具有了一定回旋性,也因为这里 让大家对曲式结构的划分有了不一样的观点。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还发现,主部的第二次 再现,有的把它划为了再现部,形成了主部第一次再 一连接部一一副部一一主部第二次再 现的乐段,也有的划为了尾声。笔者认为应该划为尾声,虽然主部的第二次再现使得该乐曲具 有了回旋性的特征,但从其谱面来看,主部的第二次再现变化发展较大且出现在副部的完全终 止之后,该处应该看作是一个具有展开性的尾声,也许是因为该乐章展开部短小的原因,贝多 芬在尾声中让主部再一次的变化出现。尾声中E大调的阻碍终止后紧跟着5小节的补充终止, 这5小节也残留着主部动机的影子。根据以上对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分析不难发现,该乐章具备了奏鸣曲式三部性 以及调性统一的典型范式,虽然呈示部中缺少结束部,但是一个奏鸣曲式,随着主部的第二次 再现使得该乐章具有了一定回旋性,根据陈雷老师一文中的命名原则应该称为回旋奏鸣曲。从 曲式结构的角度来看,贝多芬所作的该乐章不太符合海顿式或典型范式的奏鸣曲式结构,贝多 芬在曲式结构上的变化似乎已经能够感受到贝多芬浪漫主义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