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96662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期末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总分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某同学打算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来研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以下哪一材料并不合适:A、一个DN分子 、一个草履虫 、一个菌落 D、一片树叶2.某种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调节血液的渗透压C参与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3.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出现特大旱灾,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百年一遇的旱情,不仅中国大旱,东南亚国家也陷入严重干旱。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水是农作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B.动

2、物有氧呼吸时既需要水参与又有水生成.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D.水的含量既与细胞代谢相关也与生物所处环境相关4.某同学研究发现,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大量的磷和氮,由此推测这些元素主要用于合成:葡萄糖 纤维素 脂肪 磷脂 光合反应的酶 DAA. B. C D.5某同学将蛋白质进行水解后得到了几种小分子化合物,他想判断其是否为氨基酸,以下哪项可作为判断依据:A.有氨基 .有羧基 C有肽键 D.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6.日常生活中将鸡蛋煮熟后蛋清变成蛋白,冷却到室温蛋白也不会再变回到蛋清状态,这是因为:A.高温使肽键数增加使其结构更稳定 .高温使肽键断裂

3、,室温下不能重新形成C.高温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且不可逆 D高温加快了鸡蛋中的酶促反应且不可逆7以下有关生物组织中蛋白质检测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缩脲试剂液与液要先等量混合后再加入到待测样液中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C.使用蛋清作为检测材料时,需先稀释处理.利用仪器检测紫色深浅程度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研究8以下有关实验的选材与实验目的符合的是:A选用甘蔗汁检验还原糖 B选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蛙的红细胞观察有丝分裂 选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以下哪项并不能体现其功能: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B细胞内的核酸不会流失到

4、细胞外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会涨破 .植物吸收+比吸收2+多0.愈伤组织细胞在含有各种必需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具有放射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这些细胞固定,进行显微镜检查,利用放射自显影,发现放射性集中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三种结构中。由此可以推断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A水 B.一种氨基酸 C一种单糖 .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1.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实验推测正确的是:将线粒体放入清水中,其外膜先于内膜破裂B将线粒体放入葡萄糖溶液中,将有产生C观察新鲜的菠菜叶肉细胞可发现线粒体呈蓝绿色D.观察硝化细菌时可发现其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丰富1英国科学家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约

5、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突破性贡献而获200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磷脂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C核糖体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D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有关13.将变形虫切割成不等的两部分,有核部分继续生活,无核部分死亡;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取出后,两部分都死亡;将变形虫的细胞核取出,一定时间后再植入细胞核,细胞能够正常生活。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D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细胞生存的基础14.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相关说法

6、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一个氧气分子要在同一细胞中被消耗需经过8层生物膜B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与膜上的载体有关,与线粒体无关C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可解释白细胞吞噬作用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仅体现了生物膜功能的连续性15.将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与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融合后,放到低温(5)的恒温箱中培育4n。其结果和说明的问题最可能是: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不受环境影响C.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两种荧光点不均匀分布,细胞膜流动性受温度影响16.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渗透装置及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若A、B中均

7、为蔗糖溶液,则两者起始浓度相同B若A、B中均为蔗糖溶液,则两者当前浓度相同.若将水槽中水换为中溶液,则A液面将上升D.若将水槽中水换为B中溶液,则液面将下降7在适宜条件下,采用营养液培养小麦幼苗,技术人员研究小麦根系对K+吸收速率与营养液中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右图。曲线d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内在因素是:A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 B根细胞膜的流动性C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D.根细胞内酶的活性18.世纪0年代初,ec 和Alt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A.D BRNA C染色体 DA9.下图,表示有酶

8、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20.在探究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酶浓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因变量和自变量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D无关变量和因变量21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实验是必要的:.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用一株幼小植物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丙酮酸.有氧呼吸产生的 与氧结合生成水不必在酶的催化下即可进行C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23如图为田间豌豆种子萌发的

9、初期,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与种子释放的C2 相对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点说明:A.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C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418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25.如图为在“叶绿体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中得到的滤纸条色素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置为叶绿素aB若用衰老的黄叶,则c、d显现不明显C位置色素溶解度最大D若继续在层析液中分离,则四条

10、色素带之间距离不变6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吸收2,放出CO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C.呼吸作用吸收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2.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放出的化学能合成糖类B.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C.黑藻细胞中,C的固定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HIV的核糖体负责合成蛋白质28.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7、9、10,在黑暗中放置12 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

11、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右图,下列对图示解释正确的是:.pH低于6甲藻不能生长B甲藻光合作用最适H约为7C.pH长期高于0甲藻生长缓慢DpH在7时甲藻有机物积累最多2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杀死细胞;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用龙胆紫溶液可将细胞核物质或染色体染成紫色;压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细胞充分分散,形成单层细胞。A B. C D.30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

12、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1.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32科学家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羊的去核卵细胞中,获得了多莉羊。但单独培养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没有获得新的个体。以上实验说明:A.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质具有全能性 B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尚未分化已分化

13、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33.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那么,该细胞正处于什么阶段:A分化 .分裂 衰老 .癌变34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清除凋亡细胞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凋亡信号凋亡诱导因子执行膜受体结合吞噬细胞激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5模型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模型和模型方法是现代高中学生必须了解和应用的重要科学方法。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做的真核细胞结构模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A.甲同学做的是物理模型,乙同学做的是概念模型.甲同学模拟的是动物细胞,乙同学模拟的是植物细胞甲同学的模型表现了细胞核,乙同学的没有D.甲同学的模型表现了细胞的所有特征,乙同学的没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分5小题,总分共计3分)36(6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两图表示细胞的_(显微/亚显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