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965358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模课程设计》word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冲压模课程设计说明书-冲压模的设计 学 校:洛阳理工学院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号:Z09105844 姓 名:刘 勇完成日期:2011年6月8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评语系 别:机电工程系专 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设计题目:冲压模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张旦闻年月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系专业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课程名称:设计题目: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年 月 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年 月 日课 程 设 计 评 语第 页 系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课程名称:设计题目:课程设计篇幅:图 纸张说明书页指导教师评语:年 月 日 指导教

2、师 洛阳理工学院前言2一、零件原始数据3二、冲压件工艺分析41、冲压工序42、材料性能43、零件结构44、尺寸精度4三、冲裁方案及模具类型的选择51、冲压工序安排方案52、选用模具确定6四、零件的工艺计算6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62、冲压力的计算83、压力中心的计算94、刃口尺寸计算9五、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确定101、落料凹模设计102、标准模架的选用113、冲孔凸模的设计114、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选用与计算:125、凸凹模的设计136、其他零部件的选用13六、冲压设备的选用13七、模具装配图141、绘制装配图142、主要零件材料选择及热处理15八、结束语16九、致谢17十、参考资料1

3、7前言该课程设计是由冲孔落料件设计,冲压模设计组成,冲压模具主要是将板料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件的加工方法。因为模具的生产主要是大批量生产,而且模具可以保证冲压产品的尺寸精度和产品质量,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主要考虑到模具设计能否满足工件的工艺性设计,能否加工出合格的零件,以及后来的维修与存放是否合理等。本次课程设计的垫片,不仅要考虑是做出的零件能满足工作要求,还要保证它一定的使用寿命。关键词:冲孔 落料 工艺性(1)课题来源及要求 本次模具设计的课题属于零件设计类,来源于生产实际问题,是一个圆环垫片,该零件需通过冲孔落料二道工序完成。 (2)设计内容 a 分析零件的成形工艺性,进行制品的基本参数的计算

4、、冲压模的设计计算,选用压力机,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b 模具和成型机械关系的校核;c 模具零件的必要计算;d 绘制模具装配图一张, 绘制主要工作零件凸模、 凹模、 凸凹模图各一张; e 编写设计说明书;(3)介绍的内容与意义此次课程设计说明书涉及的知识面广、衔接紧密、结构整合或综合性强、实用性强。本说明书介绍了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设计工艺 计算、模具总体结构设计、主要零部件设计、冲压设备的选取等。本说明书对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介绍相对比较全面,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也培养了 个人的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对模具设计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完整化, 以及对于工程技术的

5、严 谨性。 (4)设计过程 为缩短本次设计的时间, 让模具设计充分理解其设计意图, 在模具各部分设计中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系统,让模具各部分的结构明确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提高效率。一、零件原始数据零件原始数据: 如图所示的垫片,外形直径 D=18mm,内孔直径 d=8mm,厚度 t = 1.5mm ,材料为 Q195,生产批量:大批量。二、冲压件工艺分析1、冲压工序只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2、材料性能Q195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冲裁成形性能,其抗拉强度为 315390Mpa,抗剪强度为 260320MPa。3、零件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且中心对称,无尖角,对冲裁成形加工较为

6、有利。零件中间有一圆孔,孔的最小尺寸为 d=8mm,满足冲裁最小直径 d min 1.0t=1.5mm 的要求。同时,经过计算,孔的边缘距离零件外形的最小尺寸 b1 =1/2(18-8) = 10mm ,满足冲裁最小孔边距 bmin 1.0t=1.5mm 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件的结构要求。4、尺寸精度查表得,该工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 IT12IT14 级,所以未注公差由IT14级查取。由此,通过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综合以上材料性能、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的分析,该零件可以采用普通冲裁的方法获得。三、冲裁方案及模具类型的选择1、冲压工序安排方案该零件包括冲孔和落料两

7、个基本工序,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方案一:采用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三种类型模具优缺点比较如下:方案一的优点是模具设计、制造简单、周期短、模具结构简单,甚至可以采用标准化的模具成形零件,因此,模具和制件的制造成本均低。但因采用两副模具分别进行落料和冲孔,其冲压生产率低,不能满足垫圈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方案二的优点是冲压的生产效率高,且制件的平整度较高。但模具结构较第一种方案复杂,因此设计制造周期较长,模具成本较高。方案三优点是冲压生产过程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效率较高。但模具结构较第

8、一种方案复杂,因此设计制造周期较长,模具成本较高;与第二种方案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综合以上分析,以满足制件质量和生产纲领为主要因素,方案一显然不能满足要求;方案二和方案三,宜采用方案二生产。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 t = 1.5mm 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 = 4mm ,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 bmin = 18mm ,有 bmin ,满足该凸凹模结构要求,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2、选用模具确定按照落料凹模安装位置,复合模又分为正装和倒装两种形式。正装复合模冲裁时的 冲孔废料

9、由上向下推出,如多孔件,而孔的废料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除,而倒装式复合模工作时产生的孔废料直接由下模部分漏出,比较可知倒装模操作方便,且安全。 所以选用倒装式复合模进行加工。综上得,该零件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式复合模生产。四、零件的工艺计算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及确定步距一般而言,排样原则有:a.提高材料利用率。对冲压件来说,由于产量大,冲压生产效率高,原材料费用常会占到冲件总成本的 60%以上,所以材料利用率是是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指标;b.使工人操作方便、安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应尽量选条 料宽、进距小的排样方法; c.使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寿命较高;d.排样应保证冲压件的

10、质量。 根据零件形状,比较可知应采用单排的有废料排样方法最合适,(1)搭边值的确定 由零件外形尺寸 D = 18mm,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2-12得两工件间的搭边a1 =1.5mm,实际取a1=1.0mm;工件边缘搭边a=2mm,实际取 a=1.2mm。(2)条料宽度的确定(导料销导向)条料宽度计算公式:B=(D+2a+)0-查表2-13得, = 1.0mm代入公式,得B = (18+2X1.2+1.0)0-1.0mm = 21.40-1.0mm a) 确定步距 S=D+a1=18+1=19mmb)材料利用率=A1/hB100=(182-82)/1921.4100=50.22、冲压力的计算

11、(1)冲裁力的计算 计算冲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的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 压力机的吨位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冲裁力,以适应冲压的要求。平刃口冲裁时,其冲裁力F 可按下式计算:F=KLtb其中 F冲裁力N;K系数,考虑冲击载荷因素,通常取1.3t材料厚度,t为 mm;材料抗剪强度,为 MPa; L冲裁周长,L为 mm。 材料 Q195 的抗剪强度 b = 260 320MPa ,取 b = 300 MPa ,冲孔冲裁力: F1 = 1.3 8 1.5 300 = 14.695kN 落料冲裁力: F2 = 1.3 18 31.5 300= 33.064kNF=14.695+33.064=47.759KN(

12、2)卸料力、推件力的计算卸料力 :F卸=k卸F推件力 :F推=nK推F其中, n =h/t=9/1.5=6由材料厚度 t = 1.5mm ,查表2-11得 卸料力系数 K卸 = 0.042 ,推件力系数 K推= 0.055,代入,计算得 卸料力:F卸= 0.042 33.064 = 1.389kN 推件力: F推 = 0.055614.695 = 4.849 kN 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装置,所以,总的冲裁力为:F 总= F+ F卸 + F推 = 47.759+ 1.389 + 4.849 = 53.997kN根据总的冲裁力,初选设备为开式压力机 JB23-6.3。3、压力中心的计算零

13、件外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该零件的压力中心即为零件的几何中心。4、刃口尺寸计算间隙值Zmin=0.132 mm,Zmax=0.240mmZmax-Zmin=0.108mm(1)冲孔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方法。由表2-7查得凸、凹模制造偏差分别为p=-0.020mm,d=+0.020。因|d|+|p|=0.040mm, Zmax-Zmin=0.108mm满足|d|+|p|Zmax-Zmin的条件。按IT14级查得:8=0.36mm,由表2-6查得磨损系数x=0.5.d p =(dmin+ X)0-p = (8+0.50.36)0-0.02mm = 8.180-0.02mmd d= ( d p+ Z

14、min )+d0=(8.18+0.132)+0.020mm=8.31+0.020mm(2)落料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方法。由表2-7查得凸、凹模制造偏差分别为p=-0.020mm,d=+0.020。因|d|+|p|=0.040mm, Zmax-Zmin=0.108mm满足|d|+|p|Zmax-Zmin的条件。按IT14级查得:18=0.43mm,由表2-6查得磨损系数x=0.5.Dd=( Dmaxx)+d0 = (18-0.50.43)+0.020 mm = 17.79+0.020 mmDp=( Dd - Zmin)0-p = (17.79-0.132)0-0.02 mm = 17.660-0.02 mm五、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确定1、 落料凹模设计 凹模采用整体式,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在不影响其壁强度的情况下,采用螺钉或销钉,跟凹模固定板经行连接。根据实用冲模设计与制造落料凹模的厚度经验公式为 H=Kb(H15mm) 式中:H凹模厚度(mm)K系数b凹模孔的最大宽度(mm) 落料凹模的壁厚 c=(1.52)H(c30mm) 式中:c落料凹模的壁厚(mm)H落料凹模的厚度(mm) 由材料厚度 t = 1.5mm ,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