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963974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为增进全局干部职工之间的交流,制定本制度。一、职工之家是全局干部职工、工会会员开展工会活动和课余文化生活的阵地,用于我局干部职工、工会会员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类文化活动。二、职工之家由工会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其职责主要为按规定时间开关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三、活动人员必须遵守活动纪律,讲究文明礼貌,禁止大声喧哗,不影响其他科室、单位工作。四、活动人员注意公共卫生,不得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意摆放其他物品,主动搞好清洁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五、活动人员应爱护室内各种设施器具,如果人为损坏,照价赔偿。六、活动人员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室内,违反

2、者造成人身财产事故,追究事故责任。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二)一、景区“职工之家”活动室设在大会议室,由工会负责管理,主要带给学习书籍、杂志、报刊、棋类等活动用具。二、室内的电器设备、书籍及娱乐设施等由办公室派专人负责操作、保管。景区职工进入“职工之家”参加活动时,须向管理人员办理借阅、领取登记手续,活动结束后,须将书籍、娱乐工具交还管理人员,不得私自带出。三、重要书籍因借阅时间较长,需带出活动室的,需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得超过三天归还。如有遗失则双倍赔偿。四、室内各类书籍、各种物品电器设备、娱乐设施要留意使用,爱惜保护,如人为损坏则照价赔偿。五、持续室内整洁卫生,不乱仍废弃物,纸屑,不随地吐痰和

3、大声喧哗。六、参加活动的人员应举止礼貌,有礼貌,遵纪守法,严禁任何人以娱乐为名,进行赌博等违法活动。七、景区大力支持各工会小组在“职工之家”活动室开展活动,但需报经工会批准方可。八、职工之家活动室内的设备、设施要建立台帐,管理人员变动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九、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得无理取闹或聚众闹事。如出现上述状况,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的有关职责。十、开放时间:_月_日起,每日中午:12:3014:30开放。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三)一、“职工之家”只向本基地职工及其家属开放,禁止外人使用。二、“职工之家”主要提供书籍、运动、影视等活动用具,供职工休闲娱乐,丰富职工业余生活。三、室内的电

4、器设备、书籍及娱乐设施等由专人负责操作、保管。基地职工进入“职工之家”参加活动时,须向管理人员办理借阅、领取登记手续,做好使用记录,活动结束后,须将书籍、娱乐工具放回原处,电器设备需断开电源,任何设备不得私自带出。检查完毕后须将门窗关闭完好,方可离开。四、重要书籍因借阅时间较长,需带出活动室的,需办理登记手续并不得超过一周归还。如有遗失则双倍赔偿。五、室内各类书籍、各种物品电器设备、娱乐设施要小心使用,爱惜保护,如人为损坏则照价赔偿。六、保持室内整洁卫生,不乱仍废弃物、纸屑、不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捶桌拍案,音响音量禁止过大。七、参加活动的人员应举止文明,有礼貌,遵纪守法,严禁任何人以娱乐为名,

5、进行赌博等违法活动。八、在“职工之家”活动室开展活动,需报“职工之家”管理人员批准方可。九、“职工之家”室内的设备、设施要建立台帐,管理人员变动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十、“职工之家”管理人员必须每月对“职工之家”的物品器材进行至少一次清查、核对,并做好记录,有计划地添置器材设备,有规划地丰富和发展“职工之家”的活动内容。十一、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得无理取闹或聚众闹事。如出现上述情况,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的有关责任。十二、“职工之家”应做好防尘、防潮工作,必须配备防火、防盗设施,定期检查电线线路,做好安全工作。十三、“职工之家”开放时间为09:00-21:00。员工须遵守以上制度,严格执行。

6、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四)一、职工之家是本单位干部职工业余时间学习、活动的场所,原则上不接待局系统以外人员。二、职工之家的各类活动器材由局机关工会购买、登记造册,并负责管理和使用。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等故障,要及时报告机关工会,及时维修更新,确保器材的完好性。三、职工之家只限于存放公共物品,私人物品不允许在此存放。若不按规定在此存放物品造成的损坏、丢失,机关工会概不负责。四、职工之家实行专人管理,仅限业余时间开放,未经允许不得私配活动室钥匙,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若使用者在非业余时间在此活动,由此造成的影响由其自行承担。五、在职工之家活动的同志应遵守活动室的有关规定,保持室内卫生,认真做好防

7、火工作,确保安全、整洁。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五)1、非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调试电视、vcd、音响、空调等电气设备设施。2、室内严禁吸烟,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乱丢杂物、随地吐痰。3、爱护室内物品及活动器材,避免人为损坏,活动后物品恢复原状、摆放整齐。4、讲文明,讲礼貌,注意道德风尚。5、借阅图书及活动用品需先办理登记手续,并按照规定交纳押金,超期不还和损坏丢失,押金不予归还。6、借阅图书及活动用品期限。期刊、杂志时限一周;图书时限一个月;活动用品时限由保管员确定。如借阅人出差,借阅时限顺延。7、活动结束,要做到人走、灯灭、窗关。石武客专道岔融雪项目部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六)“职工

8、之家服务站”是全体员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加强“职工之家服务站”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特制定本制度。一、我院“职工之家服务站”只针对本院职工开放;二、“职工之家服务站”周一至周日每天对职工开放;三、活动室内讲究文明卫生,请勿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禁止吸烟,保持室内整洁有序;四、活动室内台球桌及配套器材、桌椅等设备,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将其外搬或借用;五、请爱护公物,在台球娱乐时,不准打“跳球”、“扎枪”或其安有损器材设备的举动,严禁对台球桌磕碰,不准踩踏台球桌面,不准坐在桌球边缘,活动后将器材、物品归放原位,如因个人原因造成物品丢失等应照价赔偿;六、活动室内一切活动要严格执行医院精神文明

9、建设、治安消防等有关规定,严禁赌博,任何人不准以活动为名,搞不健康和违反有关法律的活动;七、要节约用电,注意防火、防盗,活动结束后若室内无人请及时关窗、关灯和关门,并及时通知管理员,协助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八、“职工之家服务站”原则上不对外界开放,如需邀请外人参加,须经服务中心批准;九、职工之家服务站由工会委员专人专管,实行管理责任制,认真履行职责,热心细心地为教职工服务。职工之家管理制度常用版(七)一、医疗救助对象凡属平顶山市管辖的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医保范围的在职会员职工(含农民工)、下岗职工、待业人员、离退休职工,且在工会帮扶系统中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的特困职工及其配偶和子女,符合下列条

10、件的,均属住院医疗救助对象。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2、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当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_%以内的“低保边缘户”。3、职工本人患大病、重病、子女接受非义务教育、各类自然灾害、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边缘户”。二、申请医疗救助所需材料1、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2、所属基层工会对申请人家庭经济收入状况证明,需注明每个家庭成员的月收入金额。3、申请人身份证和家庭户口本原件、复印件。4、参保职工住院确认表。5、工会会员证。三、医疗救助申报流程1、申请“医疗救助”的特困职工在住院_日内(节假日顺延)持医保

11、住院确认表到平顶山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下简称“市总帮扶中心”),按规定填写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2、市总帮扶中心根据申报材料,认真核实,履行审批手续。3、特困职工爱心医院接收医疗救助对象,进行医疗诊治。4、特困职工在爱心医院治疗结束后,有爱心医院直接对特困职工进行医疗救助。四、医疗救助的方式以及结算方法1、特困职工住院应享受的医疗救助费用,由市总工会与爱心医院共同负担,通过爱心医院补贴给住院的特困职工(受助对象)。2、参加医保的特困职工住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在按医疗保险核定基数的_%部分中,再享受_%的医疗救助(最高限额为_万元),医疗救助部分由市总工会和爱心医院各

12、承担_%。3、特困职工因病住院次数不受限制。4、市总工会依据爱心医院出具的医疗救助凭证和平顶山市特困职工爱心医院医疗救助申请表每半年对医院结算医疗救助资金。五、医疗救助工作要求1、特困职工爱心医院要向医疗救助对象明确医疗项目和自费药情况,并提供优质服务。2、市总保障部负责协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审批情况和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履行指导、监管职责。3、市总保障部负责向基层工会宣传医疗救助工作政策,督促基层工会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做好申报工作,把工会组织对特困职工的关怀落到实处。4、市总帮扶中心负责审验申请医疗救助对象的身份,并帮助医疗救助对象完善各项手续,必要时要深入受助特困职工家庭实地走访。5、市总帮扶中心负责与爱心医院的无缝对接,切实做到对住院特困职工家庭的优质服务。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