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96336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现代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作者:周健 单位:大连教育学院1917年的文学革命,拉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1921年以后,随着中国现代小说兴起和发展,新文学社团不断涌现,一个个有着独特风格的艺术创作流派逐步形成,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现代文学学术界,对于现代小说文学流派尚欠全面的研究,基本是从“史”的角度涉入,即按历史阶段时间发展为序,分散孤立介绍为主,归类整合论述不足。本文拟以客观写实和主观抒情为两大文学流脉界定的标准,对现代小说主要流派类别与风格特征予以探究。一、人生写实风格的小说流派及其阶段特征中国现代小说显示了文学革

2、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实质性进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开创了新文学的新天地。1.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与“人生派写实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作主张承继并发扬了新青年的文学“为人生”的观念并且取得较大成绩,把倡导时期的新文学推向前进的第一个团体是“文学研究会”,这个最先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社团汇集了许多有影响力小说家。“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组织者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其基本文学主张一是强调“为人生而艺术”,二是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们的创作大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3、注重文学的功利性,关注人生和社会问题,在创作方法上强调“新文学的写实主义”。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人生写实风格流派,以此为代表的“人生派写实小说”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人生派写实小说作家主要由文学研究会的乡土小说作家群组成。“人生派”的问题小说源于文学研究会提出的“为人生”口号,以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要内容,又称“问题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是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汪敬熙雪夜、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俞平伯花匠、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等。所谓“乡土小说”指的是描写故乡乡镇的生活,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等。乡土写实派的乡

4、土写实小说于20年代中期兴盛起来,延续到30年代。代表作家作品有许杰赌徒吉顺、许钦文一生疯妇、鲁彦菊英的出嫁黄金、彭家煌陈四爹的牛、废名冯文炳等。乡土小说扎根于故乡的土地,正视农民的辛酸与凄楚,平实自然地描写乡土生活。作为一个流派,乡土小说对现代小说的确立及对新文学现实主义的形成有很大贡献。在这个时期,小说因其在思想启蒙方面的特殊作用吸引了大批作家。基于“启蒙主义”文学观,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主题,使现代小说从一开始就担负了沉重的社会使命,鲁迅所倡导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也成为现代小说的“主流”,其中呐喊和彷徨达到了极高的思想艺术水准,代表作阿Q正传为中国现

5、代文学赢得国际声誉。虽然除鲁迅之外的大多数小说家还较幼稚,但他们以拓荒者精神对现代小说所进行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全新探索,却是不容忽视的。这一时代小说文学创作最突出的主题是反封建。农民的境遇成为许多作品的素材,彻底否定了封建旧制度,具有更大的批判力量。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考也得到广泛的表现,很多作品反映了进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道德束缚、争取婚恋自主、追求个性解放的奋斗与抗争,同样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主题。本时期所有创作都以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形象和新的语言形式,呈现出开创一代文风的崭新气象,充满了破旧立新的“五四”时代精神。2.三十年代“左联”与“左翼”小说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大变动,对文

6、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形成了“左翼”“京派”和“海派”三大文学派别对峙而又互相渗透的局面。1928年前后,为适应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以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为主,开始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并得到了广大进步作家的积极响应。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了由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左联”的成立把这一运动推向高潮,使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期的开始。“左翼”小说是以“左联”为核心包括一批与“左联”倾向一致的作家的创作。以茅盾为首,包括丁玲、柔石等较早开始创作的作家以及张天翼、蒋牧良、叶紫、周文、沙汀、艾芜、吴组缃、萧

7、红、萧军、端木蕻良等一大批左翼小说新人所创作的社会剖析小说,显示了左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这一时期革命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一个新水平,对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重要的现实主义、革命民主主义作家,创作出了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如茅盾的子夜、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叶紫的丰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老舍的骆驼样子、李劼人的死水微澜以及东北作家群中的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显示了思想的深刻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学思潮兴盛的时期,由于社会形态的复杂多变,这一时期的文学主题明显趋于多重性

8、。左翼文学的兴起,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从对个人命运的困惑走向对社会命运的积极参与,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幻灭、动摇与追求,是这个时期小说创作更为普遍的主题。茅盾的蚀三部曲、柔石的二月、叶圣陶的倪焕之等都是具体的印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小说的社会生活视野明显开阔,众多作家及作品都力图以一种全景性、多侧面的视角来揭示社会发展的某种必然趋势,或是表明一种执著的人生信念,展示一种独特的人生图景。中国现代小说的这种复调主题,表明它在思想上正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显著增强。小说的题材得到空前规模的开拓,从“五四”时期的注重对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转向对社会性质、出路与发展的

9、探求。很多作家注重正面反映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作品反帝反封建的主题也进一步深化。很多作品不仅揭露封建压迫的残酷和阶级矛盾的对立,还注重展示帝国主义势力对农村的入侵和民族矛盾的加剧。这些都表明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思想深度。本时期是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大丰收的时期,以能容纳较为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中长篇小说为标志。多卷本、三部曲式的长篇小说在表现个人成长史、家族兴衰史以及社会发展史等题材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茅盾、老舍、巴金等创作的中长篇小说都可列入当时世界优秀小说之列。特别是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架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在他的创作实践影响下,现代小说真正展示了大规模、多视角反映社会生活的全景性功能。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