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957281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明清文化(二)》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永州市蓝山一中 邝文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习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了解中国 古代文学成就及思想艺术特色。 2.能列举明清时代书法、绘画成就。 3.列表归纳本课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知识归类的方法。 4.分析、比较明清小说、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反映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 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1.由于明清小说初中学生都有些了解,所以采用让学生自己介绍(可分成四个 小组,每组着重介绍一部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弄清历史与历史 小说的区别。 2.推荐学生借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学生 读本),鼓励学生对

2、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 3.用交换历史信息、讲故事、唱京剧、访问身边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等活 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 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 2.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当时形成的京剧,成为 中国的国粹之一。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明清古典小说、戏剧。 2、难点: (1)明清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2)牡丹亭主题思想的理解。 (3)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时期的文化特点。三、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

3、助教学。 2.学生自主学习与分组协作学习法相结合。四、教学资源 1.图片资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京剧人物的图片资料。 3.多媒体教学设备。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指导学生有选择的阅读名著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借阅老师推荐书目。 (2)课前分小组演绎四大名著的精彩片段,形式不限六、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复习导入:师:、明朝出现了哪些科技巨著?生:思考回答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 政全书)师:、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是什么?有什么启示作用?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明朝科技成就既虽仍位居世界前列,但只是总结传统的古典科技,对近

4、代自 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今天的学生既应该自尊自 信,也应该反对故步自封。)过渡讲解: 上一课讲的是明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一)、古典小说的高峰师:1、明清时期,我国的古典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在讲解明清小说之前,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生:思考回答发展历程,教师投影显示: 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师:2、请学生阅读127128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及插图,“文献资料”等,作 读书标记并思考回答:试从小说的名称、时代、作者、题材、塑造人物和共 同特点等方面谈谈你所了解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并分组动手列表归

5、纳。生:分组讨论列表归纳,教师总结投影如下:作品名称时代 作者 题材 塑造人物 共同特点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74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张飞等艺术水平都较高;多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西游记明朝中期吴承恩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等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宋江 李逵 武松等红楼梦清朝曹雪芹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等师:3、投影显示 三顾茅庐图片、水浒传插图、西游记插图和红 楼梦插图提问: 在四大名著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写了许多生动有

6、趣的故事, 你喜欢哪些人物?请说出理由;知道哪些故事,请与大家一起来分享。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如同学们喜欢孙悟空的会比较多,可提示孙悟空嫉恶如仇、智勇双全、机智顽强、乐于助人、对唐僧忠心耿耿的人物性格;故事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逼上梁山等等)师:4、在学生讲完三国演义的故事如(赤壁之战)时,请同学看书上“动 脑筋”思考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生:学生可以相互商量,得出结论: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 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 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师:所以,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或民间传说,经过作者的

7、艺术加工或重新虚构而成的小说,我们不能误认为是历史,强调以后假如写历史论文,不可用历史小说中的史实来证明你的观点。过渡讲解:明清除了灿若群星的小说外,戏剧表演也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 生活。(二) 、戏剧的繁荣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9页图及投影,说说这反映了我国明代上演戏剧时采用 了什么技术来渲染艺术效果?生:看图注释可得知:这是用道具(布置),增加舞台表现的艺术效果。师:请同学们从书中找一找: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 么?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看书回答 牡丹亭. 明朝 汤显祖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如作品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师:

8、出示人物投影及作品并作简要介绍加深理解。师:戏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中被称为国粹 的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于什么时间?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生:京剧 19世纪中期(清朝)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新剧种。师:出示变脸及京剧小百科得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过渡讲解: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明清的小说、戏剧。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我国文 化园中的又一支奇葩明清书画。(三)书画的成就师:请同学们看书,然后给其他同学讲讲,明清书画的特点,以及出现了哪些著 名书画家。生:看书后回答书画特点: 明朝书法,比以前普及,有人形容说“明代三尺童子就能挥笔作书(书法)。 当时的书法以行

9、书、草书见长。 明代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书画家: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师:展示其书法作品,请书法爱好者或者有特长学生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 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 绘画代表人物有以泼墨画见长的明朝著名画家徐渭。师:展示绘画作品,请绘画爱好者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提 高人文素养。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如:金农、高翔、郑板桥等,各有特色。师:展示绘画作品,请绘画爱好者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提 高人文素养。(四)、巩固小结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

10、术水平;这时的戏剧表演成为了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了著名的戏剧家和不朽的作品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京剧更成为中国的国粹;此时的书法比以前更加普及,明代有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其书法素有“颜骨赵姿”之美;明代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著名画家有徐渭,善用泼墨,清代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墨手法,流传下许多不朽的作品。(五)、板书设计一、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大名著概况作品名称 时代 作者 题材 塑造人物 共同特点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曹操 刘备 诸葛亮 张飞等艺术水平都较高;多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

11、意愿。西游记明朝中期吴承恩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等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长篇神话小说宋江 李逵 武松等红楼梦清朝曹雪芹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等二、戏剧的繁荣1、牡丹亭. 明朝 汤显祖2、京剧 19世纪中期(清朝) 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形成的新剧种三、书画的成就1、明代书法家董其昌2、明朝著名画家徐渭3、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六)、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述明清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文学主要介绍了明清四大名著,艺术介绍了京剧和明清时期的书法和绘画,初中学生对四大文学名著已有所耳闻,对此,本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评

12、书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课下对资料的搜集和热烈的课堂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导课过程中我应用的是复习导入,既能巩固上节所学知识,又为学生形成整体的明清文化打下基础。在讲授古典小说高峰时,首先让学生回顾我国小说发展历程,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四大名著的名称、时代、作者、题材、塑造人物和共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讲述名著故事的时候,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绘声绘色的演讲吸引了同学们的全部注意力,不时引起课堂欢乐的笑声,活跃着课堂气氛。 戏剧的繁荣一目,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了解明代著名戏剧家是汤显

13、祖及其作品牡丹亭,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其人其作品加深理解。对于国粹京剧,学生比较陌生,我采用提问和多媒体展示其变脸形成过程及小知识补充来让学生理解,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书法和绘画的学习比较平淡,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增强感性认识,我采用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展示给学生,并请书画爱好者给与评价,实现了师生互动,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总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较多的展示图片和资料,加强学生的感官认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小组探讨的学习方式提高文学素养,对戏剧的繁荣和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的学习中,让学生懂得价值在于创新和钻研,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对古典文学名著的制表,培养了学生用表格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七)、作业练一练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 A、施耐庵创作了三国演义 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徐渭是“扬州八怪”之一 D、董其昌是著名的小说家活动与探究试一试:有兴趣的同学,可仿照明清画家的作品,画一幅国画,并写出解说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