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95685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楼设计尺寸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校址选择第2.1.1条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

2、;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第二节学校用地第2.2.1条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第2.2.2条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

3、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2,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二、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2.2.3的规定:三、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四、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表2-2-34挙中学4CD3D0直翹道长二组二組1CO注:T学学生人就花冊&人直下时,宜肅刘血环刑掘忍学埜皿匪总恥15闻人陆.宜采用3Min玮羽觀乱 理丘邑组按或葩轧 逹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较卜因用地

4、确百郵靳醐額般置可适当外a小学不应少于一组巧蚯直鞄涵中羊不应归10CF亘跑ii第2.2.4条学校绿化用地:中师、幼师不应小于每学生2m2;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小于每学生o.5m2。第2.3.1条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第2.3.2条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第2.3.3条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第2.3.4条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第2.3.5条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

5、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第2.3.6条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第2.3.7条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第三章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第一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与平面布置第3.1.1条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条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

6、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风雨操场应根据条件和情况设置。第3.1.2条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第3.1.3条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第二节普通教室第3.2.1条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

7、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第3.2.2条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第3.2.3条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第3.2.4条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

8、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V)附属用房第3.3.12条实验室附属用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实验室分开设置的附属用房的位置应靠近所属实验室。二、化学实验室附属用房除药品贮藏室可与准备室合并设置外,其它房间均宜分开设置。三、化学实验室的危险化学药品贮藏室,除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外,尚应采取防潮、通风等措施。四、物理实验室附属用房宜分开设置。五、物理实验室的实验员室宜设置钳工台。六、生物实验室附属用房,除实验员室可与仪器室或模型室合并外,其它房间均宜分开设置。七、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并应采取防潮、降湿、隔热、防鼠等措施。第五节音乐教室、琴房第3.5.1条

9、音乐教室宜设附属用房乐器室。第3.5.2条音乐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内地面宜设2-3排阶梯,亦可做成阶梯教室。二、教室应设置五线谱黑板及教师示教琴位置。第3.5.3条中师、幼师应按教学要求设置钢琴的琴房。琴房内应设电源插座,并应考虑室内音响和隔声设计第七节语言教室第3.7.1条语言教室宜设控制室、换鞋处等附属用房。第3.7.2条当控制台设于邻室时,二室之间应设观察窗,窗的设置应能满足教师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学生座位的要求。第3.7.3条语言学习桌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教室内设置控制台时,第一排语言学习桌前沿距前墙不应小于2500mm。二、纵向走道宽度不宜小于600mm;教室后部横

10、向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600mm。三、语言学习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0mm。四、前后排语言学习桌净距离不应小于600mm。第3.7.4条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第九节合班教室第3.9.1条合班教室的规模宜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并可兼作视听教室。第3.9.2条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第3.9.3条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第3.9.4条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

11、00mm。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三、座位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00mm,中学、中师、幼师不应小于850mm。四、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五、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六、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第3.9.5条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低宜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第3.9.6条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

12、棚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第3.9.7条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1/41/2。二、安装透射幕洞口的宽度应为教室长度的1/6;洞口的高宽比应为1:1.34;洞口的底面标高与讲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200mm。三、放映室的墙面及顶棚面宜采用无光泽的暗色材料。第3.9.8条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二、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第十一节图书阅览室第3.11.1条图书阅览室宜设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书库及管理员办公室(兼借书处)。第3.11.2条阅览室的设计应

13、符合下列规定:一、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二、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三、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四、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2;中师、幼师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6。第3.11.3条书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小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20-3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700册。二、中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30-4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600册。三、中师、幼师藏书量宜按每学生80-10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400-500册。四、书库设计应采取通风、防火、防潮、防鼠及遮

14、阳等措施。第十二节教师办公室、休息室第3.12.1条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第3.12.2条教学楼中宜每层或隔层设置教师休息室。第3.12.3条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宜设洗手盆、挂衣钩、电源插座等。第一节行政办公用房第4.1.1条行政用房宜设党政办公室、会议室、保健室、广播室、社团办公室和总务仓库等。第4.1.2条广播室的窗宜面向操场布置。第一节门厅第6.1.1条教学楼宜设置门厅。第6.1.2条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楼门厅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挡风间或双道门的深度,不宜小于2100mm。第6.2.1条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

15、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二、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第6.2.2条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第6.2.3条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第三节教学楼楼梯第6.3.1条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第6.3.2条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第6.3.3条楼梯梯段的净宽度大于30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第6.3.4条楼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当超过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第6.3.5条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楼梯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栏杆。第四节安全出口第6.4.1条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第6.4.2条教学用房及其附属用房不宜设置门槛。第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