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95663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四年级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一)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刹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象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

2、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用“”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各段的段意。 3、文中的你指(),它走过的地方有、。 4、仔细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用“”画出比喻

3、句,并指出这个比喻句是把比喻。 (3)描写颜色的词语有、;描写味道的词语有、。 (4)再写三个这样的词语。 黄澄澄:、。 (5)选择正确的读音。 硕果累累(lili)劳累(lili)积累(lili) (6)本文是按先再后的顺序写的。其中第25自然段又是按空间转移,即由到到到的顺序叙述的。 5、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短文前面。 6、仿照第2至5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校园。阅读训练(二)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

4、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它的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1、 理解词语: 寸草不生: 2、 组词: 差ch()传chun() ch()zhun() 3、改为陈述句: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4、这一段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短文写了太阳、三个方面的知识。 6、请把“引用传说”

5、部分的句子用“”画出来,用“引用传说”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7、读了这段文字,你对太阳有那些了解?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8、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太阳离我们有()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要是把填上的数字全都换成“很”、“很多”好不好?为什么?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里把太阳和比较,这样比有什么好处?阅读训练(三) 一、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1、()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当时的人,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6、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2、()一天,我对小明说:“咱们明天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 ()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 ()第二天,我们俩准备好了网罩,向树下跑去。 ()小明却一连捉了三、四只,我真羡慕他。 ()夏天一到,我们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总能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 ()最后,在小明的帮助下,我也套住了一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3、()他吓得躲在深宫里,好几天不敢上殿。 ()老鼠见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怕它,胆子越来越大,甚至把皇帝穿的龙袍也咬破了。 ()

7、听说宫里出了妖怪,皇帝吓得连金銮(lun)殿都不敢上了,满朝文武也都吓坏了。 ()天,金銮殿上忽然出现了一只老鼠,愚蠢的皇帝从来没有见过老鼠,以为是个妖怪。 ()这样一来,弄得大家更加惊慌起来。 二、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上谈兵 古时候,赵国有个人叫赵括,他是名将赵奢(sh)的儿子。赵括从小就读了很多兵书,提起用兵作战来,高谈阔(),滔滔不绝,连父亲也辩论不过他,赵括自以为能用兵如神,天下无敌,可是他父亲总说他只会说空话,没有真本领,不会用兵,更不能当大将。 赵奢死后,有一次秦国进攻赵国。赵国任命赵括为大将。有人()赵王说:“赵括兵书虽然读得很熟,但是不会灵活()用。”赵王不听。 赵括接受兵权

8、后,不根据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制定作战方案。不久赵军被秦军围住,终于全军覆没,赵括也在交战中阵亡。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最合适的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滔滔不绝: 生搬硬套: 纸上谈兵: 3、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自以为能,但接受兵权后只知道兵书上的条文,不顾,终于。短文第一次坐飞机: 每当看到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时,我心里总是痒痒的,特别想坐飞机,想尝尝在天上自由飞翔的感觉。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跟妈妈坐了一次飞机。 上了飞机,很快,飞机起飞了,刚开始,飞机只是慢慢地跑着,正在我着急纳闷的时候,飞机突然像离弦的箭一样呼啸着冲上了天空,我心里既高兴又害怕。透过小小的窗户,我看

9、到路变窄了,像一条条细线;楼房变矮了,像一支支手电筒;车变小了,像一颗颗芝麻粒一会儿,飞机穿过乌云冲上云霄。这下,下面的东西全都被云挡住了。飞机越飞越高,很快冲到了云层的上面。我立刻被眼前的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一碧如洗的天空上飘着一望无际的白云,云变化多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时间过得真快!我还没有坐够呢,飞机就落到了跟树差不多的低空中,妈妈说:“飞机快要降落了。我想:飞机真是神速啊! 我真感谢妈妈,让我实现了飞上了蓝天的梦想,不但领略了天上的美景,也享受了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1、较“一碧如洗”和“一望无际”的意思。 2、文中用“像离弦的箭”比喻 ;用“一条条细线”比喻 ;用“一支支手电

10、筒”比喻 ;用“一颗颗芝麻粒”比喻 。3、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4、文中哪句话概括地写出作者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用“ ”把它画出来。 短文养蚕苦与乐: 我们海安是闻名全国的茧丝绸之乡,养蚕的人家比较多,我们走访了几户人家,对养蚕情况作了了解,给我们的感受是养蚕虽苦,但苦中有乐。 李老爹家两个人养了三张纸的蚕,他介绍说,养蚕有点苦,蚕儿很娇贵,得像照看婴儿一样昼夜照应,每逢蚕事,他晚上都要多起几次身到蚕室去张罗张罗。在养蚕的这一个月中,相对平常就显得比较忙了,特别是蚕儿四眠上来到上山做茧这段时间,每天都得满负荷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李老爹在讲了养蚕的辛苦后,转移了话题:“养蚕虽苦,但我们农民很知足了

11、。我年轻时乡邻们养蚕,没有桑田(爬到桑树上去摘桑叶),没有技术指导,没有蚕儿吃的药,蚕茧价钱也不像现在这般。现在不同了,国家蚕种场提供优质蚕种,有专门的蚕药门市部供应蚕药,政府有专门的技术人员通过广播讲话、现场指导帮助农民养蚕,蚕茧收购则由政府部门提出保护价敞开大门收购老百姓们养蚕有了有力的保障。” 恰逢国庆,镇上的四个茧站开始开秤收茧。我们来到了邓庄北站,在这儿,我们看到所有的售茧窗口前都排成了长龙,成袋成袋的蚕茧随处可见,而蚕农们,无一例外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我们在茧站四周转了转,耳闻目睹乡亲们谈论着自家的收成,攀比着茧质的好坏、收入的多少,深深地感到:现在的农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 1摘录一个比喻句. 2、哪个自然段写养蚕的苦,养蚕苦在哪里? 哪个自然段写养蚕的乐?养蚕乐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