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阳气与疾病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95496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阳气与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体阳气与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体阳气与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体阳气与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体阳气与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阳气与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阳气与疾病(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能够成为一名中医,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欣慰的奇遇。我16岁初中学业未竟,毅然参军,西北全境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23岁蒙冤,50岁后平反昭雪。所幸28年时光,未敢虚度。逆境中学习中医,并终生矢志不悔,可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46年来的中医生涯中,闯过重重难关,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用为中医师,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我一生大局部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生活困苦,一旦患病,只能望医院而兴叹。为解救病人疾苦,我苦练针灸,搜集简便验廉的中医治法,力求使农民少花钱而治大病。又因求医者病种繁多,贫病交困,情极可悯。推出去于心不忍,接下来那么力难

2、胜任,只好现买现卖,急用先学,白天诊病,夜晚挑灯翻拣资料,读书明理,辩识病机,寻求有效治法,以解患者燃眉之急。故一生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自迈入医门,常为破解一那么医学难题,弄得焦头烂额,废寝忘食忘食。至今虽年近古稀,仍不敢稍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正是这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患者群,以及身处逆境发奋苦斗,锻炼、造就了我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更由于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为救危亡于顷刻,我被逼上急症攻关之路,殚心竭虑探索仲圣先师六经八纲辩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借鉴后世百家的成功经验,

3、搜集了大量的针灸、救急要方;自针穴位,亲验针灸感应;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参与中毒急救,以积累经验,超常破格用药,独闯新路。在自学中医的第6年,终于研制出破格救心汤、攻毒承气汤,救治各类型心衰危症及多种危重急腹症,竟获成功。擅治急症,是中医学的固有传统,历代中医名家大师,人人都是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何以现代中医退出急症阵地?时下世人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我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要充满自信心与豪情,走中医自身开展的道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本书初稿曾蒙邓铁涛老前辈审阅,抱病约见,并亲笔题词,嘉勉后学,不胜感谢!有生之年,当铭记邓老鼓

4、励教诲,为中医事业克尽微力。感谢原山西省卫生厅蒋天佑副厅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郭博信总编辑,在落实中央抢救老中医经验的工作中,屡次屈尊下访,给我以多方面的关心、鼓励与鞭策。感谢之余,反思一生医事的成败得失,凑成了这本医学杂录,自知先天缺乏,根底浅薄,一得之见,难免偏颇。除了一点为救人命甘担风险的赤子之心外,别无所求。复兴中医,任重道远,原与青年一代共勉,尚望前辈及同仁不吝斧正。人体阳气与疾病阴和阳是事物的两个相对属性。一般来说啊,但凡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为阳性。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阴性。中医学理论素来讲究调整阴阳

5、的关系,正如引文中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但对于怎样算是阴平阳秘这个问题,历代医学各抒己见,众说纷纭。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先生,在其著作?格致余论?中的?相火论?、?阳有余阴缺乏论?两篇中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缺乏的论点,强调保护阴气的重要性,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那么。滋阴学说,至今对临床医师仍有深远影响。明朝张景岳那么是折中派,他在钻研?黄帝内经?30余年后,著成了?类经附翼?,把阴、阳关系理解成半斤八两、平起平坐的关系。根据?黄帝内经?形缺乏者温之以气,精缺乏者补之以味之说,在?大宝论?中写道阳非有余,阴常缺乏论,强调了阳虚多寒,宜补而兼温;阴虚有热,宜补而兼清。其学术

6、思想对后世影响亦不能小觑。孰是孰非,未有定论。而今,历经52年的从医生涯后,78岁高龄的李可老先生语出惊人:阴虚有热宜补而兼清,这个是沿袭多年的错误。?内经?中阴虚出盗汗,阴虚生夜热两条,阴指的不是阴、阳,而是指五脏。头一个阴指的是手太阴肺脏,应理解为肺气、阳两虚,卫外失固。第二个阴指的是足太阴脾脏,土壤不能敛火,虚阳外散,当温之敛之,甘温可除热是也。而朱丹溪、张景岳都错了。影响所及从金元明清一错错到今天。祸及千万患者,太可怕了!试想,脾、肺阳虚的病,怎么可以用清热滋阴?甚至是沾唇必殆!说阳,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太阳、春日、阳光、温暖、明亮?美好的词汇如泉纷涌。欧美有一首经典老歌?You

7、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 Thats why Ill always be around中国亦有一首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呀毛主席,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千山万水向您欢呼太阳,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崇拜。光热,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甲骨文之阳,左边是阜,表示升高的意思;右边是一盏明灯;明灯升高,光明至极。小篆之阳,与甲骨文根本相似,灯下增加了三撇,表示灯光四射。历朝历代的人们如何解释阳字呢??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浓茂的露水啊,不出太阳就不会

8、干。阳,指太阳升起。?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日,天气和暖,黄莺处处欢鸣。阳,指温暖。东汉的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中说:阳,高明也。从阜,昜yng声。从阜,与山有关。战国时,鲁人谷梁赤注解春秋,在?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中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如衡阳-衡山之南,洛阳-洛水之北相传为秦汉时所作的?尔雅?中载曰: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由此一析,山之东、南、西三面皆阳。人们在选购房屋的时候传统来说,是要讲究一个好风水,但风水学说流派繁复,规矩众多,往往让人无所适从。但是,有一个标准是得到公认的。那就是房屋首选坐北朝南的,最好还要有可供晾晒的向南阳台。为什么呢?太阳,在我国来看,

9、每日都要沿着东-东南-西南-西的方向,延一线划过天空,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朝南,房间的采光才会好,温度才能有保证,这样一来,人们平时积累在衣物、被褥等起居用品里的湿气才得以燥干,不会发潮,不会积湿伤人。潜在的健康影响因素被消除或减少了,人的心情自然而然愉悦起来,房间也会显得生气盎然。常年卧病在床之人,病态怏怏,其人往往给人以晦暗阴冷的感觉在物资缺乏的年代,肉类、脂类等供给缺乏,小孩子们,常会患上佝偻病:胸骨前突呈鸡胸状,走路时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O型腿或X型腿。病因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进而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而维生素 D的缺乏除了摄入量缺乏以外,还有可能是紫

10、外线照射缺乏,也就是俗话说的晒太阳晒得不够,皮肤基底层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未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不能顺利转化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南方日照时间长,佝偻病的发病率低;相反,北方日照时间短,佝偻病的发病率就较高了。春夏时分,天和日暖,草长莺飞,繁花争妍,人们都走到户外来,踏春、远足、登山、旅游、慢跑、练拳、游水阳光下,大千世界热闹、活泼、律动。秋冬时分,天凉日冷,草凋莺藏,落叶纷纷,人们都躲到室内去了,厚装厚裹,以避寒气。阳光变得稀薄,世界也渐渐安静。而亚热带的雨林里,五颜六色的树蛙还在欢跃跳跃,千姿百态的植被为一争头顶阳光而使劲地拔高北极的冰天雪地里,只剩下零星出动的北极熊,形单影只。环境严酷,

11、大多植物难以存活,地衣紧抓地表,在冰雪覆盖下静延生命。我们看到,活力的来源-光和热。属阳。然而,在同一个环境下的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活力。是为什么呢?外界之阳仅仅是一方面。人的体内乃另有其阳。一般认为男性以阳为本,女性以血为本,故而常见男性的活力尤其是运动活力或运动意向一般来说高于女性。孩童为稚阴稚阳之体,生机蓬勃向上,手足常温,不觉冬寒。老人年事渐长,阳气渐虚,冬日喜在阳光下静坐,汲外温,补内暖。回赏诗词,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尽道美人的娇艳,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诗也因而流传千古。桃腮、粉面、红粉佳人,是怎样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唐代张裕又言: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斜过翠云中。樱桃小嘴、点绛

12、唇、纤红指流行至今,受到现代女性的挑战,涂脂抹粉,非红粉不可吗?偏不!个性时代,不少人已有描灰黑唇彩、染褐色指甲、打蓝紫粉底的大胆尝试。但试问有多少看官觉其美艳?为何唇、颊、指,非红不美呢?那是气血的象征,是健康活力的外在表现啊!化装为何?为美。美为哪般?为健康模样罢了。为了生命的活力,人们逐阳息居,犹未自知而已。千言万语,亦道不尽简单的规律,一朝翻阅古书,古人三言两语已尽诠其意:寒热者,春夏之暖为阳,秋冬之冷为阴。当长夏之暑,草木昆虫,咸苦煎炙,然愈炙愈繁,不热那么不盛。至一夕风霜,即僵枯遍野,是热能生物,寒无生意,热无伤而寒可畏,非寒强于热乎?此寒热阴阳之辨也。逐阳,不等于弃阴,只是更强调

13、阳主阴从的理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肉身其形既成,即已为器,故生命活力全在于这一口真气,一份阳气。人生在世,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皆为有形之物,要倚靠阳气运化;外界六淫日积月累,伤人于无形,耗阳损正,故护阳实为要务。秋日的明净的阳光静静的照进来,坐在李老旁边,我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面庞。虽然中风痊愈不久,李老气色还好,透着健康的白。他的胡须刮得很干净,只能看到淡淡的青痕,如果不是满头银发和花白的眉毛泄漏了他的年龄,还真猜不出他已经78岁了。开始谈话并不顺畅,李老简单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答复了我的问题,气氛有点冷清。期待中滔滔不绝、侃侃而谈的李老并没有出现。相信是我还

14、没找到翻开李老这座宝藏的钥匙。我不断的变换着话题和角度,期望能触到他的兴奋点。果然,谈到高血压的病因时,李老的话多了起来。他挪了下身子,点上一支烟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偶尔会听不太清,这时他的眉毛微微上挑,大大的金边眼镜后面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疑惑的看着我,孩童一般认真,额头上叠起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李老的胳膊支在沙发扶手上,身体微微倾向我这边。他近一寸长的银发根根竖立,两只令人无法无视的大耳朵神气的矗立着。当我问他问题的时候,他头稍低,眼睛凝视在茶杯上,稍作停顿,呃,好似在努力思考和分析。李老在山西行医五十余年,本以为谈话会伴随着浓浓的山西味,没想到李老开口竟是标准的普通话。他声音不高,但吐字清

15、晰,不拖半点泥水。李老的手瘦如竹枝,关节凸起。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始终微弯着。就是这三支把脉的手指,五十二年来触摸了十余万病人的脉搏,成为李老聆听身体信号的武器。谈到有人鼓吹中西医的理论可以结合时,李老手一挥,说:那是胡说八道!李老爱抽烟,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烟味,从我们进门,一直到吃饭结束,他没停止抽烟,只要双手有空,他就在抽烟。他的满头银发靠近脑门的一块是微微发黄的,不知是不是被烟雾给熏黄的。他瘦如竹枝般的手夹着香烟,逆着光,光洁的面庞在袅袅的烟雾中,像一幅静静的油画。他间或吐一口痰。有一次,他抽完一支,又从桌子上的烟盒里抽,捏了捏,抖了一下,没烟了,我心里暗暗想,终于不用抽二手烟了。没想到李老沉着不迫的从裤兜里又掏出一盒烟,悠然点上一支。极不愿闻烟味的我也被他哪种抽烟时的怡然自得所感染。中医不是讲要健康养生吗?李老抽烟这么厉害岂不违背了中医理论?我忍不住向李老甩出了自己的问号。呵呵李老笑了,我抽烟十年二十年以上,体检发现某个地方有毛病,接受医生的建议,就断然把烟戒掉了,戒掉以后就出现好多严重问题。所以现在也就无所谓了。他还劝四十岁之前没抽烟的就不要抽,抽了的就不要戒了。难道是因为抽的时间长了,烟和身体合为一体了,这也是天人合一吧!李老中风两次,都是自己给开的药。说到这,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