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95469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模拟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姓名_得分_ 一、书写名言,展示你的书法水平。(5分)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二、读拼音写汉字。(8分) nuychyngkwikoyndunlinyuywyunwg 三、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划“”。(5分) 1.有些偶然遇到的事,竞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yngyn) 2.观众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hh)3.手上的五指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zngzhng)在其中。 4.就在转身的刹那间,碗掉了下来!(shch) 5.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hh) 四、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10分) 1.形容剧场或礼堂等

2、演出场所坐满了观众。() 2.事先没有想到。() 3.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4.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5.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五、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4)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改为“把字句”) 2.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我又剩些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3.写一条珍惜时间的名言

3、。 4.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勤俭节约。(修改病句) 七、课文填空。(12分)(1)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执一词:一儿的观点是:;理由是。另一儿的观点是:;理由是。针对两小儿的说法,孔子也,(以上原文填空)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2)通过朗诵对朝写的明日歌,我明白了。 (3)桃花心木一文告诉我们:人和树一样,都必须能经得起, 要锻炼出。 (4)读了成语故事邯郸学步之后,我懂得了 。请你再写出二个成语故事、。 八、读文答题。(18分)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

4、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才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记住,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上面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

5、决。儿子吃到碗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面,一碗上面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面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自己碗里面藏卧着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请概括出文章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2分)做面()()总结 2.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的意图是:(2分) 3.试简要分析儿子三次

6、借用“孔融让梨”典故的意图。(6分) (一)“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意思是:(二)“孔融让梨,我让蛋!”意思是:(三)“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意思是: 4.父亲三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近关系的词语依次是:、。 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之情。(2分) 5.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1分)6.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告诉人们如何生活,教育人们怎样做人。 B.使故事情节富有变化,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C.揭示人生真理,教育儿子成才。 D.丰富文章的主题,增添文章的内涵和情趣。 7.这篇短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良苦用心?(3分) 九、习作。(30分) 生活是一本书,我们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请以“生活中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